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全文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出处:《韩碑
唐 · 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过,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拼音版原文

yuántiānshén姿rénzāixuān

shìjiāngshàngxuělièshèngchǐzuògōngzhōngcháo

huái西yǒuzéishízǎifēnglángshēngchūchūshēng

shānpíngchángmáohuī

shèngxiāngxiāngyuēzéizhuóshénchí

yāoxuánxiāngyìnzuòdōutǒngyīnfēngcǎndàntiānwáng

shuòtōngzuòzhuǎcáowàilángzǎisuí

xíngjūnzhìqiěyǒngshíwànzhòngyóu

càizéixiàntàimiàogōngràngēn

yuēgōngcóngshìwèi

bàishǒudǎoqiějīnshíhuàchénnéngwèi

zhěshìchēngshǒushìzhí

dāngrényǒuràngyánhàntiān

gōng退tuìzhāijièzuòxiǎorǎnlín

diǎncuànyáodiǎnshùndiǎngǎiqīngmiàoshēngmínshī

wénchéngshūzàizhǐqīngchénzàibàidānchí

biǎoyuēchénmèishàngyǒngshénshènggōngshūzhībēi

bēigāosānzhàngdòulíngáopánchī

zhòngzhěshǎochánzhītiānyán

chángshéngbǎichǐzhuàibēidǎoshāshíxiāngzhì

gōngzhīwénruòyuánxiānshíréngān

tāngpánkǒngdǐngyǒushùzuòjīncún

shèngwángshèngxiāngxiāngxuānliúchún

gōngzhīwénshìhòusānxiāngpānzhuī

yuànshūwànběnsòngwànbiànkǒujiǎoliúyòushǒuzhī

chuánzhīshíyǒuèrdàiwèifēngchánjiǎnmíngtáng

注释

轩,即轩辕黄帝;羲,即伏羲氏,皆为传说中的占古圣王。愬武古通:指随裴度出征的大将军李愬、韩公武、李道古、李文通。尧典舜典:《尧典》和《舜典》皆系《尚书》篇名。清庙生民:《清庙》和《生民》为《诗经篇名。汤盘:传为商汤沐浴之器;孔鼎,指孔子祖先正考父之鼎,二者上面的铭文分别在《礼记》和《左传》中有记载。玉检:古代宣扬帝王功业封禅祭祀仪式中《封禅书》的封套。

翻译

唐宪宗元和年间,天子英明威武,他是何等人物,像轩皇和羲皇一样伟大。
他发誓要洗雪历代圣君的耻辱,在皇宫中处理四方事务。
淮西叛贼横行五十载,恶势力滋生,从狼到貙,再到貙生的熊罴。
他们不占据山河,却占据着土地,手持长戈利矛,随时准备战斗。
皇帝得到了圣明的宰相杜佑,即使被贼砍伤,也有神灵庇护。
宰相腰佩相印,担任都统,阴云笼罩下的天王旗显得悲壮。
李愬、李愬通等人犹如猛兽的爪牙,仪曹官员携带笔墨随行。
行军司马智勇双全,率领十四万大军如猛虎般威猛。
攻入蔡州擒获贼首,献给太庙,功劳无人能及,恩宠无比。
皇帝说你的功劳最大,韩愈你更适合撰写赞歌。
韩愈拜谢,边舞蹈边写下赞美诗,擅长金石文字。
古人称赞他的大手笔,这并非他的职责所限。
面对道义,古来皆有无私奉献,说完后多次点头示意天子。
退朝后,他在小阁斋戒,挥毫泼墨,字迹流畅。
他修改《尧典》《舜典》,甚至《清庙》和民生诗歌。
写成的文章打破常规,清晨再次敬拜,铺在红砖地上。
他上表说,臣韩愈冒死呈上,歌颂圣皇和宰相的丰功伟绩。
石碑高三丈,字大如斗,由灵鳌背负,龙蛇缠绕。
但言辞奇特,寓意深远,理解的人少,有人向天子进谗言。
长绳拉倒石碑,粗砂磨砺,碑文遭受破坏。
韩愈的文采如同元气,深入人心,流传千古。
如汤盘孔鼎般的作品,虽无实物留存,但文辞永存。
圣皇与圣相共同创造了辉煌,他们的精神永续流传。
若不展示韩愈的文采,如何与古代圣贤比肩。
愿万本传世,诵读万遍,口角生沫,右手磨茧。
流传七十二代,作为封禅玉检和明堂的基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题为《韩碑》。这是一首颂扬古代名将韩愈的诗歌,通过描写韩愈立碑记功的壮举,展现了他非凡的文学才能和个人的英雄气概。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开篇即以宏大的历史画卷拉开序幕,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力量和神秘色彩的时代。诗中的“元和”是唐宪宗年号,“天子”指代唐朝皇帝,而“彼何人哉轩与羲”则是在问,谁能与古代圣贤相提并论。

接下来的几句:“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描绘了韩愈的雄才伟略,他要洗刷历史上的污点,坐在法宫之中接受四方的朝拜,而“淮西”一带长期存在的匪患,也在他的治理下得到平息。

诗人随后笔锋一转,开始描述韩愈立碑之事:“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这里的“不据山河据平地”表明了韩愈选择了一块平坦的土地来立碑,而非寻常所见的依托于山水之上。接着,“长戈利矛日可麾”则形象地描绘了兵器的锋锐,显示出军事上的强大力量。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这两句则表现了皇帝对韩愈的高度评价和信任,以及韩愈在战场上所展现出的英勇与神奇。

随后的几句:“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则是对韩愈军事才能的进一步赞美,他不仅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还能以文辞著称,成为一位集将帅与文学于一身的完人。

诗中还有一段:“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表达了韩愈在平时对文学创作的专注和投入,他的文章如同经典一般,被后人传颂。

最后几句:“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则是对韩愈立碑记功的具体描述,他早已预备好文章,只待时机成熟便将其刻制于碑。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名将韩愈军事与文学才能的双重颂扬,展现了李商隐自身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出唐朝士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