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和西堂风霾赏析

次韵和西堂风霾

宋 · 宋庠
雾气疑成雨,终风亟挫春。
祗惊天洒砾,宁是暮吹尘。
大旆亡空泽,奔车偾要津。
高楼非可望,偏汗扇中人。

拼音版原文

chéngzhōngfēngcuòchūn

zhījīngtiānníngshìchuīchén

pèiwángkōngbēnchēfènyàojīn

gāolóufēiwàngpiānhànshànzhōngrén

注释

雾气:形容模糊不清的水汽。
疑成雨:好像快要下雨的样子。
终风:猛烈的风。
亟挫:急促打击。
祗:只。
砾:小石子。
暮吹:傍晚的风。
尘:尘土。
大旆:大军的大旗。
亡:消失。
空泽:空旷的沼泽。
偾:困住,停滞。
要津:渡口的重要位置。
高楼:高大的楼房。
偏:偏偏,反而。
汗扇中人:扇子里的人感到热得出汗。

翻译

雾气似乎快要变成雨水,强风急促地打击着春天。
只感到天空洒落石子般的东西,难道是傍晚扬起的尘土?
大军的大旗消失在空旷的沼泽,疾驰的车辆被困在渡口。
高高的楼房已不可见,只让扇中的人更加汗流浃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昏暮的景象,气氛浓郁而又带有一丝迷离。"雾气疑成雨,终风亟挫春"两句,通过对比春天特有的细微雨气与季节末期的凛冽春风,展现了季节交替的模糊感,仿佛春意犹存而又即将消逝。诗人捕捉到了春天最柔和、也是最为短暂的一刻。

接下来的"祗惊天洒砾,宁是暮吹尘"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天洒砾"形容天空中细小颗粒物质的飘落,或许是春雨,或许是黄昏时分的浮尘,给人一种不确定感。诗人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他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和感悟达到了极致。

"大旆亡空泽,奔车偾要津"则转向了人间景象,大旆指的是高大的旗帜,它们在空中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这可能是由于天气的变化,也可能是对某种荣耀或繁华消逝的隐喻。"奔车偾要津"描绘了一幅紧急赶路的画面,人们急于穿越这片昏黯的天色,寻找彼岸。

最后两句"高楼非可望,偏汗扇中人"则是从室内角度切入,高楼虽然高耸,却因天气而变得模糊不清。"偏汗扇中人"则展示了室内的人们因为春末的暖意而微汗,他们手持着扇子,这里描绘的是一幅静谧而又带有几分惆怅的生活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人间细腻变化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最深处情感的体验。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郁,这是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隐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