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谒曾鲁公赏析

谒曾鲁公

宋 · 王安石
翊戴三朝冕有蝉,归荣今作地行仙。
且开京阙萧何第,未放江湖范蠡船。
老景已邻周吕尚,庆门方似汉韦贤。
一觞岂足为公寿,愿赋长虹吸百川。

拼音版原文

dàisāncháomiǎnyǒuchánguīróngjīnzuòxíngxiān

qiěkāijīngquēxiāowèifàngjiāngfànchuán

lǎojǐnglínzhōushàngqìngménfānghànwéixián

shāngwèigōng寿shòuyuànchánghóngbǎichuān

注释

翊戴:辅佐。
归荣:归隐的荣耀。
地行仙:比喻隐居的人。
且:暂且。
京阙:京都。
萧何第:萧何的府邸,借指显赫的府宅。
范蠡船:范蠡泛舟江湖,比喻退隐生活。
老景:年老的时光。
周吕尚:周公、吕尚,古代贤者。
庆门:象征荣耀的门第。
汉韦贤:汉代的贤臣韦贤。
公:对尊者的敬称。
长虹吸百川:形容气势宏大或才华出众。

翻译

辅佐过三个朝代的我,如今归隐如地行仙。
暂且打开京都的萧何府邸,还未让江湖的范蠡舟扬帆。
我的年纪接近周公吕尚,家族的荣耀如同汉代韦贤。
一杯酒怎能满足你的寿辰,我愿写下诗篇如长虹吸尽百川。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为《谒曾鲁公》。诗中充满了对古人德高望重的景仰之情,以及对于自身境遇的感慨。

"翊戴三朝冕有蝉,归荣今作地行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曾鲁公(即唐代名相曾参)品格的敬仰,认为其德高望重,如同仙人一般。而自己则是从政界回到平民生活,希望能有所作为。

"且开京阙萧何第,未放江湖范蠡船。"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无限憧憬和对未来抱持的期待之情。这里的“京阙”指的是朝廷,“萧何第”是比喻自己在朝廷中的位置,而“未放江湖范蠡船”则是说还没有完全放弃在朝廷中的作为。

"老景已邻周吕尚,庆门方似汉韦贤。" 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上名臣的提及(周公、吕尚和汉代的韦贤),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这些古代英杰一样,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一觞岂足为公寿,愿赋长虹吸百川。"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祝愿,他希望自己的生命如同长虹一般绵长,并且能像大河一样滋养万物。

整首诗通过对曾鲁公的赞颂,以及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品德高尚和贡献社会的深切愿望。王安石以其改革志向和文学才华闻名,这首诗也体现出了他个人的政治理想与个人抱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