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琴士
如今都向山堂宿,听得琴中乌夜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山中的独特氛围与琴士的高雅情趣。
首句“有客夜半来山中”,开门见山地描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一位不知名的客人在深夜造访山林。这既营造出一种神秘感,也暗示了来访者可能与众不同,有着不同于常人的追求或身份。
接着,“横琴坐石弹松风”一句,将画面推向高潮。琴士在岩石上席地而坐,手中横握着古琴,以松风为伴奏,弹奏起悠扬的旋律。这里的“松风”不仅指自然界的声音,更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以及琴士与自然的和谐共鸣。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能听到那悠远的琴声,感受到山间的清风拂面,体验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松风曲罢抱琴去”则描绘了琴声停止后,琴士收拾琴弦,起身离开的情景。这一动作虽简单,却蕴含深意,暗示了琴士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非短暂的相遇,而是长久的相知与默契。同时,这也预示着琴声虽已消散,但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却会长久地留在山林之中,影响着每一个听者的心灵。
最后一句“落月一声天外鸿”,以月落与鸿雁的鸣叫作为收尾,进一步强化了夜晚山林的寂静与辽阔。月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结束,而“天外鸿”的鸣叫则带来了远方的信息,仿佛是琴声跨越时空的回响,将自然界的和谐与琴士的情感传递得更远。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琴艺高超者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琴士在山林间弹琴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和谐、艺术之美和心灵深处宁静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音乐诗篇。
词语解释
流莺的意思:亦作“ 流鸎 ”。即莺。流,谓其鸣声婉转。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会圃临东风》:“舞春雪,襍流鶯。” 宋 晏殊 《酒泉子》词:“春色初来,徧拆红芳千万树,流鸎粉蝶鬭翻飞。” 明 谢谠 《四喜记·冰壶重会》:“春昼日迟迟,朝罢身无事,流鶯百囀度高枝,不觉添诗思。” 清 龚自珍 《高阳台》词:“问春人,知否园亭,啼徧流鶯。”...
骑马的意思:◎ 骑马 qímǎ(1) [saddle](2) 为骑马时使用而设计的骑马外衣(3) 骑在马背上骑马传道士...
如今的意思:[释义](名)现在,只能指较长的一段时间。 [构成]动宾式:如|今 [例句]如今比过去好。(作主语)[同义]现在、目前[同音]儒巾...
山堂的意思:(1).山中的寺院。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録其( 赵元一 )《宿焦山寺》云:‘海国秋初到,山堂气更清。’”(2).隐士的山中居所。 宋 曹组 《艮岳赋》:“傚隐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3).近代帮会的组织机构。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这(哥老会)两个山堂,在 长江 的势力算为最大。”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绪言:“当时天地会山堂分立,缺乏统一指挥。”...
御苑的意思:指皇帝的花园或皇家园林,也用来比喻权势高强的人所掌控的地方。...
乌夜啼的意思:(1).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名。《旧唐书·音乐志二》:“《乌夜啼》, 宋 临川王 义庆 所作也。 元嘉 十七年,徙 彭城王 义康 於 豫章 。 义庆 时为 江州 ,至镇,相见而哭,为帝所怪,徵还宅,大惧。妓妾夜闻乌啼声,扣斋閤云:‘明日应有赦。’其年更为 南兗州 刺史,作此歌……今所传歌似非 义庆 本旨。”又为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2).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乌夜啼引》引 唐 李勉 《琴说》:“《乌夜啼》者, 何晏 之女所...
醉如泥的意思:(1).烂醉貌。《后汉书·周泽传》“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唐 李贤 注:“《汉官仪》此下云:‘一日不斋醉如泥。’”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三:“肯藉荒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 宋 张孝祥 《西江月》词:“三杯村酒醉如泥,天色寒呵且睡。” 清 李福 《浣溪沙》词:“望里层层众緑齐,春风也怕子规啼,只须饮到醉如泥。”(2).酒杯名。 宋 无名氏 《五国故事》卷下:“ 延羲 在位,为长夜之饮,锻银叶为酒杯,以赐饮羣下。银叶既柔弱,因目之为冬瓜片,又名之曰醉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