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二)赏析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二)

宋 · 苏辙
唐朝卿相宅,此外更应无。
请看庭前树,曾攀屋里姝。
流传渐失实,遗老不禁徂。
试问归登物,林间翠石孤。

注释

唐朝:指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
宅:贵族或官员的住宅。
攀:攀折,摘取。
屋里姝:屋内的女子,可能指宅院的主人或与宅院有关的人物。
流传:广为传播,代代相传。
遗老:指年老的前辈,这里可能指对过去了解较多的人。
徂:流逝,消逝。
归登物:归隐山林的事物,可能指自然景物。
翠石:青翠的石头,常用来象征古老或静谧。
孤:孤独,寂寞。

翻译

唐朝的高官府邸,恐怕再无其他。
请看庭院前的树木,曾有佳人在此屋内攀折。
流传的故事渐渐失真,老一辈的人也抵挡不住时光流逝。
试着问问,归隐山林后,那孤独的翠石见证了多少往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唐朝卿相宅院为背景,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他通过庭前的树木,联想到曾经在此居住的女子,暗示了宅院昔日的繁华与人事的流转。"流传渐失实,遗老不禁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老一辈记忆中过去的怀念。最后,诗人以"试问归登物,林间翠石孤"收尾,寓意着即使人事如梦,自然的景色依然独立不改,给人以宁静与永恒之感。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苏辙诗风的沉稳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