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灯答帝力,籉笠悬车头
出处:《次得雨韵》
宋 · 叶茵
畎亩思国事,笺天泪成流。
鲜风鼓中夜,涷雨喧西畴。
一饱将如愿,卒岁应莫愁。
料得廊庙心,犹怀沟壑忧。
香灯答帝力,籉笠悬车头。
白首逢三登,酣歌娱春秋。
鲜风鼓中夜,涷雨喧西畴。
一饱将如愿,卒岁应莫愁。
料得廊庙心,犹怀沟壑忧。
香灯答帝力,籉笠悬车头。
白首逢三登,酣歌娱春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畎亩:田野。国事:国家大事。
笺:写。
天泪:心中的忧虑。
鲜风:清风。
鼓:鼓动。
涷雨:冷雨。
西畴:西边田地。
一饱:饱食。
卒岁:新的一年。
廊庙:朝廷。
沟壑:百姓疾苦。
香灯:感恩的象征。
帝力:皇恩。
籉笠:斗笠。
悬车头:挂在车上。
白首:白发。
三登:三次丰收。
酣歌:尽情歌唱。
春秋:四季。
翻译
在田野中深思国家大事,写下心中的忧虑化为泪水。清风在夜晚鼓动,冷雨喧闹在西边的田地。
饱食的愿望即将实现,新的一年不必再担忧。
料想朝廷中的官员,心中仍挂念着百姓疾苦。
点燃香灯以示感恩,斗笠挂在车上,象征勤劳。
直到白发苍苍还能经历三次丰收,尽情歌唱度过春秋岁月。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深夜思虑国事,感叹时局变迁的诗篇。"畎亩思国事,笺天泪成流"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忧虑,至于泪下,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如同倾盆之雨。"鲜风鼓中夜,涷雨喧西畴"则通过对夜晚风雨声响的描写,烘托出一种紧张而又动荡的氛围。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期盼:"一饱将如愿,卒岁应莫愁"。这里的一饱,即使能够得到一次满足,也就像年终之际心无忧愁一样,表明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
然而,尽管内心有所得,但对于国家和民众的关切依旧存在:"料得廊庙心,犹怀沟壑忧"。这两句暗示了即便在宫殿之中,也难以摆脱对百姓疾苦的挂念。
随后,诗人提到香灯和帝力,这里可能是指某种仪式或祭祀活动,用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依赖感。"籉笠悬车头"则是一种装饰或仪仗,常见于古代礼仪中。
最后两句"白首逢三登,酣歌娱春秋"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欢乐场合中的景象,或许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期待,即便年华老去,也能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光。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各种意象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