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攀明月天几尺,中借狂夫地一蓑
出处:《再依韵答子长》
明 · 陈献章
逍遥华顶放仙歌,华顶不登君谓何。
仰攀明月天几尺,中借狂夫地一蓑。
亦见轩辕来铸鼎,不闻夫子叹临河。
赤城路隔芳菲断,一醉碧桃春更多。
仰攀明月天几尺,中借狂夫地一蓑。
亦见轩辕来铸鼎,不闻夫子叹临河。
赤城路隔芳菲断,一醉碧桃春更多。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再依韵答子长(其三)》是一首富有哲理与隐逸情怀的诗歌。首句“逍遥华顶放仙歌”,描绘了诗人于华顶山逍遥自在,放声高歌的场景,流露出超脱尘世的意趣。次句“华顶不登君谓何”则以反问的方式强调登顶的意义,暗示着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其价值。
“仰攀明月天几尺,中借狂夫地一蓑”两句,通过想象攀月和披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轩辕铸鼎"暗指古代神话中的黄帝炼丹,寓言诗人追求长生不老或精神上的升华。“夫子叹临河”则可能指的是孔子面对流水而感叹时光流逝,诗人借此表达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最后,“赤城路隔芳菲断,一醉碧桃春更多”描绘了景色的变迁,暗示着人生如梦,唯有在醉酒中寻找片刻的欢愉和春天的生机。整首诗以景抒怀,寓言深沉,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