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曲二首(其一)
绿水青莲人载酒,绛楼红板伎吹笙。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屠隆的《湖上曲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湖畔夏日游赏图景。首句“湖边曾记踏花行”,回忆往昔在湖边漫步赏花的美好时光,透露出诗人对昔日欢乐的怀念。接着,“谡谡风篁十里声”以竹林的沙沙声为背景音乐,增添了清幽的意境,仿佛能听到风吹过竹叶的悠扬旋律。
“绿水青莲人载酒”一句,通过“绿水”、“青莲”和“人载酒”的画面,展现出湖水清澈、莲花盛开的季节,人们乘兴而行,举杯畅饮的惬意场景。最后一句“绛楼红板伎吹笙”,则描绘了华丽的楼阁中,女子们演奏笙乐的热闹景象,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整首诗语言简洁,画面生动,将湖上赏景与人文活动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闲适情趣。
词语解释
吹笙的意思:喻饮酒。 宋 张元干 《浣溪沙》词题曰:“谚以窃尝为吹笙云。” 辽 李齐贤 《鹧鸪天·饮麦酒》词:“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工。”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窃尝,尝酒也……《织餘琐述》云:‘乐器竹製者唯笙,用吸气吸之,恆轻,故以喻窃尝。’”...
风篁的意思:(1).谓风吹竹林。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 唐 郑谷 《少华甘露寺》诗:“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檜风篁远近闻。” 清 杨焯 《游弁山资福寺呈霞彻师》诗:“一片风篁拥翠微,晚鐘初动白云稀。”(2).指风吹篁竹发出的声响。 明 屠隆 《昙花记·尼僧说法》:“瓶水初澄,炉香正裊,簷角风篁清籟。”(3).即 风篁岭 。岭下 龙井 产名茶。 清 龚自珍 《会稽茶》诗:“茶星夜照 越 江明,不使 风篁 负重名。”参见“ 风篁岭 ”。...
红板的意思:漆成红色的木板。一般指桥板。 唐 白居易 《杨柳枝词》之四:“红板江桥青酒旗, 馆娃宫 暖日斜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你记得跨青谿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
青莲的意思:(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
谡谡的意思:◎ 谡谡 sùsù(1) [tall and straight]∶形容挺劲有力;挺拔谡谡长松(2) [wind sound]∶象声词。形容风声呼呼作响谡谡风来...
踏花的意思:亦作“蹋花”。1.踏青,游春。 五代 谭用之 《寄阎记室》诗:“鼇逐玉蟾攀桂上,马随青帝踏花归。” 宋 刘过 《祝英台近·同妓游帅司东园》词:“晚来约住青驄,蹋花归去,乱红碎,一庭风月。” 明 汤显祖 《送牛光山暂归泾阳》诗:“献岁客残同署晓,兼春人忆踏花时。” 唐弢 《创作漫谈·不做落第秀才》:“有一次,出的画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踏花’只是游春的意思,这一点容易画……惟有‘香’是抽象的东西,很难从画面上表现。”(2).佛经故事:昔有 南窟仙人 ,见鹿产一女,即取归抚养,长大成人,惟脚似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