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咸阳北寺楼
唐 · 张籍
高秋原上寺,下马一登临。
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向深。
旧宫人不住,荒碣路难寻。
日暮凉风起,萧条多远心。
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向深。
旧宫人不住,荒碣路难寻。
日暮凉风起,萧条多远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高秋:秋季的高处。原上:广阔的平原上。
寺:寺庙。
下马:下马停留。
登临:登山游览。
渭水:古代中国西部的河流。
西来:从西边流来。
直:笔直。
秦山:指秦岭。
南向:向南。
深:深远。
旧宫:废弃的皇宫。
人不住:无人居住。
荒碣:荒废的石碑。
路难寻:难以找到道路。
日暮:傍晚。
凉风:寒冷的风。
萧条:荒凉。
多远心:引发远方的思绪。
翻译
在高爽的秋季原野上的寺庙前,我下了马去登临游览。渭河自西而来,径直流过,秦岭山脉向南延伸,显得深远。
昔日的皇宫已无人居住,遗迹荒芜,寻找那些古老的石碑之路变得艰难。
日落时分,凉风吹起,四周景象萧瑟,勾起了我无尽的思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秋时节,诗人骑马游历于一座位于原野上的古寺之景。诗人以"下马一登临"表达了对这片风光的即刻关注和欣赏。
"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向深"两句,通过渭水的流向和秦山的方向,勾勒出了一种开阔而又深远的地理环境。这里的"直"和"深"不仅是地形的描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接着,"旧宫人不住,荒碣路难寻"两句,则通过废弃的皇宫和难以辨识的小径,传达出了一种历史沧桑、时光荏苒的情怀。这里的"旧宫"象征着过去的繁华,而"荒碣路"则是时间流逝后的遗迹。
最后,"日暮凉风起,萧条多远心"两句,以日暮和凉风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寂寥的氛围。"萧条"不仅形容了秋天的风声,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而"多远心"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对历史、对生命的深切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篇集观察与感慨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