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堪名士联翩去,碧草春波送浦南
出处:《步韵和徐慎侯先生六十述怀八首 其八》
清末民国初 · 祝廷华
老不能诗我自惭,惟君七步减为三。
论交独与山林契,得意能谐风月谈。
忽听阳关弄瑶笛,愁看天际锁云蓝。
那堪名士联翩去,碧草春波送浦南。
论交独与山林契,得意能谐风月谈。
忽听阳关弄瑶笛,愁看天际锁云蓝。
那堪名士联翩去,碧草春波送浦南。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祝廷华所作,名为《步韵和徐慎侯先生六十述怀八首(其八)》。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老不能诗我自惭”,诗人以自谦之语开始,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老,却未能写出满意的诗歌,内心感到羞愧。接着,“惟君七步减为三”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以三国时期曹操的七步成诗与友人相比,表达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羡慕。
“论交独与山林契,得意能谐风月谈。”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相知相交,更在自然山水间找到了心灵的共鸣,在月下风前,畅谈人生,共享欢乐。
“忽听阳关弄瑶笛,愁看天际锁云蓝。”这两句通过听闻瑶笛声和远眺天际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愁氛围。瑶笛声唤起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而天边的云蓝则象征着远方与未知,引发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那堪名士联翩去,碧草春波送浦南。”诗人感叹名士相继离去,只能借碧绿的草地和春水的波浪,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