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霓舒旆云摇旌,万龙夭矫宿峥嵘
宋 · 晁说之
西峰掩映东峰明,倏忽起灭令人惊。
九野雨足龙上征,六月正乃会玱珩。
雷电断绝风来轻,鼓倡鼙和铃箫笙。
虹霓舒旆云摇旌,万龙夭矫宿峥嵘。
天门大开仙子迎,不比它邦时雨行。
中天有洞遗珠缨,我昔酌泉探幽清。
尚疑不然今信诚,安得问讯骖骑鲸。
脱去禁令朝玉京,相羊容与俯四瀛。
下呼我友何营营,寒饥暑渴亦已更,胡不同我此长生。
九野雨足龙上征,六月正乃会玱珩。
雷电断绝风来轻,鼓倡鼙和铃箫笙。
虹霓舒旆云摇旌,万龙夭矫宿峥嵘。
天门大开仙子迎,不比它邦时雨行。
中天有洞遗珠缨,我昔酌泉探幽清。
尚疑不然今信诚,安得问讯骖骑鲸。
脱去禁令朝玉京,相羊容与俯四瀛。
下呼我友何营营,寒饥暑渴亦已更,胡不同我此长生。
注释
掩映:相互遮掩,互相衬托。倏忽:忽然,迅速。
九野:广阔无垠的原野。
玱珩:形容乐器声音清脆悦耳。
鼓倡:击鼓吹号,比喻倡导或引导。
相羊:徘徊,闲游。
四瀛:指天下四方的海洋。
营营:形容忙碌或奔走。
长生:永恒的生命,不死。
翻译
西峰被遮掩在暗影中,而东峰明亮耀眼,瞬间的变化让人惊讶。广阔的田野雨量充沛,仿佛龙要启程远征,六月正是盛会,响起各种乐器的声音。
雷电消失,风轻轻吹过,鼓、鼙、铃、箫、笙交织出和谐的乐章。
彩虹如旗帜般展开,云彩摇曳,万条龙舞动,景象壮观。
天门大开,仙女迎接,这情景不同于他国的雨后清新。
天空中央有个洞穴,遗落了明珠,我曾在那里取水探寻幽深的清凉。
过去怀疑是否真实,如今确信无疑,怎能不向乘坐鲸鱼的仙人询问。
摆脱尘世束缚,前往玉京仙境,悠然漫步,俯瞰四方海洋。
我呼唤朋友为何忙碌,无论是寒暑饥饿还是口渴,都已改变,为何不与我共享长生之道。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夏日风雨变幻的壮观景象,以及诗人对神秘自然现象的感悟。首句“西峰掩映东峰明,倏忽起灭令人惊”以对比和动态的手法,展现出山峰在风雨中的明暗交错,给人以视觉冲击。接着,“九野雨足龙上征”象征着雨水充沛,仿佛龙腾而起,暗示着神秘力量的显现。
“六月正乃会玱珩”点明了时间是龙会的时节,玱珩之声可能象征龙的吟啸或宝器的碰撞,增添了神秘气氛。“雷电断绝风来轻,鼓倡鼙和铃箫笙”描绘了风雨过后,风声变得轻柔,各种声音交织,如同音乐般和谐。
“虹霓舒旆云摇旌,万龙夭矫宿峥嵘”运用了瑰丽的想象,将彩虹比作旗帜,云彩如旌旗飘动,形象地描绘出龙群的壮观景象。“天门大开仙子迎”则暗示了超凡的氛围,仿佛仙子迎接来访者。
诗人回忆自己曾游历龙洞的经历,并感叹“中天有洞遗珠缨”,表达了对自然奥秘的敬畏和对过去的追忆。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赵德鳞的邀请,希望他能一同分享这种超越世俗的长生体验,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风雨中的自然奇观,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