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帘水
宋 · 王禹称
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
迢递康王谷,尘埃陆羽篇。
何当结茅屋,长在水帘前。
迢递康王谷,尘埃陆羽篇。
何当结茅屋,长在水帘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千仞:形容极高,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七八尺。九江:泛指长江及其支流,古时分九段,故称。
迢递:形容路途遥远,这里指山谷深邃。
康王谷: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个具体的地名,也可能象征隐逸之地。
陆羽篇:陆羽是唐朝著名的茶圣,这里可能指的是他的《茶经》。
茅屋:简陋的草屋,象征简朴的生活。
水帘:形容瀑布或流水如帘幕般悬垂。
翻译
瀑布从千仞高的岩石倾泻而下,随着江流追逐九江的船只。遥远的康王谷中,尘埃中仿佛有陆羽的茶经篇章。
何时能在这里建一座茅草屋,长久地坐落在水帘之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两句,形象地描述了水流自高而下,与顺流而下的舟船相随,给人一种自然万物皆可为我所用的超然之感。
"迢递康王谷,尘埃陆羽篇"中的“迢递”一词描写了山谷的曲折和深远,以及诗人心境的深邃。"康王谷"常作为隐逸之地的代名词,而"陆羽篇"则指的是唐代诗人陆游的诗作,表明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阅读前人的诗篇,感受着文化的洗礼和心灵的滋润。
最后两句“何当结茅屋,长在水帘前”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结茅屋"是指修建草屋,隐居自然之中;"水帘"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隔绝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山谷、流水、舟船以及书卷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追求。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一种共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