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郭元德閒居二首(其二)
宋 · 俞德邻
弋篡冥鸿远,城荒去鹤还。
万缘俱是幻,百计不如閒。
人在羲黄上,时当晋宋间。
委心乘物化,何地不蓬山。
万缘俱是幻,百计不如閒。
人在羲黄上,时当晋宋间。
委心乘物化,何地不蓬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深刻感悟与超然态度。首句“弋篡冥鸿远”,以弋猎之鸟与高飞的鸿雁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冥鸿象征着追求自由的精神,而弋篡则代表了世俗的束缚与追求。接着,“城荒去鹤还”一句,通过城池的荒废与仙鹤的归来,表达了对自然与超脱尘世的向往。
“万缘俱是幻,百计不如閒”两句,直抒胸臆,指出世间一切皆为虚幻,忙碌与追求最终不及内心的宁静与闲适。这种对人生本质的洞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人在羲黄上,时当晋宋间”则将个人置于历史长河中,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仰慕以及对当下时代的反思。这里“羲黄”代指远古时代,与“晋宋”形成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最后,“委心乘物化,何地不蓬山”表达了诗人随心所欲、顺应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蓬山,常用来比喻仙境,此处寓意诗人希望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和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重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