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长安杂诗十首(其八)赏析

长安杂诗十首(其八)

元末明初 · 王祎
长安王霸都,中更九朝业。
城夷池亦堙,复孰窥浩劫。
旧物奚所存,独有慈恩塔。
高标穹昊摩,壮阯坤倪压。
缅怀唐盛时,士子重科甲。
石间所题名,先后纷杂遝。
岁月曾几何,声光俱濌濌。
吾将登绝顶,俯仰凌六合。
天风从东来,凉意客怀惬。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祎的《长安杂诗十首(其八)》描绘了长安作为历朝古都的沧桑变迁。诗中首先提及长安作为王者霸业之地,历经九个朝代兴衰,昔日的繁华池塘已成废墟,令人感叹历史的浩劫。接着,诗人聚焦于唯一留存的慈恩塔,它高耸入云,象征着长安曾经的雄伟与辉煌。

诗人缅怀唐朝盛世,那时士人重视科举,人们在石壁上留下名字,记录着时光流转。然而,这些痕迹也随着岁月消逝,只剩下微弱的声光。诗人表达出登塔远望的意愿,想要借此俯瞰天地,感受天地间的凉意,以慰藉自己的胸怀。

整首诗通过长安的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感。王祎的笔触深沉而富有哲理,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

词语解释

长安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慈恩的意思:(1).称上对下的恩惠。《三国志·蜀志·刘琰传》:“閒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 唐 宋之问 《上阳宫侍宴应制得林字》诗:“旧渥驂宸御,慈恩忝翰林。”(2).慈恩寺的省称。 唐 孟棨 《本事诗·徵异》:“时 白尚书 在京,与名辈游 慈恩 ,小酌花下。”...

独有的意思:(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支伟成 通解:“夜行,谓阴行其德,则人不与之争,故独有之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2).只有;特有。《史记·历书》:“是时,独有 邹衍 ,明於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 唐 张籍 《贺周赞善闻子规》诗:“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这样猖獗,真是 中国 独有的怪现象。” 毛泽东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

纷杂的意思:◎ 纷杂 fēnzá[numerous and disorderly] 多而乱;杂乱那个集市虽小,却显得很纷杂钱头纷杂如麻...

风从的意思:顺从,响应。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若侮慢,不式王命,然后谋力云合,指麾风从。”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大君有命,孰不风从。” 孙中山 《民生主义》第一讲:“至于 马克思 所著的书,和所发明的学说,可说是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的大成,所以他的学说一出来之后,便举世风从。”...

俯仰的意思:[释义](动)〈书〉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构成]并列式:俯+仰 [例句]随人俯仰。(作谓语)俯仰由人(比喻一切受人支配)。(作谓语)...

高标的意思:(1).高枝,高树。《文选·左思<蜀都赋>》:“ 羲和 假道於峻岐,阳乌回翼乎高标。” 刘逵 注:“言山木之高也。” 吕延济 注:“高标,高枝也。驭日至此,碍於高树,故假道而行。”(2).泛指高耸特立之物。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王琦 注:“高标,是指 蜀山 之最高而为一方之标识者言也。 吕延济 注以为高树之枝,恐非。”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仇兆鳌 注:“首言塔不易登,领起全意。”(3).高耸,矗立。 唐 韩...

高标的意思:(1).高枝,高树。《文选·左思<蜀都赋>》:“ 羲和 假道於峻岐,阳乌回翼乎高标。” 刘逵 注:“言山木之高也。” 吕延济 注:“高标,高枝也。驭日至此,碍於高树,故假道而行。”(2).泛指高耸特立之物。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王琦 注:“高标,是指 蜀山 之最高而为一方之标识者言也。 吕延济 注以为高树之枝,恐非。”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仇兆鳌 注:“首言塔不易登,领起全意。”(3).高耸,矗立。 唐 韩...

浩劫的意思:[释义](名)大灾难。 [构成]偏正式:浩(劫 [例句]“文革”是一场浩劫。(作宾语)...

几何的意思:[释义](1) (数)〈书〉多少。这些商品价值几何?(作谓语) (2) (名)几何学;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构成]并列式:几+何...

旧物的意思:[释义](1) (名)先代的遗物;特指典章文物。 (2) (名)指原有的国土。光复旧物。(作宾语) [构成]偏正式:旧(物...

绝顶的意思:[释义](副)极端;非常。 [构成]偏正式:绝(顶 [例句]这孩子绝顶聪明。(作状语)②(名)〈书〉最高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作宾语)...

客怀的意思:身处异乡的情怀。 宋 张咏 《雨夜》诗:“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宋 戴复古 《度淮》诗:“一雨足秋意,孤吟写客怀。” 元 萧允之 《蝶恋花》词:“已是客怀如絮乱,画楼人更回头看。”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磵香父子遗诗》:“年年书自达,转觉客怀孤。”...

科甲的意思:◎ 科甲 kējiǎ[imperial examinations] 科举。因汉唐时举士考试分甲、乙等科。也指科举出身的人...

坤倪的意思:大地的边缘。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乾端坤倪,轩谿呈露。祀之之岁,风灾熄灭。”...

凉意的意思:◎ 凉意 liángyì[cold hint] 凉感湖上微风吹来,令人感到一丝凉意 ...

六合的意思:...

缅怀的意思:◎ 缅怀 miǎnhuái[cherish the memory of;think of past events] 遥念,追思缅怀亡友...

穹昊的意思:犹穹苍。 南朝 宋 谢灵运 《宋武帝诔》:“如何一旦,缅邈穹昊。”《周书·宣帝纪》:“穹昊在上,聪明自下。” 宋 范仲淹 《稼穑惟宝赋》:“故能富庶之风,告成穹昊。” 明 徐渭 《代再进白鹿表》:“斋戒以事神明,於穆而孚穹昊。” 林纾 《祭高梧州文》:“俯视庭轩,仰对穹昊,忽忽若癇,莫知所可。”...

盛时的意思:(1).犹盛世。《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及 周 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安,无贤不肖皆乐立名於世。而 伯通 独中风狂走,自捐盛时。” 宋 梅尧臣 《题老人泉寄苏明允》诗:“去为 仲尼 嘆,出为盛时祥。” 明 陈子龙 《对酒》诗:“对酒歌盛时,天下方大治。”(2).犹盛年。 三国 魏 曹植 《箜篌引》:“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声光的意思:◎ 声光 shēngguāng[reputation; glory] 声誉和荣耀他在那一带有点声光...

士子的意思:(1).男子的美称,多指年轻人。《诗·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毛 传:“偕偕,强壮貌。士子,有王事者也。” 郑玄 笺:“朝夕从事,言不得休止。”(2).士大夫官僚阶层。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孔稚珪违制启假事》:“臣闻禁宪有章,士子攸慎;守官有典,触网斯及。盖所以崇威阐法,下肃上尊。”(3).学子;读书人。《北齐书·辛术传》:“ 天保 末, 文宣 尝令 术 选百员官,参选者二三千人, 术 题目士子,人无谤讟,其所旌擢,后亦皆致通显。” 唐 杜甫...

岁月的意思:[释义](名)年月。 [构成]并列式:岁+月 [例句]艰苦岁月。(作宾语)岁月的河不停地流着。(作定语)...

所存的意思:谓心志所在。《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朱熹 集注:“心所存主处。” 明 方孝孺 《戆窝记》:“余少慕古之戇者,欲起 长孺 、 子布 与之交而不可得,则思博交海内之士,以观其所存。”...

题名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天风的意思:风。风行天空,故称。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

王霸的意思:◎ 王霸 wángbà[rule by justice and rule by force] 王:春秋时周天子为各诸侯国之共主,称王。霸:诸侯国中的盟主,称“霸”。比喻用正义和权力来统治...

先后的意思:◎ 先后 xiānhòu(1) [early or late]∶先和后;早和晚人来的不少,但总要分个先后(2) [one after another]∶前后相继;陆续地;接连地她先后去了美国、英国和德国求学...

杂遝的意思:◎ 杂遝 zátà(1) [be numerous and disorderly] 众多杂乱的样子人马杂遝。——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2) 亦作“杂沓”骈罗列布,鳞从杂沓兮。——《汉书·扬雄传》...

重科的意思:犹重罪。《宋书·王弘传》:“实以小吏无知,临财易昧,或由疏慢,事蹈重科。”...

中更的意思:(1).爵位名。 秦 立爵二十级, 汉 沿袭之。中更为第十三级。《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 颜师古 注:“更,言主领更卒,部其役使也。”(2).中途变更;中间经历。《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吕延济 注:“本图相与同往,而中间不能俱遂此志。” 宋 叶适 《高夫人墓志铭》:“荣绪华宗,中更坠落,以一线引千钧,乔木之萌生復见径尺,夫人之助也。” 清 方苞 《原人下》:“ 秦 汉 以还,中更衰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