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濯缨人不见,月明歌送钓鱼船
出处:《月下泛沧浪江》
明 · 区大相
碧空云尽水无烟,孺子沧波正渺然。
惆怅濯缨人不见,月明歌送钓鱼船。
惆怅濯缨人不见,月明歌送钓鱼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下泛舟于苍茫江面的宁静画面。首句“碧空云尽水无烟”,以“碧空”、“云尽”、“水无烟”三词勾勒出一片清朗明净的天空与水面景象,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开阔与纯净。次句“孺子沧波正渺然”,“孺子”一词不仅指涉孩童,也暗含诗人内心的纯真与向往,与“沧波”(深蓝色的波浪)的辽阔形成呼应,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惆怅濯缨人不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与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以及在现实中未能如愿的遗憾。“濯缨”出自《楚辞·渔父》,原意为洗去尘垢,此处借指寻找心灵的净化与共鸣。然而,在这月光下的广阔江面上,诗人却感到孤独与失落,无人能理解或分享他的心境。
最后一句“月明歌送钓鱼船”,以月光下的歌声与远处钓鱼船的形象,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温馨与和谐。歌声似乎在月色中飘荡,与江面的波光交相辉映,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通过这一场景,诗人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更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慰藉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下泛舟、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构建了一个既静谧又富含哲思的艺术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