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登阳春台和韵二首(其二)赏析

登阳春台和韵二首(其二)

明 · 孙承恩
摄衣晴日上层台,万里霜前鸿雁来。
昭代皇风今薄海,鬻熊遗迹尚荒苔。
依依极浦兰洲出,历历晴江烟树开。
仰止钜公惭接武,再赓佳什叹雄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深沉的历史感。首句“摄衣晴日上层台”,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穿着整齐,迎着明媚的阳光,踏上高台的情景,充满了仪式感和庄重之气。接着,“万里霜前鸿雁来”一句,通过鸿雁南飞的景象,既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远方的信息传递,象征着沟通与联系。

“昭代皇风今薄海,鬻熊遗迹尚荒苔”两句,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表达了对当今盛世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思。这里“昭代”指明君治世,“鬻熊”是古代楚国的一位贤臣,此处借以表达对先贤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依依极浦兰洲出,历历晴江烟树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边景色,水天一色,烟树清晰,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之美。这里的“兰洲”可能是指生长着兰花的小岛或沙洲,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与雅致。

最后,“仰止钜公惭接武,再赓佳什叹雄才”表达了诗人对前辈大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与自省。这里的“钜公”指的是德高望重的大师,“接武”意为跟随在大师之后,暗示了诗人的追求与努力。“再赓佳什”则表明诗人愿意继续创作,以佳作回应前辈的期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抱负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