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乐育贤豪地,谁令亦此来全文

乐育贤豪地,谁令亦此来

宋 · 廖刚
乐育贤豪地,谁令亦此来
群公严矩范,正论扫氛埃。
滥食还多愧,明时岂乏才。
所怀真土梗,只合弃墙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廖刚所作的《次韵潘义荣博士学中书事》。诗中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敬仰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力不足的自谦之情。

首句“乐育贤豪地”,赞美了培养人才的广阔天地,暗含对教育的重视与对人才的渴望。接着,“谁令亦此来”一句,似乎在询问为何自己也能够来到这样的地方,表达了一种意外与惊喜。

“群公严矩范,正论扫氛埃。”描述了周围贤士们严谨的风范和正直的言论,如同清风吹散了尘埃,净化了环境,营造出一种高尚的氛围。这里不仅赞扬了同僚们的品德与智慧,也暗示了自己希望能够融入这样的群体,共同追求真理与美德。

“滥食还多愧,明时岂乏才。”诗人在此自省,承认自己可能在某些方面显得不够出色,感到惭愧。同时,他也坚信在清明的时代里,人才辈出,不缺优秀的同僚。这既是对自身能力的谦逊评价,也是对时代背景的自信表达。

最后,“所怀真土梗,只合弃墙隈。”诗人自比为土梗,表示自己的才能微不足道,只能退居一隅。这一句既体现了谦虚的态度,也表达了对真正才华横溢者的敬佩与向往。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诗人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自我反思,同时也传递出对理想状态的追求和对卓越品质的崇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省,展现了诗人对于教育、人才、时代以及个人定位的思考与感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