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吾何忍,家人菜色多
出处:《园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肉食吾何忍,家人菜色多。
为菹盐苦贵,作酱蒟难和。
丝落花成豆,萍浮叶似荷。
羹鱼莼更美,茎股采湖波。
为菹盐苦贵,作酱蒟难和。
丝落花成豆,萍浮叶似荷。
羹鱼莼更美,茎股采湖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深切关怀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首句“肉食吾何忍”,表达了诗人不忍心食用肉类,可能是因为对生命的尊重或是出于某种宗教或道德的考虑。接着,“家人菜色多”则揭示了家庭成员因食物短缺而面黄肌瘦的困境,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生活艰辛的同情。
“为菹盐苦贵,作酱蒟难和。”这两句通过描述腌菜和制作酱料的困难,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资匮乏、物价上涨的状况。腌菜和酱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但高昂的成本使得这些基本的食物变得难以获取,进一步凸显了社会经济的不平等。
“丝落花成豆,萍浮叶似荷。”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豆子比作从花瓣中掉落的丝线,将浮萍的叶子比作荷花,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也暗含了对生活琐碎细节的关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羹鱼莼更美,茎股采湖波。”这两句赞美了鱼羹和莼菜的美味,以及从湖水中采摘茎和根的清新。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自然与美食的热爱,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