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窃虑假寐顷,倏忽失我春全文

窃虑假寐顷,倏忽失我春

宋末元初 · 方回
三月三十日,唐有穷诗人。
惜春不肯拾,共坐夜达晨。
此得守岁意,事愚意已神。
寸阴以分计,一分直千囷。
窃虑假寐顷,倏忽失我春
今此九月晦,虚叟尤酸辛。
摇落始云悲,回首忽复陈。
讵忍弃菊旧,遽喜迎梅新。

注释

有穷:诗人名。
惜春:怜惜春天。
共坐:相伴。
守岁:守着岁末。
事愚:行事看似愚拙。
寸阴:极短的时间。
假寐:短暂的睡眠。
九月晦:九月最后一天。
虚叟:老者,自称。
摇落:凋零。
回首:回顾。

翻译

在农历三月三十日,唐朝有一位名叫有穷的诗人。
他怜惜春天不愿离去,与人相伴直到天明。
这体现了他坚守岁末之情,行事虽愚却充满诗意。
他珍惜每一刻光阴,视如分金,每一分价值千金。
他担心在短暂的假寐中,春天就会迅速消逝。
如今已是九月最后一天,老者心中更加酸楚。
看到万物凋零,他不禁心生悲伤,回头却发现往事重演。
他不忍心舍弃旧时菊花,又欣喜迎接新的梅花盛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唐代诗人在三月三十日的夜晚,与友人共同守候岁末的场景。诗中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不舍和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诗人通过“寸阴以分计,一分直千囷”强烈地表达了时间宝贵和流逝迅速的感觉。

然而,到了九月底,这位诗人依旧怀抱着春天的美好,而对秋天的到来感到悲凉。他们不忍心放弃那些已经凋零的菊花,却又不得不欢迎即将到来的梅花。这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季节更迭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春秋交替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自然界变化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