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全文

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

唐 · 岑参
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
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
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
荷戈月窟外,擐甲昆崙东。
两度皆破胡,朝廷轻战功。
十年祗一命,万里如飘蓬。
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
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
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
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
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
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
四月犹自寒,天山雪濛濛。
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
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

拼音版原文

wànshìliàotànjūnzàijūnzhōng

shūwànjuànshìláicóngróng

céngzhúqīngchē西zhēngchūtàiméng

yuèwàihuànjiǎkūnlúndōng

liǎngjiēcháotíngqīngzhàngōng

shíniánzhīmìngwànpiāopéng

róngbìnlǎochénqiúcuìbiānfēng

láilúntáixiàxiāngjiànxīnxiōng

yǐnjiǔduìchūncǎotánwénzhōng

jīnqiěháiguīshàngxuánjiǎogōng

píngshāxiàngguǎnsuífēi鸿hóng

chénghǎiyíngbiānkōng

yuèyóuhántiānshānxuěméngméng

jūnyǒuxiánzhǔjiāngwèiqióng

shíláizhěngliùlíngcāngqióng

注释

万事:所有的事情。
不可料:难以预测。
君:指朋友或对方。
军中:军队中。
读书破万卷:形容读书极多,学问渊博。
何事:为何。
从戎:参军。
逐:追随。
李轻车:可能指代一位将领。
轻:不重视。
太蒙:地名,可能指代出发地。
荷戈:扛着武器。
月窟:边远之地,比喻极远的地方。
擐甲:穿上铠甲。
昆崙东:昆仑山以东。
破胡:打败胡人(古代对北方民族的泛称)。
朝廷:中央政府。
十年祗一命:十年间官职未升。
万里:形容远离家乡。
飘蓬:飘荡的蓬草,比喻四处漂泊。
容鬓:容貌和鬓发。
老胡尘:在异域风尘中变老。
衣裘:衣服和皮袍。
脆边风:被边疆的寒风吹得脆弱。
轮台:地名,这里指相聚的地点。
披心胸:坦诚相待,敞开心扉。
饮酒:喝酒。
对春草:面对春天的草地。
弹棋: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夜钟:夜晚的钟声。
龟兹:古国名,这里指回归的地方。
角弓:用兽角装饰的弓,象征武力。
平沙:广阔的沙漠。
向旅馆:向着住宿的地方。
匹马:单独的一匹马。
飞鸿:飞翔的大雁。
孤城:孤立的城池。
倚大碛:依靠着大片的沙漠。
海气:海边的雾气。
边空:边境的天空。
四月:春季末期。
自寒:依然寒冷。
天山:山脉名,位于新疆。
雪濛濛:雪茫茫的样子。
贤主将:贤明的主将。
何谓:何必说。
泣途穷:哀叹路已走到尽头。
时来:时机到来。
整六翮:整理翅膀,比喻准备行动。
一举:一次行动。
凌苍穹:超越天空,比喻取得巨大成就。

翻译

世间万事难预料,感叹你置身军营中。
读书破万卷学问深,为何选择投笔从戎?
曾随李将军西征,大军出自太蒙山。
持戈月窟边防,披甲又至昆仑东。
两次击败胡虏立功绩,朝廷却未重赏英勇。
十年时光官阶未变,漂泊万里如蓬草无根。
面容苍老于胡地风尘,衣裳单薄耐不住边疆寒风。
忽然来到轮台下,相见时彼此袒露心声。
春草旁共饮美酒,夜钟声中对弈弹棋。
而今你将返回龟兹,臂上挂着强劲的角弓。
沙漠向着旅馆延展,单骑如飞鸿追逐天际。
孤城倚靠广袤沙石,海边雾气迎接辽阔天空。
四月时节依旧寒冷,天山白雪茫茫覆盖山顶。
你有贤明的主将,何必忧虑前路无望。
时机到时理顺羽翼,一飞冲天超越苍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在边疆军中的将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开篇便以"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展现了对远方战场上朋友的忧虑和不易预测的战争命运。接着通过"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表达了将领从学者到战士的转变,以及知识与武力之间的矛盾。

诗中多次提及历史人物,如李轻车,是指唐初名将李靖,以其轻捷善战著称。西征出太蒙,则是指古代对北方民族的军事行动。荷戈月窟外、擐甲昆崙东,形象地描绘了边疆的艰苦与战争的残酷。

"两度皆破胡,朝廷轻战功"表达了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和功绩,却未能得到朝廷的充分认可。"十年祗一命,万里如飘蓬"则是对长期战争中生命无常的感慨。

后半部分诗文则转向对离别之情的表达。"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描绘了将领在边疆长时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是对友人突然到来的喜悦与内心世界的展现。

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是对朋友间欢聚时光的细腻描绘。而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则显示了即将离别的氛围和战争的召唤。"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表达了边疆的广阔与孤独,以及友人离去后的寥寥。

最后两句"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描绘了一种边塞的孤寂和辽阔。四月犹自寒,天山雪濛濛,则是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增添了诗歌的苍凉感。

结尾的"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表达了一种信任与支持,而"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则预示着友人未来可能的辉煌成就和突破困境的一种期待。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边疆生活、战争氛围以及离别之情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无限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