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我家门,守地何择焉
出处:《和赵尚书无辩诗 其三》
宋 · 吴泳
猘犬吠汉月,黄云塞江天。
江淮我家门,守地何择焉。
妇尝劝减灶,苦口为母言。
早使言得行,家门更安全。
江淮我家门,守地何择焉。
妇尝劝减灶,苦口为母言。
早使言得行,家门更安全。
注释
猘犬:狂犬。汉月:明亮的月亮(指汉代的月亮,这里可能象征国家或故乡)。
黄云:黄沙,形容边塞的恶劣天气。
塞:阻塞,此处指天空被黄沙遮挡。
江淮: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地区,古代中国的农业中心之一。
家门:家庭,家园。
守地:守护土地,指保卫家园。
择:选择。
妇:妻子。
尝:曾经。
减灶:减少炊火,比喻节省资源。
苦口:直言不讳,苦口婆心。
母言:母亲的话。
言:话语,建议。
行:实行,实施。
更:更加。
安全:安稳,安全。
翻译
狂犬在汉月下吠叫,满天黄沙遮蔽了江天。我家乡在江淮之间,守护的土地又何必挑选。
妻子曾劝我减少炊火,苦口婆心只为母亲着想。
如果早些听从她的建议,家门就能更加安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守边将士的家国之思。开篇"猘犬吠汉月,黄云塞江天",既写出了边塞荒凉的景象,也映射出军中夜深人静时的寂寞。猘犬是北方地区特有的凶猛犬类,它们在这里代表了边疆的守卫者;汉月则指代远古时期,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对历史的回顾与怀念。黄云塞江天,则强调了边疆地带气候多变、自然环境的严酷。
"江淮我家门"一句,诗人提到自己的家乡位于江淮之间,这里是指中原地区,即诗人的故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之情。紧接着的"守地何择焉"则显示出作为边疆守将,他无论选择在哪里站岗,只要能保卫国家便心甘情愿。
接下来的"妇尝劝减灶,苦口为母言"描绘了诗人家庭生活的一幕。这里的“妇”指的是诗人的妻子,她可能因丈夫长期戍边而建议减少日常开支,以节省家中经济负担。同时,她也会有苦涩之语,劝说自己的母亲,这反映出家庭间的相互关怀和对将士艰难生活的理解。
最后两句"早使言得行,家门更安全"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尽快实践妻子的话,将节省下来的物资或资源用于保障家门的平安。这里“早使言得行”即是早日让这些话语变为行动,而“家门更安全”则是这种行动所带来的结果。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与家庭情感的描写,展现了宋代士人守边时的孤独、坚守和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对于平安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