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不解新时样,初破风前一点春
出处:《岁二日吴说卿座中初见古梅一花》
宋 · 钱时
咫尺元宵剩放灯,翠红多少九衢尘。
梅花不解新时样,初破风前一点春。
梅花不解新时样,初破风前一点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元宵:中国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有观灯习俗。
剩放灯:只剩下零星的灯火。
翠红:绿色和红色,形容花或装饰的色彩。
九衢:指繁华的街道。
尘:尘埃。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不解:不了解,这里指梅花对新式样式的认知。
新时样:新的时尚或样式。
初破:刚刚绽放。
风前:风中,形容春天的到来。
一点春:一丝春意。
翻译
近在咫尺的元宵节,只剩下了点点灯火。满眼的翠绿与红色,却沾染了街市的尘埃。
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描绘元宵节和早春梅花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时节更迭与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
第一首诗“咫尺元宵剩放灯,翠红多少九衢尘”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繁华热闹的场景,虽然灯火璀璨,但街头巷尾却满是尘埃,暗示着世俗生活的喧嚣与浮华。诗人以“翠红”形容灯光色彩,以“九衢尘”映衬出城市的繁华与尘世的纷扰,而“剩放灯”则透露出节日过后的一丝落寞。
第二首诗“梅花不解新时样,初破风前一点春”则是转向了早春的梅花。诗人感叹梅花并不理解新的时尚变迁,它只是在春风中悄然绽放,带来一丝春天的气息。这里的“不解新时样”寓言了梅花的孤高与淡泊,即使在繁华落尽之后,依然保持自我,以“初破风前一点春”展现出其坚韧与生机。
两首诗都通过元宵灯会和梅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与自然、热闹与静谧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季节更替中坚守自我品格的赞美。钱时作为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富有哲理,这两首诗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