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肯问鲈鱼鲙,东武当营燕子楼
出处:《次韵张司户 其一》
宋 · 陈造
橘颂精灵杂远游,如君信是古诗流。
吴门肯问鲈鱼鲙,东武当营燕子楼。
有底挥毫挟风雨,定知贮腹尽阳秋。
即看珥笔鸳鸾右,莫漫江城诧狎鸥。
吴门肯问鲈鱼鲙,东武当营燕子楼。
有底挥毫挟风雨,定知贮腹尽阳秋。
即看珥笔鸳鸾右,莫漫江城诧狎鸥。
注释
橘颂:古代颂扬橘树的诗篇,象征高洁品格。精灵:指具有灵性的事物,这里形容诗人的才情。
吴门:古地名,代指江南地区。
鲈鱼鲙:指鲈鱼做的美食,常引申为思乡之情。
东武: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诗人故乡。
燕子楼:古代名楼,常用来寄托情感。
挥毫:挥动笔杆,指创作诗歌。
阳秋:指丰富的人生经验或深沉的见解。
珥笔:古人插笔于耳,表示文官身份。
鸳鸾右:比喻朝廷显贵的位置。
江城:指长江边的城市。
诧狎鸥:诧异与鸥鸟过于亲近,暗示不应过于世俗。
翻译
橘颂般的精灵四处游历,就像你相信这是古代诗歌的传统。在吴门,你是否愿意询问鲈鱼片的美味,如同在东武经营燕子楼的梦想。
你有能力在风雨中挥毫泼墨,定然胸藏丰富的人生哲理。
期待你能凭借才情在朝廷中崭露头角,不要随意在江城与鸥鸟嬉戏,显得轻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次韵张司户(其一)》,通过对橘树的赞美和对友人张司户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文才的赞赏。首句“橘颂精灵杂远游”以橘树为引,寓言友人的才情如同精灵般飘逸不羁,远游四方。次句“如君信是古诗流”进一步肯定了张司户在诗歌创作上的传统与高雅。
“吴门肯问鲈鱼鲙,东武当营燕子楼”通过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在苏州品尝鲈鱼佳肴的期待,以及希望他在东武能像唐代诗人杜牧那样经营燕子楼般的文采风流。接下来,“有底挥毫挟风雨”赞扬了张司户的豪放笔墨,无论何时都能挥洒自如,充满力量。
“定知贮腹尽阳秋”则暗示他的学识丰富,犹如秋天的丰富内涵,饱含哲理。尾联“即看珥笔鸳鸾右,莫漫江城诧狎鸥”祝愿张司户能在官场如鸳鸯般左右逢源,但又提醒他不要轻易被世俗所扰,保持高洁之志,与鸥鸟为伍。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文人生活的理想寄托,体现了宋诗的婉转含蓄和深沉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