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云和雨渡金湖,山色微风恍有无
出处:《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 其一》
宋 · 王之道
野云和雨渡金湖,山色微风恍有无。
不惯扁舟浮浩渺,且驱羸马上崎岖。
不惯扁舟浮浩渺,且驱羸马上崎岖。
注释
野云:野外的云彩。雨:雨水。
渡:穿过。
金湖:金色的湖泊。
山色:山的颜色。
微风:轻轻的风。
恍有无:仿佛若有若无。
不惯:不习惯。
扁舟:小船。
浮:漂浮。
浩渺:广阔无垠。
且:暂且。
驱:驾驭。
羸马:瘦弱的马。
上:骑上。
崎岖:山路崎岖。
翻译
野云与雨水横过金色的湖泊,山色在微风中若隐若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句,通过对山色、云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和情怀。首句“野云和雨渡金湖”中的“野云和雨”,形象地描述了一种自然界中柔和而平静的景象,而“金湖”则可能指的是一处风光旖旎的水域,诗人通过这一描写传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赞赏。接着的“山色微风恍有无”,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表明诗人对于周遭环境的细腻感受。
第三句“不惯扁舟浮浩渺”中,“不惯”一词显示出诗人对这类自然景观并非首次经历,而是已经习以为常,但依旧能从中获得乐趣。"扁舟"则可能是一种特定的小船,"浮浩渺"则形象地描绘了小船在水面上的飘浮状态。
最后一句“且驱羸马上崎岖”中的“且驱”,表明诗人在这片自然中不仅是静观,还有行动。"羸马"可能指的是一种健壮的马匹,"上崎岖"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骑着马在山路上行进的情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野、云雨、湖泊以及诗人自身行为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以及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无限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