东郊日日唤春催,得意晴天浩荡来
出处:《梁元彬招池上府会辞之以诗》
宋 · 李复
东郊日日唤春催,得意晴天浩荡来。
病客强因寒食起,新花不为老人开。
尘埃边叟抛书卧,鼓吹山翁倒载回。
欲问湖光几时净,试容扶杖独徘徊。
病客强因寒食起,新花不为老人开。
尘埃边叟抛书卧,鼓吹山翁倒载回。
欲问湖光几时净,试容扶杖独徘徊。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东郊:城市东边的郊外。日日:每天。
唤春:召唤春天。
得意:欢快,明媚。
晴天:晴朗的天气。
病客:生病的客人。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
起:起身。
新花:新开的花朵。
老人:年长的人。
边叟:乡村老人。
抛书卧:放下书本躺下。
鼓吹:乐队演奏。
山翁:住在山中的老翁。
倒载回:喝醉后被抬回。
湖光:湖面的景色。
几时:何时。
净:清澈。
扶杖:拄杖。
独徘徊:独自来回走动。
翻译
东郊天天呼唤春天的到来,明媚的晴天浩浩荡荡地显现。病人勉强因为寒食节起身,新开的花朵并不为老人绽放。
老者在尘土边放下书本躺下,山翁喝醉了被鼓乐声抬回家。
想要询问湖水何时能清澈如镜,我试着扶杖独自在岸边漫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春日里感慨万分的场景。开篇“东郊日日唤春催”,表现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以及时间的流逝给人带来的紧迫感。“得意晴天浩荡来”则是老者对于美好天气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满足。
然而,随后的“病客强因寒食起”,透露出老者的身体状况不佳,不得不起来活动以驱散寒冷。紧接着,“新花不为老人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迈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欣赏春天的悲哀。
中间两句“尘埃边叟抛书卧,鼓吹山翁倒载回”,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尘土飞扬的边境之地躺着阅读,而一位山中的老翁则是用车辆倒着拉回,这两种形象展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状态。
最后,“欲问湖光几时净,试容扶杖独徘徊”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在年老体弱的情况下,仍然想要独自漫步,去感受那些未被污染的湖光。这里的“扶杖”,不仅是老者行走时的辅助工具,也象征着年龄带来的依赖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