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不可见,但听烟中禽
出处:《赠竹里子》
明 · 高启
弭楫望迷林,闲为淇澳吟。
君家不可见,但听烟中禽。
日落浦云远,雨余江水深。
非同抱清节,岁晏复谁寻。
君家不可见,但听烟中禽。
日落浦云远,雨余江水深。
非同抱清节,岁晏复谁寻。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赠竹里子》,描绘了诗人乘舟远望竹林深处,心有所感而吟咏的情景。"弭楫望迷林",以轻舟荡漾,遥望竹林的隐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闲为淇澳吟",诗人借淇澳的典故,表达自己悠闲的心境和对友人隐居生活的向往。
"君家不可见,但听烟中禽",通过视觉上的模糊与听觉上的清晰对比,暗示友人家的遥远与难以触及,只能听到林中的鸟鸣声,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日落浦云远,雨余江水深",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江面云雾缭绕,江水显得更深沉,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远的画面。
最后两句"非同抱清节,岁晏复谁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寓意着只有像他们一样秉持清高节操的人,才能在年终岁末共寻幽静,共享这份淡泊之趣。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