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郑叔车赏析

送郑叔车

明 · 张孟兼
郑子离襁褓,所怙惟乃父。
父昔仕燕京,半世去乡土。
子家孝义门,十世居同聚。
派衍白麟支,望出荥阳谱。
庭常无间言,礼或习邹鲁。
鸡鸣起盥栉,合食闻钟鼓。
虽当丧乱后,遵训仍厥祖。
我家故同邑,匪闻目亲睹。
况子吾素知,才华足多取。
豁落义气俱,咳唾珠玑吐。
挥毫走蛟螭,作赋凌鹦鹉。
昆弟既谓贤,亲邻亦称数。
久欲寻父去,奈时方用武。
消息十年无,道路满豺虎。
近传燕蓟平,不觉喜而舞。
闻父已南还,恨不身插羽。
敛衣即登途,宵进江上橹。
忘食并兼程,亦不避风雨。
逾旬及南京,父病将愈。
逆旅会面欢,胜渴饮酥乳。
比邻走翁妪,环视立如堵。
我时往相见,政值日卓午。
挽之入客邸,共谈坐挥麈。
问言念父情,情深话諲缕。
如子之所经,跋涉甚辛苦。
春泥膏土脉,停云黯天宇。
朝行履濡露,暮宿定林莽。
我惟纯孝者,往往见前古。
名同金石坚,不与草木腐。
事亲在娱乐,奚必养三釜。
羡子为此行,于世岂无补。
闻者大惊奇,见者辄夸诩。
人生斯足荣,何用效题柱。
是言良已解,口答头屡俯。
陋予亦胡为,问学本狂瞽。
三年事占毕,竟日拘训诂。
环列纷叩难,类敌张劲弩。
内顾实空乏,畏彼搜林斧。
幸哉搢绅交,脱略哙等伍。
或时卧养疴,连月不出户。
今日子来别,省墓亟东下。
为言奉父命,明发河之浒。
此还暂当来,寤寐歌《陟岵》。
闻之触乡思,嘅叹髀频拊。
吾翁发垂白,不得躬干蛊。
便欲从子归,致身学稼圃。
敝庐南山中,风物诧韦杜。
桃李自满蹊,去天才尺五。
但见桑麻荣,丰年多黍稌。
昨宵梦先垄,松楸长栩栩。
强起诉此怀,唤仆买清酤。
春风吹柳条,夜雨涨江浦。
劝子尽一觞,聊以写心腑。

拼音版原文

zhèngqiǎngbǎosuǒwéinǎi

shìyànjīngbànshìxiāng

jiāxiàoménshíshìtóng

pàiyǎnbáilínzhīwàngchūyíngyáng

tíngchángjiānyánhuòzōu

míngguànzhìshíwénzhōng

suīdāngsàngluànhòuzūnxùnréngjué

jiātóngfěiwénqīn

kuàngzhīcáihuáduō

huōluòhāituòzhū

huīháozǒujiāochīzuòlíngyīng

kūnwèixiánqīnlínchēngshù

jiǔxúnnàishífāngyòng

xiāoshíniándàomǎnchái

jìnchuányànpíngjuéér

wénnánháihènshēnchā

liǎndēngxiāojìnjiāngshàng

wàngshíbìngjiānchéngfēng

xúnnánjīngbìngjiāng

huìmiànhuānshèngyǐn

línzǒuwēnghuánshì

shíwǎngxiāngjiànzhèngzhízhuó

wǎnzhīgòngtánzuòhuīchén

wènyánniànqíngqíngshēnhuàyīn

zhīsuǒjīngshèshènxīn

chūngāomàitíngyúnàntiān

cháoxíng宿dìnglínmǎng

wéichúnxiàozhěwǎngwǎngjiànqián

míngtóngjīnshíjiāncǎo

shìqīnzàiyǎngsān

xiànwèixíngshì

wénzhějīngjiànzhězhékuā

rénshēngróngyòngxiàozhù

shìyánliángjiěkǒutóu

lòuwèiwènxuéběnkuáng

sānniánshìzhànjìngxùn

huánlièfēnkòunánlèizhāngjìn

nèishíkōngwèisōulín

xìngzāijìnshēnjiāotuōlüèkuàiděng

huòshíyǎngliányuèchū

jīnláibiéshěngdōngxià

wèiyánfèngmìngmíngzhī

háizàndāngláimèizhì》。

wénzhīchùxiāngkǎitànpín

wēngchuíbáigōnggān

便biàncóngguīzhìshēnxuéjià

nánshānzhōngfēngchàwéi

táomǎntiāncáichǐ

dànjiànsāngróngfēngniánduōshǔ

zuóxiāomèngxiānlǒngsōngqiūcháng

qiáng怀huáihuànmǎiqīng

chūnfēngchuīliǔtiáozhǎngjiāng

quànjìnshāngliáoxiěxīn

鉴赏

这首明代张孟兼的《送郑叔车》是一首深情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郑叔孝顺父亲的行为的高度赞扬和对其行程艰辛的深深同情。诗中通过描绘郑叔自幼丧母,由父亲抚养长大,家族世代忠孝,他遵循祖训,不顾战乱,决心寻找父亲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其孝道精神。诗人对郑叔才华横溢的赞美,以及对他长途跋涉、不畏艰难的敬佩,也寓含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社会价值的认可。

诗中“春泥膏土脉,停云黯天宇”等句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而“人生斯足荣,何用效题柱”则表达了对郑叔孝行的赞美,认为他的行为足以为人楷模。诗人感叹自己未能亲身经历这样的孝行,但也表示了对学问的追求,尽管困难重重。

最后,诗人借景抒情,以春风、夜雨、江浦等意象,表达对郑叔的依依惜别之情,并期待他早日完成使命,归来共享宁静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对于孝道的崇尚和对友情的深厚。

词语解释

跋涉的意思:[释义](动)爬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苦。 [构成]并列式:跋+涉...

白麟的意思:(1).亦作“ 白驎 ”。白色的麒麟。古代以为祥瑞。 汉 王充 《论衡·讲瑞》:“ 武帝 之时,西廵狩得白驎,一角而五趾。”《汉书·武帝纪》:“ 元狩 元年冬十月,行幸 雍 ,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 唐 欧阳詹 《珍祥论》:“紫芝产於 甘泉 ,白麟呈於 雍 祠。”(2).古代郊庙歌曲名。 汉 班固 《<西都赋>序》:“《白麟》、《赤鴈》、《芝房》、《寳鼎》之歌,荐於郊庙。”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皇夏》:“凯乐闻《朱雁》,鐃歌见《白麟》。”...

半世的意思:[释义](名)半辈子。 [构成]偏正式:半(世 [例句]他在监狱中度过了他的后半世。(作宾语)...

避风的意思:◎ 避风 bìfēng(1) [avoid wind draughts;take shelter from the wind]∶离开刮风处或遮挡住以避免风吹(2) [lie low;stay away from trouble]∶离开或躲藏,以避免在是非之地受到注意或纠缠到乡下来避避风...

敝庐的意思:破旧的房子。亦作谦辞。《礼记·檀弓下》:“君之臣免於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一:“敝庐何必广,取足蔽牀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序》:“予所居先人之敝庐,西为小圃,有池焉。”...

比邻的意思:[释义](1) (名)近邻;街坊。 (2) (形)位置接近;邻近:我国和日本比邻。 [构成]偏正式:比〔邻...

并兼的意思:合并;并吞。《墨子·非攻下》:“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免功伐并兼,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史记·苏秦列传》:“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江左 造创,豪族并兼。” 清 吴伟业 《茸城行》:“非为仇家告并兼,即称盗贼通囊槖。”兼并;吞并。 明 张敬修 《太师张文忠公行实》:“贫民不至独困,豪民不能併兼。”《东周列国志》第二二回:“ 公子申 果堪主社稷,即当扶立为君,以脩邻好,不然,便可併兼其地。” 清 林则徐 《清釐福州小西湖...

不与的意思:◎ 不与 bùyǔ[do not grant] 不赞成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觉的意思:◎ 不觉 bùjué(1) [be unable to find](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3) 想不到,无意之间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4) [cannot help]∶不禁,不由得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不得的意思:◎ 不得 bùdé[may not;be not allowed]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不避的意思:◎ 不避 bùbì(1) [make light of]∶不回避,藐视困难和艰险不避艰险(2) [second to none]∶不让,不亚于,不差于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 禹。——汉·晁错《论贵粟疏》...

才华的意思:[释义](名)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艺方面)。 [构成]并列式:才+华 [例句]这人很有才华。(作宾语)才华横溢。(作主语)...

草木的意思:(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

插羽的意思:古代军书插羽毛以示迅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植义颺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露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封氏闻见记·露布》引《魏武奏事》:“有警急,輒露版插羽。”...

豺虎的意思:(1).豺与虎。泛指猛兽。《诗·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晋 张载 《七哀诗》:“季世丧乱起,贼盗如豺虎。” 明 李东阳 《风雨叹》诗:“山豗谷汹豺虎嘷,万木尽拔乘波涛。” 清 陈鹏年 《新春杂感次韵和中山》:“蛟螭蟠地轴、豺虎踞天关。”(2).喻凶狠残暴的寇盗、异族入侵者。 汉 王粲 《七哀诗》:“ 西京 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唐 杜甫 《久客》诗:“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国猷》:“当时 燕 蓟 沦于 契丹 不能取,是中国与豺...

朝行的意思:朝列。 唐 韩愈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又知 李侯 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后惧事泄,於是令 次山 於朝行中择能任事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且 仪 身预朝行,职居馆阁,任事省府,使有大罪,虽加诛斩,自有宪章。”参见“ 朝列 ”。...

称数的意思:犹计算。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军败而还,是时死伤者不可称数。”《魏书·刘骏传》:“凡甚者乃危亡不相知,飢寒不相恤,又疾谗害其间,不可称数。”符合法度。《荀子·富国》:“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时臧餘,谓之称数。”重量单位的数量。《管子·幼官》:“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藪泽以时禁发之。” 尹知章 注:“称,斤两也。数,多少也。”...

尺五的意思:一尺五寸。极言离高处距离近。 唐 杜甫 《赠韦七赞善》诗“时论同归尺五天”自注:“俚谚曰:‘城南 韦 杜 ,去天尺五。’” 宋 吕渭老 《满路花·同柳仲修在赵屯》词:“星娥尺五,佳约误当年。” 清 黄景仁 《少年行》:“ 太白 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垂白的意思:(1).白发下垂。谓年老。《汉书·杜业传》:“诚哀老姊垂白,随无状子出关。” 颜师古 注:“垂白者,言白髮下垂也。” 宋 苏轼 《求婚启》:“垂白南荒,尚念子孙之嫁娶。” 清 吴敏树 《答李香州书》:“今乃欲復入京师,以其童然垂白之老叟,与羣少年争进於春宫,此何为哉!”(2).老年人。 宋 苏轼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之四:“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緑髮新。”...

春风的意思:◎ 春风 chūnfēng(1) [spring breeze]∶春天的风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2) [with smile]∶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纯孝的意思:犹至孝。《左传·隐公元年》:“ 潁考叔 ,纯孝也。爱其母,施及 庄公 。” 杜预 注:“纯,犹篤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遗 ( 陈遗 )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郁达夫 《杂感》诗之八:“天帝若成纯孝愿,祖孙同日上清虚。”...

从子的意思:◎ 从子 cóngzǐ[nephew] 侄子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当丧的意思:主持丧事。《韩非子·内储说上》:“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

当来的意思:(1).将来。《魏书·崔亮传》:“但令当来君子,知吾意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若当来限尽之后,一性既往,四大狼籍。”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一折:“此人非小可,此人当来必然峥嶸有日。”(2).原来;起初。《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今 河 北之干戈甫定, 朱温 之兇燄犹存,大王遽即大位,殊非当来弔伐之本意,天下谁不解体乎?”《秦併六国平话》卷中:“当来六国与 秦 比肩…… 始皇 贪心无厌,谋合併一统。”...

道路的意思:◎ 道路 dàolù[road;way;path]∶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人生道路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登途的意思:亦作“ 登涂 ”。上路;起程。 唐 梁肃 《述初赋》:“何皇鉴之偏属,降湛恩於鯫生。若侧足以登涂,方飭躬以效诚。” 宋 朱熹 《答汪尚书书》:“伏蒙劝行,尤荷眷念……但老人年来多病,既不敢劳动登途,又不敢远去膝下,只此一事,便自难处。”《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舍利弗 与众而辞别,是日登途便即发。”...

东下的意思:(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史记·淮阴侯列传》:“ 常山王 背 项王 ,奉 项婴 头而窜,逃归於 汉王 。 汉王 借兵而东下,杀 成安君 泜水 之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曹操 自 江陵 将顺 江 东下。” 清 吴伟业 《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诗序:“久之,有闻其復东下者,主於 海虞 一故人。”(2).谓向东攻克。 唐 李白 《梁甫吟》:“君不见 高阳 酒徒起草中,长揖 山 东隆準公……东下 齐 城七十二,指挥 楚 汉 如旋蓬。”...

风雨的意思:(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

风物的意思:◎ 风物 fēngwù[scenery] 风景和物品。喻指大气候风物长宜放眼量...

丰年的意思:◎ 丰年 fēngnián[good year;bumper harvest year] 丰硕的年景;丰收之年瑞雪兆丰年...

干蛊的意思:(1).见“ 干父之蛊 ”。(2).泛指主事;办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妇主中馈,唯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 唐 包何 《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诗:“他时干蛊声名著,今日悬弧宴乐酣。” 明 章懋 《方母贞节传》:“昼夜劬劬,惟以养姑教子干蛊克家为务。”(3).干练有才能。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解纷》:“ 熊曜 为 临清 尉,以干蛊闻。” 唐 白居易 《唐扬州仓曹参军王府君志铭》:“行己以清廉闻,莅事以干蛊闻。”(4). 唐 代 陆贽 向朝廷建议设立的制...

干蛊的意思:(1).见“ 干父之蛊 ”。(2).泛指主事;办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妇主中馈,唯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 唐 包何 《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诗:“他时干蛊声名著,今日悬弧宴乐酣。” 明 章懋 《方母贞节传》:“昼夜劬劬,惟以养姑教子干蛊克家为务。”(3).干练有才能。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解纷》:“ 熊曜 为 临清 尉,以干蛊闻。” 唐 白居易 《唐扬州仓曹参军王府君志铭》:“行己以清廉闻,莅事以干蛊闻。”(4). 唐 代 陆贽 向朝廷建议设立的制...

膏土的意思:(1).肥沃的土壤。《元史·乌古孙泽传》:“﹝ 乌古孙泽 ﹞乃教民浚故湖,筑大堤……计得良田数千顷,濒海广潟并为膏土。”(2).旧时称鸦片。...

膏土的意思:(1).肥沃的土壤。《元史·乌古孙泽传》:“﹝ 乌古孙泽 ﹞乃教民浚故湖,筑大堤……计得良田数千顷,濒海广潟并为膏土。”(2).旧时称鸦片。...

哙等的意思:谓 樊哙 之流。喻平庸之辈。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七:“今新列词垣者,几视部郎为 噲 等。盖由事例既开,六部司员皆可入貲行走,而柏臺、芸馆必由科目进身,部郎黯然,职是之故。”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小引》:“如或遇非其偶,援 噲 等以伍 淮阴 ,玉树蒹葭,争光殊耻。”参见“ 噲伍 ”。...

盥栉的意思:谓梳洗整容。《南史·褚裕之传》:“﹝ 褚彦回 ﹞朞年不盥櫛,唯泣泪处乃见其本质焉。”《新唐书·虞世南传》:“性沉静寡慾,与兄 世基 同受学於 吴 顾野王 餘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櫛。”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下:“殆晓,盥櫛罢,与 陈 相揖。” 明 方孝孺 《朱方中像序赞》:“夜四鼓輒呼童奴起,盥櫛,坐厅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女﹞復自镜,则眉目颐颊,宛肖生平,益喜。盥櫛见母,见者尽眙。”...

何用的意思:(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

合食的意思:(1).犹合祭。《公羊传·文公二年》:“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於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於大祖。”《新唐书·礼乐志三》:“禘、祫,大祭也。祫以昭穆合食於太祖。” 宋 曾巩 《为人后议》:“夫所谓收族者,记称与族人合食,序以昭穆,别以礼义之类。”参见“ 合祭 ”。(2).同炊。谓不分家。 汉 焦赣 《易林·睽之姤》:“二人同室,兄弟合食,和乐相好,各得所欲。” 明 宋濂 《郑都事墓志铭》:“其家自 宋 南渡初即合食为义门,迄今已歷十世。”(3).同时受享几处食邑。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

胡为的意思: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

环视的意思:[释义](动)向周围看。 [构成]偏正式:环〔视 [例句]他走进来;环视了每个人。(作谓语)[同义]环顾...

环列的意思:◎ 环列 huánliè[line up in a circle] 环围排列将军朝环列的侍卫看了几眼,走了...

挥麈的意思:◎ 挥麈 huīzhǔ[brandish] 挥动麈尾抱琴不暇抚,挥麈无由停。——欧阳修《和圣俞聚蚊》...

挥毫的意思:[释义](动)〈书〉指用毛笔写字或画画儿。 [构成]动宾式:挥|毫 [例句]他即兴挥毫作画。(作谓语)...

会面的意思:◎ 会面 huìmiàn[meet] 见面我约定了星期天和他会面...

豁落的意思:(1).显豁。 清 梁佩兰 《惠州王紫诠太守筑罗浮子日亭落成作歌寄之》:“银河屈注倒在背,帝座豁落平当前。”(2).豁达大方。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韩 以 李 豁落大丈夫,故常不逆。”(3).道教的符箓。道教有“七元豁落镇星精符”、“一元豁落日精之符”等。《道藏》有《北帝说豁落七元经》。 唐 吴筠 《步虚词》:“豁落制六天,流铃威百魔。”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诗:“七元洞豁落,八角辉星虹。”参见“ 豁落图 ”。...

或时的意思:有时。《史记·汲郑列传》:“丞相 弘 燕见,上或时不冠。”《后汉书·朱穆传》:“及壮耽学,鋭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队阬岸。”《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或时看到闹处,不觉心痒,口里漏出着把来指手画脚教人,定是寻常想不到的妙着。”《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那帘内或时巧囀鶯喉,唱一两句词儿。”...

鸡鸣的意思:(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清 顾炎武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诗:“ 燕 市鸡鸣动客轮,九门驰道足黄尘。” 鲁迅 《秋夜有感》诗:“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2).《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

家故的意思:家中的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臧氏 老将如 晋 问, 会 请往。 昭伯 问家故,尽对。及内子与母弟 叔孙 ,则不对。” 杜预 注:“故,事也。”...

兼程的意思:[释义](动)一天走两天的路。 [构成]动宾式:兼|程 [例句]风雨兼程。(作谓语)...

见前的意思:现前;当前。《汉书·严助传》:“事效见前,故使臣 助 来諭王意。” 颜师古 注:“见,显也。前谓目前。” 宋 陆游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诗家三昧忽见前, 屈 贾 在眼元歷歷。”《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而今时势,人家只论见前,后来的事,那会包得?”...

江上的意思:(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

江浦的意思:(1).江滨。《吕氏春秋·本味》:“ 江 浦之橘, 云梦 之柚。” 高诱 注:“浦,滨也。” 唐 岑参 《题金城临河驿楼》诗:“忽如 江 浦上,忆作捕鱼郎。” 唐 张说 《晦日》诗:“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2).泛指江河。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藏之山巖,可使云雾鬱起;济之江浦,必当蛟龙绕船。” 唐 杜甫 《鸥》诗:“江浦寒鸥戏,无他亦自饶。” 明 高启 《虎邱行次朱赏静见寄韵》:“秋风今朝动江浦,掛席正是当年期。”...

蛟螭的意思:(1).犹蛟龙。亦泛指水族。 汉 扬雄 《羽猎赋》:“探巖排碕,薄索蛟螭。”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倚天长剑泣蛟螭,那怕金垒汤池。” 章炳麟 《印度人之观日本》:“ 日本 文化安所受之?儒书文艺近取 支那 ,佛教乃自 印度 迆入,无二国者, 日本 则终古为蛟螭蜃蛤耳。”参见“ 蛟龙 ”。(2).指器物上的螭形图案。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蛟螭露笋簴,縞练吹组帐。”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3).指形似蛟龙的拐杖。 唐 韩愈...

金石的意思:◎ 金石 jīnshí[metal and stone]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今日的意思:[释义](名)今天。 [构成]偏正式:今(日 [例句]参观团今日到达。(作状语)...

竟日的意思:◎ 竟日 jìngrì[all day long] 终日;从早到晚竟日默默在此。——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惊奇的意思:◎ 惊奇 jīngqí[wonder; be surprised] 感到很奇怪令人惊奇...

客邸的意思:◎ 客邸 kèdǐ[guest house] 客居外地的府邸;客舍...

咳唾的意思:(1).咳嗽吐唾液。《大戴礼记·保傅》:“周旋俯仰视瞻无仪,安顾咳唾趋行不得……凡此其属太保之任也。”《百喻经·蹋长者口喻》:“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踏长者口。”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五言》:“呻吟咳唾,动触天真。”(2).《庄子·渔父》:“窃待於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 丘 也。”后以“咳唾”称美他人的言语、诗文等。《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大王诚赐咳唾,使得尽死, 汤 禹 所以成大功也。” 唐 李白 《妾薄命》诗:“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蔡寅 《题琉球竹枝词》:“九天咳唾珍...

空乏的意思:◎ 空乏 kōngfá[destitute] 缺少财物,指贫穷...

夸诩的意思:犹夸耀。《新唐书·后妃传上·杨贵妃》:“见它第有胜者,輒坏復造,务以瓌侈相夸詡。” 宋 叶适 《太府少卿福建运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边事既坏矣,尚多夸詡以悮朝听。”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祝唐二赋》:“ 祝枝山 作《观云赋》,手书以赠 东桥先生 。先生甚重之,每遇文士在座,即出而展翫,甚相夸詡。”夸耀。《文选·扬雄<羽猎赋>》:“然至羽猎,甲车戎马,器械储偫,禁蘌所营,尚泰奢丽夸詡,非 尧 、 舜 、 成汤 、 文王 三驱之意也。” 刘良 注:“谓苑圃宫观尚奢丽夸人也。”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

狂瞽的意思:愚妄无知。多用作自谦之辞。《汉书·盖诸葛刘郑等传赞》:“ 诸葛 、 刘 、 郑 虽云狂瞽,有异志焉。”《晋书·琅邪悼王焕传》:“臣至愚至贱,忽求革前之非,可谓狂瞽不知忌讳。” 唐 魏徵 《十渐不克终疏》:“伏愿陛下採臣狂瞽之言,参以蒭蕘之议,冀千虑一得。”《明史·余珊传》:“ 正德 朝,衣冠蒙祸,家国几空,幸陛下起而收録之。乃未几而狂瞽之言,一鸣輒斥。”...

昆弟的意思:◎ 昆弟 kūndì[elder and younger brothers;brothers] 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昆弟,四体也,故昆弟之义无分。——《礼仪·丧服》贵昆弟友爱之情...

敛衣的意思:(1).即敛服。亦指穿殓服。敛,通“ 殮 ”。《礼记·丧服大记》:“敛衣踊。” 唐 杨炯 《中书令薛振行状》:“别降中使赐敛衣一袭,杂物百段。”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复封摄政睿亲王册文》:“值冲岁未亲几务,众因矫命以除封;詎深文竟指敛衣,久令衔寃於没世。”参见“ 敛服 ”。(2).用化缘来的零碎布制成的衣服。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敛衣》:“ 伊处士 从众人求尺寸之帛,聚而服之,名曰敛衣。”(3).整饬衣衫。表示恭敬。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刘敦儒 事亲以孝闻……常敛衣受杖,曾不变...

连月的意思:(1).积数月。 汉 王充 《论衡·难岁》:“积分为日,累日为月,连月为时,纪时为岁。”(2).连续数月。《汉书·王莽传上》:“ 莽 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与 绍 ( 袁绍 )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良已的意思:痊愈。《史记·孝武本纪》:“﹝ 武帝 ﹞遂幸 甘泉 ,病良已。”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良已,善已,谓愈也。” 宋 陆游 《夏秋之交久旱得雨喜作》诗:“卧听病良已,行吟愁欲无。”...

林莽的意思:◎ 林莽 línmǎng[wild jungle] 大片草木茂盛的地方林莽地带为深谷林莽所蔽。——宋· 沈括《梦溪笔谈》...

柳条的意思:◎ 柳条 liǔtiáo[wicker;osier;willow branch] 编织筐、包、篮子等用的柳树柔软的枝条柳条包...

旅会的意思:◎ 旅会 lǚhuì[hold a meeting] 大聚会。旅,众...

明发的意思:(1).黎明;平明。《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朱熹 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二人,父母也。” 唐 王维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诗:“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清 周亮工 《寒食后一日新乡道上示许傅岩》诗:“烽燧十年归未得,却愁明发渡 旃然 。”(2).谓孝思。 晋 陆机 《思亲赋》:“存顾復之遗志,感明发之所怀。”《宋书·礼志四》:“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 ,情深明发。” 宋 苏轼 《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宪等表本》:“顾明发之永怀,仰徽音之如在。”(3).早晨起程。 ...

内顾的意思:(1).回头看。《论语·乡党》:“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 汉 张衡 《东京赋》:“夫君人者,黈纊塞耳,车中不内顾。”(2).指对家事、国事或其他内部事务的顾念。《汉书·酷吏传·杨仆》:“失期内顾,以道恶为解。” 颜师古 注:“内顾,言思妻妾也。”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八:“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三国演义》第九一回:“今南方已平,可无内顾之忧。不就此时讨贼,恢復中原,更待何日?” 茅盾 《子夜》七:“厂里的工潮已经解决, 吴荪甫 胜利了;他没有内顾之忧了。”...

乃父的意思:(1).你的父亲。《书·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篤忠贞,服劳王家。”《汉书·燕灵王刘建传》:“﹝ 高后 ﹞笑曰:‘顾乃父知田耳,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2).旧时称人家的父亲。《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他的乃父是我朝数得起一个清官。”...

南山的意思:◎ 南山 Nán Shān[Zhongnanshan]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南京的意思:(1).古都名。 唐 安史 之乱, 玄宗 奔 蜀 。到 至德 二载,收复两京,还都 长安 ,遂将 蜀郡 改为 成都府 ,建号 南京 。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北地虽夸 上林苑 , 南京 还有 散花楼 。”(2).古都名。 契丹 神册 四年葺 辽阳 故城建 东平郡 。 天显 三年迁 东丹国 都于此,升为 南京 。(3).古都名。 契丹 会同 元年得 幽 蓟 十六州,升 幽州 为 幽都府 ,建号 南京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 辽太宗 把皇都建号 上京...

逆旅的意思:◎ 逆旅 nìlǚ[hotel;inn] 客舍;旅店宿于逆旅。——《庄子·山水》寓逆旅。——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年事的意思:(1).年岁,年纪。 南朝 梁 何逊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年事已蹉跎,生平任浩荡。” 唐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诗:“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 巴金 《秋》四八:“他们外婆年事已高,他们两个舅舅都到外州县做事情去了。”(2).指过农历新年的事务。《红楼梦》第五五回:“且説 荣府 中刚将年事忙过, 凤姐儿 因年内年外操劳太过,一时不及检点,便小月了。”《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舅太太年前忙忙的回家一趟,料理毕了年事,便赶回来。”...

派衍的意思:(1).指宗族支派繁衍。《花月痕》第五回:“则有家传 汉 相,派衍 苏州 。”(2).派生。 郭沫若 《批评--欣赏--检察》:“文艺批评在我国的文学史中虽自有一定的系统和一定的方法,但我们所谓近代的文艺是近代世界潮流的派衍,因而所谓文艺批评也是同样。”...

起诉的意思:[释义](动)向法院提起诉讼。 [构成]动宾式:起|诉 [例句]此案已由律师向法院起诉。(作谓语)...

前古的意思:古代;往古。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大王诚赦 越王 ,则功冠於五霸,名越於前古。”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信所谓追清风於前古,攀辛甲於后代者也。” 唐 韩愈 《黄陵庙碑》:“ 湘 旁有庙曰 黄陵 ,自前古以祠 尧 之二女 舜 二妃者。” 宋 梅尧臣 《将行赛昭亭祠喜雨》诗:“人经兴寤嘆,事往成前古。” 陈毅 《赣南游击词》:“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

襁褓的意思:◎ 襁褓 qiǎngbǎo[swadding clothes] 襁保,襁葆。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指婴儿包昔成王年幼,越在襁保(褓)。——《后汉书·桓郁传》...

强起的意思:亦作“彊起”。1.勉强起床。 汉 枚乘 《七发》:“高歌陈唱,万岁无斁,此真太子之所喜也,能强起而游乎。”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赵昌时》:“俄而天明, 赵生 渐醒,乃彊起。” 宋 王安石 《强起》诗:“推枕欲强起,问知星正明。”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继孟 疾正剧,强起卧于舆,歷八日夜而至 临安 。”(2).强行起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秦王 闻之,怒,彊起 武安君 , 武安君 遂称病篤。”《晋书·隐逸传·郭翻》:“安西将军 庾翼 ,以帝舅之重,躬往造 翻 ,欲强起之。” 宋...

亲在的意思:◎ 亲在 qīnzài[dasein] [存在主义]∶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真实的实在或存在...

亲邻的意思:◎ 亲邻 qīnlín[relatives and neighbors] 亲朋邻里...

亲睹的意思:见“ 亲覩 ”。...

清酤的意思:清酒。《诗·商颂·烈祖》:“既载清酤,賚我思成。” 毛 传:“酤,酒。”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对清酤而不酌,抑嘉肴而不享。” 唐 王维 《鱼山神女祠歌·迎神曲》:“陈瑶席,湛清酤。” 前蜀 韦庄 《对酒赠友人》诗:“《白雪》篇篇丽,清酤盏盏深。”...

人生的意思:[释义](名)人的生存和生活。 [构成]偏正式:人(生 [例句]人生观。(作定语)[同音]人声...

日子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日期。这个日子好容易盼到了。(作主语) (2) (名)时间(指天数)。他走了有些日子了。(作宾语) (3) (名)指生活或生计。日子越过越美。(作主语) [构成]附加式...

三釜的意思:见“ 三鬴 ”。...

桑麻的意思:(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词:“閒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塲圃,把酒话桑麻。”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家有置社,福我桑麻。”...

丧乱的意思:[释义](动)〈书〉指死亡祸乱的事。 [构成]并列式:丧+乱...

省墓的意思:祭扫坟墓。《南齐书·沉文季传》:“ 休祐 被杀,虽用薨礼,僚佐多不敢至。 文季 独往省墓展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孝经庶人章》:“公一日省墓至寺中,有父老五六辈上謁,进脱粟饭。”...

时方的意思:指 宋 元 以来通行的药方。对“古方”、“经方”而言。 清 陈念祖 有《时方妙用》四卷、《时方歌括》二卷,即选用时俗通用的药方编辑而成。...

十年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松楸的意思:(1).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陈象设於园寝兮,映舆鍐於松楸。”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见寄》诗:“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簫鼓入松楸。”《旧五代史·梁书·赵犨传》:“祖先松楸,去郭数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兵燹难消,松楸多恙, 鼎湖 弓剑无人葬。”(2).特指父母坟茔。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思颍诗》:“﹝ 欧阳修 ﹞逍遥於 潁 ,盖无几时,惜无一语及於松楸之思。”...

酥乳的意思:(1).谓乳制品。 元 王祯 《农书》卷五:“其羊每岁得羔……并得酥乳,皆可供用博易,其利甚多。”(2).洁白柔软而滑腻的乳房。《剪灯馀话·鸾鸾传》:“云鬟、檀口、柳眉、酥乳。” 清 汤春生 《夏闰晚景琐说》:“皓腕滑腻如脂,横遮猩红抹胸,酥乳掩映。”...

宿定的意思:预先确定。《管子·地图》:“故将出令发士,期有日数矣。宿定所征伐之国,使羣臣大吏父兄便辟左右,不能议成败,人主之任也。”《南史·刘穆之传》:“ 刘 孟 诸公俱起布衣,共立大义,事乃一时相推,非宿定臣主分也。”...

素知的意思:(1).一向了解。《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父客素知 张耳 ,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 张耳 。’” 唐 杜甫 《病后遇王倚饮赠歌》:“且遇 王生 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闻上两次询大臣臧否,至 守礼 ,则先发云:‘此朕所素知。’”(2).平素相知的人。 唐 周昙 《毛遂》诗:“ 平原 门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 明 张居正 《与南台长言中贵不干外政书》:“辱在道谊素知,敢布腹心,幸惟裁鉴。”...

桃李的意思:◎ 桃李 táolǐ[peaches and plums]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题柱的意思:(1).见“ 题桥柱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天宇的意思:[释义](1) (名)天空。 (2) (名)〈书〉天下。 [构成]偏正式:天(宇 [例句]鸟在天宇飞翔。(作宾语)...

天才的意思:[释义](1) (名)卓绝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艺术天才。 (2) (名)有这种才能的人。 [构成]偏正式:天(才 [例句]天才并不都是与生俱来的。(作主语)[反义]蠢才...

停云的意思:(1).停止不动的云。 晋 陶潜 《停云》诗:“靄靄停云,濛濛时雨。”因其自序称“停云,思亲友也”故后世多用作思亲友之意。 明 顾大典 《青衫记·梦得刺江》:“乍离省闥,能无恋闕之心;远别朋儕,未免停云之想。” 清 赵翼 《李雨村观察挽诗》:“八表停云空目极,更从何处寄相思。” 郁达夫 《赠女学生李辉群》诗:“ 春申江 上赋停云, 黄鹤楼 头始识君。”(2).使行云停止不动。喻歌声之高亢优美。本《列子·汤问》 薛谭 学讴於 秦青 事。 明 陈所闻 《双调新水令·齐王孙孟闇仲闇寿予西湖》套曲:“羡的...

同邑的意思:同县。《汉书·贾谊传》:“ 文帝 初立,闻 河南 守 吴公 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 李斯 同邑,而尝学事焉,徵以为廷尉。”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元瑞 曾得祕本,后归之同邑 章无逸 。” 翦伯赞 《中国史纲要》第九章第七节:“1876年,他执贽于同邑学者 朱次琦 门下,治 程 朱 兼及 陆 王 理学三年。”...

土脉的意思:亦作“ 土脉 ”。语出《国语·周语上》:“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 韦昭 注:“脉,理也。”此谓土壤开冻松化,生气勃发,如人身脉动。后以“土脉”泛指土壤。 唐 韩愈 《苦寒》诗:“雪霜顿销释,土脉膏且黏。” 宋 曾巩 《诸寺观祈雨文》:“春气已中,农功方急,而膏泽未洽,土脉尚乾。” 元 翁合老 《春日田园杂兴》诗:“土脉正融催觳觫,林阴微合听钩輈。” 清 唐甄 《潜书·性才》:“十月之间,阳虽存而不用,不能疏土脉,鼓万物,谓之无阳。”见“ 土脉 ”。...

脱略的意思:◎ 脱略 tuōlüè(1) [unrestrained]∶放任;不拘束(2) [(treat sb.) without proper respect]∶轻慢,不以为意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晋书·谢尚传》脱略公卿,跌宕文史。——江淹《恨赋》...

往往的意思:[释义](副)常常,每每(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构成]重叠式 [例句]有些事往往想不到。(作状语)[同音]惘惘...

韦杜的意思:(1). 唐 代 韦 氏、 杜 氏的并称。 韦 氏居 韦曲 , 杜 氏居 杜曲 ,皆在 长安 城南,世为望族。时称“韦杜”。 宋 程大昌 《雍录》卷七:“ 杜县 与 五代 都城谨相并附,故古事著迹此地者多也。语谓‘城南 韦 杜 ,去天五天’,以其迫近帝都也。” 元 李好文 《长安志图》卷中:“﹝ 樊川 ﹞ 长安 名胜之地。 周 处士 韦夐 、 唐 杜公 牧之 、 祁国 杜公 奇章 、 牛公 之居,皆在焉。 唐 人语曰:‘城南 韦 杜 ,去天尺五’,可见昔时之盛。”(2).指 长安 城南的 ...

为言的意思:(1).与之说话;与之交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辛 貌丑,妻不为言。”(2).犹为意。《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贫困,常欺 鲍叔 , 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诈伪之言。为,通“ 伪 ”。《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胡得焉。” 孔颖达 疏:“人之诈伪之言。” 陈奂 传疏:“古‘为、伪、譌’三字同。《毛诗》本作‘为’,读作‘伪’也。为言即谗言,所谓小行无徵之言也。”...

为此的意思:◎ 为此 wèicǐ[by this;in this connection;for this purpose;to this end] 因为这个;有鉴于此我们都为此感到欢欣鼓舞...

问学的意思:(1).求知;求学。《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 郑玄 注:“问学,学诚者也。”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学记》云:‘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小者则小鸣,叩之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谓善问学者,必待尽其词理委曲之意。” 明 宋濂 《故绍庆路儒学正柳府君墓志铭》:“府君为儿时,重迟不戏,潜心於问学,及壮,益孳孳自治。”(2).犹学问。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试将此酒反观我,胸中问学当日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五》:“ 用修 ...

翁妪的意思:老翁老妇的并称。多指老年夫妇。《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捉搦歌》:“天生男女共一处,但得两个成翁嫗。” 唐 韩愈 《谴疟鬼》诗:“乘秋作寒热,翁嫗所駡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流转至 万全山 中,翁嫗留治圃。”...

我家的意思:(1).称自己。 宋 钱愐 《钱氏私志·小人》:“ 宣和 间,有 辽国 右金吾卫上将军 韩正 归朝,授检校少保节度使,对中人以上説话,即称小人,中人以下,即称我家。”《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计氏 説道:‘我家脸丑脚大,称不起和一伙汉子打围,躲在家中,安我过日子的分罢了。’”(2).我们家;我家的。《汉书·霍光传》:“丞相数言我家,独无罪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王珣 疾,临困,问 王武冈 曰:‘世论以我家领军比谁?’”《新唐书·崔液传》:“ 液 字 润甫 ,尤工五言诗。 湜...

寤寐的意思:◎ 寤寐 wùmèi[at any time both when awaking and when sleeping] 日夜。寤:醒时。寐:睡时寤寐以求...

无间的意思:◎ 无间 wújiàn(1) [very close to each other;do not keep anything from each other]∶中间没有间隙 亲密无间(2) [continuously;without interruption]∶不间断气象观测,日夜无间(3) [unable to distinguish]∶不分别无间是非...

无补的意思:[释义](动)没有益处。 [构成]动宾式:无|补 [例句]这样做于事无补。(作谓语)...

先垄的意思:亦作“ 先陇 ”。祖先的坟墓。 唐 牟融 《翁母些》诗:“先壠每怀风木夜,画堂无復綵衣时。” 宋 苏辙 《送韩康公归许州》诗:“兹行迫寒食,归及埽先垄。”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 温公 先陇在 鸣条山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刘监税 的儿子……取 郑司业 明仲 的女儿为妻,后来死了三个月,将去葬於 郑 家先陇之傍。”《剪灯新话·翠翠传》:“今汝已矣,将取汝骨迁於先壠。”...

相见的意思:◎ 相见 xiāngjiàn[meet] 彼此会面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乡土的意思:◎ 乡土 xiāngtǔ[native soil] 本乡本土;人们出生的故乡乡土气息以靖乡土。——《明史》...

乡思的意思:对故乡的思念。 南朝 梁 何逊 《渡连圻》诗之二:“寓目皆乡思,何时见狭斜。” 明 杜濬 《游山前后作》诗:“客程看 铁瓮 ,乡思岂 金陵 。” 羊翚 《瘿》:“雨淅淅沥沥地越下越大了--这唤起乡思的 巴山 夜雨啊!”...

消息的意思:◎ 消息 xiāoxi(1) [news;information]∶情况报道消息灵通人士(2) [tidings;news]∶音信杳无消息...

孝义的意思:行孝重义。《新唐书·太宗皇帝》:“赐孝义之家粟五斛。”《宋史·孝义传·郝戭》:“ 聂 事舅姑亦以孝义著。”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耀门閭,进官职,孝义名传天下知。”...

写心的意思:(1).抒发内心感情。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二:“是用感嘉貺,写心出中诚。”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敢写心兮歌一曲,无誚余持盃以淹留。”《花月痕》第九回:“ 钟期 死矣渺知音,流水高山枉写心;赏雅几能还赏俗,丝桐悔作 伯牙 琴。”(2).谓描写人的内心世界。 宋 梅尧臣 《传神悦躬上人》诗:“握中一寸毫,宝匣百鍊金。鑑貌不鑑道,写形寧写心。”(3).舒心,开心。 唐 吴筠 《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诗:“写心陟云峯,纵目还縹緲。”...

辛苦的意思:◎ 辛苦 xīnkǔ[pungent;hard;toilsome] 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辛苦遭逢。——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心腑的意思:(1).犹心脏。 唐 韩愈 《上张仆射第二书》:“及以之驰毬於场,荡摇其心腑,振挠其骨筋……远者三四年,近者一二年,无全马矣。” 冰心 《南归》:“我们俯下去偎着母亲的脸,只觉冷彻心腑。” 梁斌 《红旗谱》三七:“他挺身立在千万人的前面,讲起话来,如同霹雳闪电,一句句劈进人的心腑。”(2).比喻真诚。 清 方苞 《兵部尚书法公墓表》:“出所为诗,以心腑相示。” 梁斌 《播火记》三一:“两个人抽着烟,说了一会子心腑话。”...

荥阳的意思:◎ 荥阳 Xíngyáng[Xingyang county] 县名,在河南...

行履的意思:(1).犹往来,交往。《南史·齐始兴简王鉴传》:“ 王俭 常叹云:‘ 始兴王 虽尊贵,而行履都是素士。’”(2).行走。《元典章新集·刑部·毁伤眼目》:“ 曹 辛三 将叔 曹 庆二 两脚用铁扒砍伤脚跟,左脚被伤,筋断紧缩,不能行履,已成废疾。” 清 恽敬 《姚江学案书后二》:“ 敬 尝观禪有近於 朱子 理在气先之説者,如 鲁祖 茶盏在世界前之言,是也;有近於 朱子 知在行先之説者,如 仰山 行履在何处之言,是也。”(1).行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然行履稍劣,好蒲博、嗜酒、娶妻择美...

栩栩的意思:(1).欢喜自得貌。《庄子·齐物论》:“昔者 庄周 梦为胡蝴,栩栩然胡蝶也。” 成玄英 疏:“栩栩,忻畅貌也。” 宋 叶适 《翁常之挽词》:“幸能栩栩形中去,何不蘧蘧梦裡归。” 梁启超 《灭国新法论》:“一国之中,纷纷扰扰。若者为 英 日 党,若者为 俄 法 党,得附於大国,为之奴隶,则栩栩然自以为得计。”(2).生动,活泼。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心史载文天祥事与宋元史不符》:“今日之今,霍霍栩栩,少焉瞩之,已化为古。” 郭沫若 《落叶·第四信》:“你那复杂的青苍的面色,静脉突露的清癯的身体,栩...

学稼的意思:学种庄稼;务农。《论语·子路》:“ 樊迟 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唐 钱起 《东皋早春寄郎四校书》诗:“禄微赖学稼,岁晚归衡茅。” 唐 卢纶 《酬李端长安寓居偶见寄》诗:“学稼功还弃,论边事亦沉。” 宋 朱熹 《次秀野沧波馆刈麦》之二:“我欲卖刀来学稼,不知还许受廛么。”...

训诂的意思:◎ 训诂 xùngǔ[explanations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gloss;glossary;commentary work on classics] 解释古文字义 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诂。——《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燕京的意思:(1). 北京市 的别称。因市区在 春秋 战国 时为 燕国 国都而得名。 宋 梅尧臣 《送吕冲之司谏使北》诗:“知去 燕京 几千里?胡笳乱动月明时。”《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首诗,单夸我朝 燕京 建都之盛。” 清 戴名世 《诰封光禄大夫副总兵官都督同知张公墓志铭》:“ 皇清 定鼎 燕京 , 豫王 引兵南下,擢公副总兵官。”(2).山名。即 山西省 管涔山 。《淮南子·墬形训》:“ 汾 出 燕京 。” 高诱 注:“ 燕京 ,山名也。在 太原 汾阳 , 汾水 所出。” 庄逵吉 校:“《山...

言念的意思:想念。言,助词。《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周书·李远传》:“言念贞良,追增伤悼。” 明 陈子龙 《岁暮杂感》诗之三:“言念怀所欢,杳若商与参。”...

养疴的意思:亦作“ 养痾 ”。养病。《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公今养痾傲士,故其宜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不同非一事,养痾亦园中。”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两术士两弁退让》:“ 颜总戎 养痾 广州 。” 续范亭 《鹑鸽与馋猫》:“一九四二年余养疴 延园 ,五月八日 贺龙 将军与七位同志来访。”...

义气的意思:◎ 义气 yìqì[personal loyalty ;code of brotherhood] 因友谊而冒危险或作自我牺牲的勇气、态度...

义门的意思:(1).旧谓尚义的门族。《新唐书·孝友传·裴敬彝》:“曾祖 子通 , 隋 开皇 中以太中大夫居母丧,哭丧明,有白乌巢冢樾。兄弟八人皆有孝名,詔表门闕。世谓义门 裴氏 。”(2).旧时为表彰尚义之家而建立的牌坊。《宋史·孝义传·陈兢》:“ 伯宣 子 崇 为 江州 长史,益置田园,为家法戒子孙,择羣从掌其事,建书堂教诲之。 僖宗 时尝詔旌其门, 南唐 又为立义门,免其徭役。”...

鹦鹉的意思:◎ 鹦鹉 yīngwǔ(1) [parrot](2) 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许多属于鹦形目(Psittaciformes)的对趾足鸟,头圆,具有特别粗壮、弯曲而且有蜡膜的尖钩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鲜艳多彩,能模仿人说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礼记》(3) 酒器名空持暖玉擎鹦鹉。——明· 何景明《明月篇》...

用武的意思:指运用兵器或武力进行战斗,也可以指运用各种手段、方法以达到某种目的。...

逾旬的意思:谓时间超过十天。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肴粮入体,益不逾旬,以明宜生之验。” 明 郑晓 《今言》卷三:“行者逾旬,而操倍蓰之赢;居者倚门,而获牙侩之利。” 清 俞蛟 《梦厂杂著·吴小将军传》:“会余有 保阳 之役,返逾旬而客去。”...

娱乐的意思:...

占毕的意思:诵读,吟诵。 梁启超 《变法通义·学校总论》:“自餘一二占毕咿嚘以从事于四书五经者,彼其用心,则为考试之题目耳。” 章炳麟 《<新方言>自序》:“盖有诵读占毕之声,既用唐韵,而俗语犹不违古音者。”亦作“ 佔嗶 ”。谓经师不解经义,但视简上文字诵读以教人。后亦泛称诵读。《礼记·学记》:“今之教者,呻其佔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郑玄 注:“呻,吟也。佔,视也。简谓之毕……言今之师自不晓经之义,但吟诵其所视简之文,多其难问也。” 宋 文天祥 《保州道中》诗:“ 江 南佔毕生,往来习羊肠。”《儿...

致身的意思:《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谓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七:“ 长安 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值日的意思:◎ 值日 zhírì[be on duty for the day] 在指定负责的那一天执行任务轮流值日...

陟岵的意思:(1).《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因以“陟岵”为思念父亲之典。《后汉书·党锢传·李膺》:“ 荀爽 恐其名高致祸,欲令屈节以全乱世,为书貽曰:‘久废过庭,不闻善诱,陟岵瞻望,惟日为岁。’” 李贤 注:“ 爽 致敬於 膺 ,故以父为喻也。” 宋 王安石 《送子思兄参惠州军》诗:“送君强成歌,陟岵翻感激。”(2).借指父亲。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四》:“某自罹陟岵之忧,庐深山莫与往来。”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鹤楼赴义》:“趋庭教,陟岵思,望断 衡阳 季子 悲。” 清 钱谦益...

钟鼓的意思:亦作“ 钟皷 ”。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唐 皮日休 《补周礼九夏系文》:“凡乐事,钟皷以奏《九夏》。”(2).借指音乐。 宋 范仲淹 《今乐犹古乐赋》:“曷若我咸臻仁寿,共乐钟鼓。”(3).指权贵人家的音乐。代指富贵。《陈书·徐陵传》:“但山梁饮啄,非有意於笼樊;江海飞浮,本无情於钟鼓。”(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 汉 贾谊 《新书·数宁》:“使为治,劳知虑,苦身体,乏驰骋鐘鼓之乐,勿为可也。” 唐 韩...

珠玑的意思:◎ 珠玑 zhūjī(1) [pearl;gem]∶宝珠;珠宝(2) [graceful writing or expression]∶比喻优美的诗文或词藻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淮南子·人间训》...

卓午的意思:正午。 唐 李白 《戏赠杜甫》诗:“ 饭颗山 头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二折:“今日时当卓午,家中必然有人寄书信来。”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卓午不受日,当夜不受月与星。” 陈毅 《枣园曲》:“先生雅量多风趣,常巾履萧然酣睡,直过卓午。”...

自满的意思:◎ 自满 zìmǎn[complacent;self-satisfied] 自以为满足;满足于自己取得的成绩自满的人,那些爱自己爱得很深却爱得不太明智的人...

子来的意思: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臺 ,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朱熹 集传:“ 文王 之臺,方其经度营表之际,而庶民已来作之,所以不终日而成也。虽 文王 心恐烦民,戒令勿亟,而民心乐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来也。”《宋书·武帝纪中》:“今 荆 雍 义徒,不召而集,子来之众,其会如林。” 元 揭傒斯 《大元敕赐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来。” 清 黄本铨 《枭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银二十万为办善后,士民皆踊跃...

邹鲁的意思:(1). 邹国 、 鲁国 的并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 邹 鲁 。” 唐 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碑》:“国成 陶 唐 ,家成 邹 鲁 。”(2). 邹 , 孟子 故乡; 鲁 , 孔子 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清 钱谦益 《河南河南府永宁县知县孙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 邹 鲁 之遗教,作 江 汉 之名儒。”(3).借指 孔 孟 。...

足多的意思:足以称美。《史记·游侠列传序》:“今游侠,其行虽不轨於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宋 曾巩 《卫尉寺丞致仕金君墓志铭》:“盖君之质与其恕,又有足多者如是也。” 陈源 《文化的交流》:“我 中华 物质虽不及他国,而文化之优异有足多者。”...

昨宵的意思:昨夜。 南朝 梁 沉约 《早行逢故人车中为赠》诗:“昨宵何处宿,今晨拂露归。” 唐 韩愈 《送张道士》诗:“昨宵梦倚门,手取连环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昨宵箇锦囊佳製明勿引,今日箇玉堂人物难亲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