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探霞生岩,下历云度阡
谢游半天下,晚岁来兹山。
平生未识见,惊此红玉泉。
散珠流芳词,策琼想遗贤。
上探霞生岩,下历云度阡。
名存有瑶刻,事往如金烟。
世有好奇士,剪茨阐绳筌。
希此红泉名,欲作疑信传。
胜境会即是,何必户牖前。
洗耳天河边,听之流潺湲。
语发谤已兆,况复然不然。
平生未识见,惊此红玉泉。
散珠流芳词,策琼想遗贤。
上探霞生岩,下历云度阡。
名存有瑶刻,事往如金烟。
世有好奇士,剪茨阐绳筌。
希此红泉名,欲作疑信传。
胜境会即是,何必户牖前。
洗耳天河边,听之流潺湲。
语发谤已兆,况复然不然。
注释
游:游览。兹山:这座山。
红玉泉:红色如玉的泉水。
散珠:散落的珍珠。
策琼:比喻珍贵的诗篇。
瑶刻:瑶池上的雕刻,象征名留青史。
好奇士:对奇观好奇的人。
户牖:门窗。
洗耳:比喻专注聆听。
谤:非议。
然不然:事实与想象之间的差距。
翻译
感谢游览了大半个天下,晚年才来到这座山。一生从未见过如此美景,这红玉泉让我惊叹。
泉水如散落的珍珠,流淌出美妙的诗篇,仿佛琼浆留给贤人。
它向上探索着岩壁上的朝霞,向下穿越云层间的田陌。
它的名声镌刻在瑶池之上,往事如金烟般消逝。
世间有好奇之人,发掘这泉水的秘密,希望流传疑惑与确信。
他们渴望红泉之名永存,想要写下这传奇。
美景无需拘泥于户内,只要心向往,就能体验。
在天河边洗净耳朵,倾听那流水声潺潺。
言语间已预示了非议,更何况现实并非全然如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利登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古人遗风的追寻。开篇“谢游半天下,晚岁来兹山”表达了诗人到了一处山中,对周围环境的初步探索与晚年生活的宁静喜悦。
“平生未识见,惊此红玉泉”说明诗人之前未曾见过如此美丽的景色,这里的“红玉泉”象征着清澈而珍贵的水源,给予诗人极大的震撼。紧接着,“散珠流芳词,策琼想遗贤”表明诗人被这美景所吸引,想要留下自己的诗篇以纪念,而“策琼”则是古代文人的一个习惯动作,意味着思绪飘渺,追怀古人。
“上探霞生岩,下历云度阡”描写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入探索,不仅是在地面上的观察,还有向上攀登至云雾缭绕的高岩。这种动作展现了诗人的好奇心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名存有瑶刻,事往如金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尊重与怀念,这里的“瑶刻”可能指的是古代留下的碑文或其他形式的记载,而“金烟”则比喻着历史事件的模糊不清。
接下来的“世有好奇士,剪茨阐绳筌”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好奇心重的人,他们愿意去探索未知,就像修剪树枝一样,去开辟新的路径。“希此红泉名,欲作疑信传”表达了诗人对于“红玉泉”的渴望,并希望能够留下关于这处美景的传说。
最后,“胜境会即是,何必户牖前。洗耳天河边,听之流潺湲。语发谤已兆,况复然不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色的享受,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和比较,只需静心聆听自然的声音,即可获得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以及对古代遗风的追寻,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