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其一)
宋 · 王安石
汉宫娇额半涂黄,粉色凌寒透薄妆。
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
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认暗香。
不为调羹应结子,直须留此占年芳。
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
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认暗香。
不为调羹应结子,直须留此占年芳。
注释
汉宫:指代皇宫或宫廷。娇额:美丽的额头。
半涂黄:涂抹了一半的黄色。
粉色:女子的面色。
凌寒:在寒冷中。
透薄妆:透明而轻薄的妆容。
月魂:月亮的光芒,象征清冷之美。
映烛:照亮蜡烛。
春梦:美好的梦境。
飞扬:飘散。
风亭:有风的亭子。
把盏:举杯。
酬孤艳:为孤独的美丽而庆祝。
雪径:积雪的小路。
暗香:隐约的香气。
调羹:煮羹,比喻生活琐事。
应结子:本应结果实。
直须:只须,仅仅。
占年芳:独占一年的美丽。
翻译
汉宫中的女子,额头上涂抹着淡淡的黄色,她的粉色妆容在寒冷中显得更加透明。她希望能借月光的幽魂来照亮蜡烛,怕自己的美丽随着春梦消散飞走。
在风亭中举杯,为那份孤芳自赏而庆祝,沿着洒满雪花的小路,凭借香气辨识她的身影。
她并非为了煮羹而绽放,只是为了留住这份美好,独占一年的芬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其一)》。诗人在此通过描绘汉宫佳人的容貌和心境,以及对梅花独特的情感寄托,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
“汉宫娇额半涂黄,粉色凌寒透薄妆。” 这两句描写的是汉宫中的女子,皮肤细腻如同粉色,轻轻地化着淡妆,但仍旧不掩盖其天然的美丽。这里的“半涂黄”指的是轻薄的妆容,而“粉色凌寒透薄妆”则强调了女子肌肤的细腻和妆容的自然。
“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的珍惜之情。他希望能借助月亮中的精灵来照亮蜡烛,以此保持美好事物的长久存在。同时,他又担心这些美好可能像春天的梦境一样,转瞬即逝,无法挽留。
“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认暗香。” 这两句则是对梅花独特情怀的表达。在风中的亭子里,诗人举杯以酒陪伴那孤傲的梅花美。雪地上的小径中,他驾着马车缓缓前行,寻找和认出梅花的暗香。
“不为调羹应结子,直须留此占年芳。”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他并不希望这些美好的时光仅仅是为了日后的回忆,而是要真正地把握和延续它们,以保持岁月里的青春芳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汉宫佳人的赞美,以及他对梅花特有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这种对美好的留恋,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