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停留五马经寒食,指点三峰过故乡全文
往来东道千余骑,新旧西曹两侍郎。
家占冬官传印绶,路逢春日助恩光。
停留五马经寒食,指点三峰过故乡
犹恨干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

注释

千余骑:形容官员队伍庞大。
西曹:古代尚书省的机构之一,这里指工部。
侍郎:古代官职,尚书省各曹的长官。
冬官:古代对工部的别称,因工部在五行中属水,水对应冬季,故称。
印绶:古代印信和系印的丝带,代指官位。
恩光:皇恩的光辉。
五马:古代太守或郡守出行时乘坐的五匹马拉的车,这里代指高级官员。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天,禁火冷食。
三峰:可能指家乡的特征性山峰。
干坑: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个水会举办的地方。
敷水会:可能是古代的一种水上活动或聚会。
差池:错过,不一致。
归雁:北归的大雁,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

翻译

来来往往的官员骑着上千的马匹,新旧交替的西曹两位侍郎。
家中世代担任工部(冬官)传承官印,路上遇到春日更增添了恩宠的光芒。
停留的五马(指官员)经过了寒食节,指点着远处的三座山峰,经过了自己的故乡。
仍遗憾于干坑的水会未能参加,错过的归雁行列无法同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寒食节会晤,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角。开篇“往来东道千余骑”,即刻画出一幅热闹非凡的会晤场景,众多官员云集,每个人都有其重要的地位和角色。“新旧西曹两侍郎”则是对其中贵宾身份的点睛之笔,透露出诗人对于这次盛会的自豪与荣幸。

“家占冬官传印绶”,这里的“冬官”指的是负责监察的地方官吏,而“传印绶”则象征着权力的传递和延续。结合前文,可见诗中不仅有对外在盛会的描述,更蕴含了深层次的政治文化背景。

“路逢春日助恩光”,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场寒食节会晤所承载的情谊与恩泽,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机勃发,而这种时节举行的会晤,更添一份温暖与和煦。

“停留五马经寒食”,这里的“五马”可能指的是官员们乘坐的马匹,“经寒食”则是诗人停留在这场盛会中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此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

“指点三峰过故乡”,“三峰”很可能是一处地名,而“过故乡”则让人联想到诗人的乡愁和对往日时光的追忆,这里既有空间上的移动,也有时间上的流转,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犹恨干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干坑”与“敷水会”相呼应,表达了一种遗憾和不满。诗人对于这次盛会的回忆之中,仍然有所不足,而“差池归雁不成行”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是对美好场合难以再现的一种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次寒食节会晤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繁华与热闹,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现出了对于友情、时光和美好记忆的珍视与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