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相国裘虽来贺捷,蚩尤旗尚未收芒全文

相国裘虽来贺捷,蚩尤旗尚未收芒

出处:《书事十首 其九
宋 · 刘克庄
战鼙非起自渔阳,到寇皆由偃月堂。
相国裘虽来贺捷,蚩尤旗尚未收芒
厨车古有刑都市,宝剑今谁请尚方。
莫倚圣朝家法恕,前卢后蔡亦投荒。

注释

战鼙:战鼓,古代战争中用来指挥军队的乐器。
渔阳:古代地名,这里代指边疆地区。
偃月堂:可能指代朝廷或军事指挥中心。
相国: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蚩尤旗:象征敌人的旗帜,可能比喻敌人的势力。
尚方:古代官署名,负责制造御用器物,此处指赐剑。
卢后:指北宋时期被贬谪的皇后,这里是泛指被流放的权贵。
投荒:被流放到荒远的地方。

翻译

战鼓并非起源于渔阳,入侵者都出自偃月堂。
宰相虽然穿着祝贺的礼服,但蚩尤的旗帜仍未收起锋芒。
古代已有在都市执行刑罚的习俗,如今谁还会请求皇帝赐予宝剑呢?
不要以为在圣明的朝代就能宽恕一切,从前的卢后和蔡京也曾被流放到荒僻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属于豪放词风,充满了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几处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治理、军事防御以及法制严明的关切。

“战鼙非起自渔阳”一句,提及古代战争的号角,并以此作为开篇,渲染出一种紧张而不平静的氛围。“到寇皆由偃月堂”则指向某种军事行动的发起点,或许是对历史上某次战役的隐喻。

“相国裘虽来贺捷,蚩尤旗尚未收芒”中,“相国裘”指的是古代能够平定四方的文臣武将,而“蚩尤旗”则出自传说,是远古时期部落联盟的象征。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心,以及对于英雄人物的怀念。

“厨车古有刑都市,宝剑今谁请尚方”两句,则是通过历史上的典故来探讨治国之道。“厨车”和“刑都市”都是古代法律制度下的严酷惩罚,而“宝剑”则象征着法制的尊严。诗人在此询问,在当今时代,有谁能够恪守这份尊严,坚持正义?

最后两句,“莫倚圣朝家法恕,前卢后蔡亦投荒”,则是对统治者的一种告诫,希望他们不要因为“家法”即皇室的法律而显得宽宥。同时,通过提及历史上的失败例子(“前卢后蔡”),警示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

整首诗语言雄浑,情感深沉,透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以及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精神的怀念。在宋代文人的笔下,这种史诗般的抒情手法展现了他们对于历史责任和个人使命的深刻理解。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