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董烈妇行赏析

董烈妇行

明 · 祝允明
大壑松不彫,高山石不朽。
覆载无改易,世有董烈妇。
烈妇王氏名桂芳,十七嫁与董家郎。
董郎卧瘵一年死,烈妇呕血手敛藏。
当时信誓对日月,谁能上掩日月光。
死生契阔志不违,老姑无依老母嫠。
母与烈妇伯父期,他年徐与重结缡。
为言汝婿昔僦居,婿死居停主人将夺之。
汝曷来归予汝栖,与汝伯父相因依。
烈妇闻命志益悲,未闻太行王屋曾为愚公移。
天地生我死我自有处,何有一撮茅土为穗帷。
啼眠风洒洒,母日护之不少舍。
后数日母去,谓:汝送我而后返,吾不汝诈。
妇勉从母归,稍进一饭喀喀哽塞不能下。
长号浪浪泪满把,投匕曰我去,母复送之野。
烟云惨澹日一抹,宣公桥下水泼泼。
妇云母乎河水清且沦漪,吾往从之乐不可遏。
母闻惊绝色惨怛,大呼褰裳不可脱。
渐台水深濑水阔,断萍茫茫强令活。
去矣还复入君门,抱君灵主哭愬君。
君神在木闻不闻,肉摧血裂魂纷纶。
母去儿解防,儿身终自妨。
儿有十尺麻,为君系三纲。
粗粗髽绖移在脰,玉质高县几筵右。
手持元气还乾坤,青天增高地增厚。
是时妇年才十八,英风烈烈塞宇宙。
呜呼十五国风一共姜,南朝惟见李侍郎。
忠节不但臣妾庆,为尔君夫何独幸。
恺悌君子洪嘉兴,二年一日风教行。
为尔成坟敕埋玉,彤管有绎光荧荧。
岂徒肇家声,岂徒信乡俗。
歌谣长吏泽,爱戴国家福。
慰存尽封恤,树劝望旌复。
呜呼天下多美人,人百其身倘可赎。

拼音版原文

sōngdiāogāoshānshíxiǔ

zǎigǎishìyǒudǒngliè

lièwángshìmíngguìfāngshíjiàdǒngjiāláng

dǒnglángzhàiniánlièǒuxuèshǒuliǎncáng

dāngshíxìnshìduìyuèshuínéngshàngyǎnyuèguāng

shēngkuòzhìwéilǎolǎo

lièbǎiniánzhòngjié

wèiyán:“婿jiù婿tíngzhǔrénjiāngduózhī

láiguībǎixiāngyīn

lièwénmìngzhìbēi:“wèiwéntàixíngwángcéngwèigōng
tiānshēng

yǒuchùyǒucuōmáowèichánwéi
miánfēng

zhīshǎoshè

hòushùwèi:“sòngérhòufǎnzhà

miǎncóngguīshāojìnfàngěngsāinéngxiàchánghàolànglànglèimǎn


tóuyuē:“

sòngzhī

yānyúncǎndànxuāngōngqiáoxiàshuǐ

yún:“
shuǐqīngqiělúnwǎngcóngzhīè

wénjīngjuécǎnqiānshangtuō

jiàntáishuǐshēnlàishuǐkuòduànpíngmángmángqiánglìnghuó

háijūnménbàojūnlíngzhǔjūn:“jūnshénzàiwénwén

ròucuīxuèlièhúnfēnlún

érjiěfángérshēnzhōngfáng

éryǒushíchǐwèijūnsāngāng

zhuādiézàidòuzhìgāoxuányányòu

shǒuchíyuánháiqiánkūnqīngtiānzēnggāozēnghòu

shìshíniáncáishíyīngfēnglièlièsāizhòu


shíguófēnggòngjiāngnáncháowéijiànshìláng

zhōngjiédànchénjiéqìngwèiěrjūnxìng

jūnhóngjiāxīngèrniánfēngjiàoxíng

wèiěrchéngfénchìmáitóngguǎnyǒuguāngyíngyíng

zhàojiāshēngxìnxiāng

yáochángàidàiguójiā

wèicúnjìnfēngshùquànwàngjīng


tiānxiàduōměirénrénbǎishēntǎngshú

鉴赏

这首明代祝允明的《董烈妇行》是一首叙事诗,以董烈妇的事迹为题材,展现了她坚贞不渝的节操和深沉的孝道。诗中通过描绘烈妇对亡夫的忠诚,以及她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决绝和坚韧,展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

"大壑松不雕,高山石不朽",以自然景物象征烈妇的坚毅性格;"死生契阔志不违",表达了她对爱情的坚守;"天地生我死我自有处",显示出她的独立和自我认知。烈妇的形象生动,情感深沉,尤其是"儿有十尺麻,为君系三纲",体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情和对社会伦理的恪守。

诗中还穿插了母亲的慈爱与担忧,以及社会对烈妇行为的认可和表彰,如"歌谣长吏泽,爱戴国家福",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忠贞节妇的敬仰。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董烈妇高尚品德的赞美,也寓含了对传统美德的弘扬。

词语解释

爱戴的意思:[释义](动)尊敬热爱。比“拥戴”使用广泛。 [构成]并列式:爱+戴 [例句]爱戴自己的领袖。(作谓语)得到人民的爱戴。(作宾语)爱戴之情。(作定语)...

伯父的意思:[释义](1) (名)父亲的哥哥。 (2) (名)称呼跟父亲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大的男子。 [构成]偏正式:伯(父 [例句]伯父是山东人。(作主语)伯父年纪今年已经九十岁了。(作定语)...

不朽的意思:[释义](形)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英雄的业绩将永垂~。 [构成]偏正式:不〔朽 [例句]不朽的业绩。(作定语)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谓语)...

不违的意思:(1).依从。《论语·为政》:“子曰:‘吾与 回 言终日,不违,如愚。’”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不违者,无所怪问,於 孔子 之言,默而识之,如愚。” 元 马致远 《耍孩儿·借马》曲:“恰才説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2).不远。《国语·齐语》:“天威不违颜咫尺。” 韦昭 注:“违,远也。”(3).不休止。《左传·昭公二十年》:“徵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 杜预 注:“违,去也。”(4).符合。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实欲使名实不违,徼倖路絶。”...

不少的意思:(1).多。《书·大诰》:“天降割於我家不少。” 巴金 《人民友谊的事业》:“但是后来车站上一下子出现了不少的人。”(2).毫无。《史记·伯夷列传序》:“余以所闻 由 、 光 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不能的意思:◎ 不能 bùnéng(1) [impotent;unable;incompetent;inefficient;powerless]∶不可能;不能够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不能理解不能生育不能实现(2) [cannot afford;do not equal to] 〈方〉∶不允许,不可以不能不谈到不能接受不能相提并论(3) [may not;must not] 〈方〉∶不至于...

不可的意思:◎ 不可 bùkě(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不可一概而论(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不但的意思:[释义](连)用在表示递进的复句的上半句里,下半句里通常有连词“而且、并且”或副词“也、还”等相呼应。他~自己学习很认真,还能够帮助别人。 [构成]偏正式:不〔但...

惨澹的意思:见“ 惨淡 ”。...

惨怛的意思:◎ 惨怛 cǎndá[be distressed] 悲痛忧伤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长吏的意思:◎ 长吏 zhǎnglì(1) [superior officer in county]∶称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吏皆刑其长吏。——《史记·陈涉世家》(2) [superior officer]∶称地位较高的官员悦于长吏。——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长号的意思:大声号哭。 晋 卢谌 《赠刘琨书》:“奚必临路而后长号,覩丝而后歔欷哉!”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每遇寒食,北向长号,以首顿地。” 宋 司马光 《迂书·三欺》:“鞠躬便辟,不足为恭,长号流涕,不足为哀。”铜管乐器的一种。 中国 俗称“伸缩喇叭”、“拉管”。...

臣妾的意思:◎ 臣妾 chénqiè[female servant] 妾的自称...

从母的意思:母亲的姐妹。即姨母。《尔雅·释亲》:“母之姊妹为从母。”《仪礼·丧服》:“从母丈夫妇人报。” 郑玄 注:“从母,母之姊妹。”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父则同生,母则从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穆姜 之姨子也” 唐 孔颖达 疏:“据父言之谓之姨,据子言之谓之从母。”...

粗粗的意思:大略;不仔细。《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若是三家村一个小孩子,粗粗里记得几篇烂旧时文,遇了个盲试官,乱圈乱点,睡梦里偷得个进士到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那鸦头本来粗粗的识得几个字。”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地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误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曲译。”...

大壑的意思:◎ 大壑 dàhè(1) [ocean;sea] 大海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庄子·天地》(2) 亦说“巨壑”...

当时的意思:[释义](名)就在那个时刻,立刻。 [构成]偏正式:当(时 [例句]当时我正上小学。(作状语)...

独幸的意思:(1).特别宠爱。《史记·外戚世家》:“ 代王 独幸 竇姬 ,生女 驃 ,后生两男。”(2).特别幸运。《清史稿·都兴阿关保等传论》:“ 关保 善将骑,羣帅争相引重,其遭际为独幸焉。”...

对日的意思: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出处有二:(1)《后汉书·黄琬传》:“ 建和 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詔问所食多少, 琼 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 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 琼 大惊,即以其言应詔,而深奇爱之。”(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 明帝 数岁,坐 元帝 膝上,有人从 长安 来……因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 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尔何故异...

而后的意思:[释义](1) (副)以后;然后。确有把握而后动手。(作状语) (2) (连)然后(紧接着上面的动作去做)。先学习而后实践。 [构成]附加式...

纷纶的意思:(1).杂乱貌;众多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纷纶威蕤,堙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也。”《汉书》作“纷轮”。 宋 苏轼 《三笑图赞》:“万生纷纶,何鄙何妍,各笑其笑,未知孰贤?” 明 高启 张宪 《舞剑联句》:“屋翻影纷纶,地殷势挥霍。” 清 唐孙华 《夏日斋中读书》诗之一:“纷纶布经籍,汎滥陈篇章。”(2).渊博。《后汉书·逸民传·井丹》:“ 井丹 字 大春 ……通五经,善谈论,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纷纶 井大春 。’” 李贤 注:“纷纶,犹浩博也。”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

风烈的意思:(1).风猛烈。《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鉦鼓大作,虎士电怒,风烈火扬,城摧众陷。”(2).风教德业。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 齐王 ﹞问 楚 地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餘论也。” 宋 司马光 《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 钦之 ﹞知 和州 ,声振天下。呜呼!得非承其祖之风烈邪!”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书后又一纸》:“后代有 齐国 ,亦无一达人。惟 田横 之卒,五百人从之,斯不愧祖宗风烈。”(3).风操;风范。《新唐书·张九龄传》...

风教的意思:《诗大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后以“风教”指风俗教化。《史记·五帝本纪》:“余尝西至 空桐 ,北过 涿鹿 ,东渐於海,南浮 江 淮 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 黄帝 、 尧 、 舜 之处,风教固殊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梵衍那国》:“文字、风教、货币之用,同 覩货逻国 。” 郭沫若 《卓文君》第二景:“我们县里,得 王 父台主持风教,使民家女子,也能弹琴,这要算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呢。”...

覆载的意思:(1).覆盖与承载。谓覆育包容。《礼记·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庄子·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宋 李纲 《明变序》:“天地之覆载,阴阳之生杀……莫不有数存乎其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八六回:“七纬经天,六合异照临之下;八紘纪地,火炉同覆载之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九娘》:“ 金 问故,始实告之。泣曰:‘妾日受子之覆载而不知也。’”(2).指天地。《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於罪邮。...

改易的意思:改动;变更。《汉书·地理志上》:“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 宋 苏轼 《永兴军秋试举人策问》:“ 汉 之与 秦 , 唐 之与 隋 ,其治乱安危,至相远也,然而卒无所改易,又况於积安久治,其道固不事变也。”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但近来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頽靡不振之渐,有积重难反之几。若不稍加改易,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例如有一本便改易先后,称为‘不平常的故事。’”...

改易的意思:改动;变更。《汉书·地理志上》:“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 宋 苏轼 《永兴军秋试举人策问》:“ 汉 之与 秦 , 唐 之与 隋 ,其治乱安危,至相远也,然而卒无所改易,又况於积安久治,其道固不事变也。”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但近来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頽靡不振之渐,有积重难反之几。若不稍加改易,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例如有一本便改易先后,称为‘不平常的故事。’”...

高山的意思:(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

高山的意思:(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

高地的意思:◎ 高地 gāodì(1) [upland;highland;elevation]∶离海较远的比地平面高的地区(2) [altitudes](3) 军事上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4) 高出平地的一块地方山区高地...

高地的意思:◎ 高地 gāodì(1) [upland;highland;elevation]∶离海较远的比地平面高的地区(2) [altitudes](3) 军事上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4) 高出平地的一块地方山区高地...

歌谣的意思:[释义](名)指随口唱出,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如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等。 [构成]并列式:歌+谣 [例句]民间歌谣;朗朗上口。(作主语)...

歌谣的意思:[释义](名)指随口唱出,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如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等。 [构成]并列式:歌+谣 [例句]民间歌谣;朗朗上口。(作主语)...

哽塞的意思:[释义](动)哽。 [构成]并列式:哽+塞 [例句]她才说了两个字;话便哽塞在嗓子眼儿里了。(作谓语)...

共姜的意思:周 时 卫 世子 共伯 之妻。 共伯 早死,她不再嫁。后常用为女子守节的典实。《诗·鄘风·柏舟序》:“柏舟, 共姜 自誓也。 卫 世子 共伯 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絶之。” 明 朱权 《荆钗记·议亲》:“闷怀耿耿, 共姜 誓盟,慕贞洁甘守孤零。” 清 陈维崧 《寿楼春·为白琅季节母吴孺人赋》词:“叹碧海天青,蟾孤兔老,六十载 共姜 。”...

公移的意思:旧时行用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的总称。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 拓跋德明 承 继迁 土宇,志在自守,然其下部族亦时寇抄边境,及公移究詰,则阳言不知。”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急急如律令, 汉 之公移常语,犹今云符到。奉行 张天师 , 汉 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公移》:“按:公移者,诸司相移之词也。其名不一,故以公移括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準字讳两见》:“ 宋 寇莱公 準 作相,诸司公移,讳其名,改为‘准’,至今相沿不易。...

国家的意思:[释义](1) (名)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暴力组织;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 (2) (名)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构成]并列式:国+家 [例句]国家有大有小。(作主语)[同义]国度...

国风的意思:(1).《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 周 初至 春秋 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罪恶有所揭露,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也不尽是民间作品。(2).国家的风俗。《史记·殷本纪》:“帝 武丁 即位,思復兴 殷 ,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於冢宰,以观国风。” 唐 宋中 《送韦参军》...

河水的意思:◎ 河水 héshuǐ[river water] 河里的水,含有碳酸盐、硫酸盐及钙等溶解物与海水主要含有氯化物和钠有区别...

何有的意思:(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

何独的意思:犹何谁,谁人。独,犹孰。 明 李东阳 《题徐都宪椒园》诗:“人家何独无此堂,岂有乔木参天长?” 明 李东阳 《和王直古》:“俯仰天地间,何独无父子?”...

呼天的意思:指向天喊叫以求助。形容极端痛苦。《荀子·劝学》:“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后汉书·张奂传》:“凡人之情,冤则呼天,穷则叩心。今呼天不闻,叩心无益,诚自伤痛。”...

还复的意思:(1).返回,复归。《汉书·赵充国传》:“豪 靡忘 使人来言:‘愿得还復故地。’”《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復民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楚子 使 薳射 城 州屈 ,復 茄 人焉” 晋 杜预 注:“还復 茄 人於 州屈 。”(2).回复;恢复。《后汉书·献帝纪》:“詔除 光熹 、 昭寧 、 永汉 三号,还復 中平 六年。” 晋 王嘉 《拾遗记·周》:“使发其国之时并童稚,至京师鬚皆白。及还至 燃丘 ,容貌还復少壮。” 唐 玄奘 ...

居停的意思:(1).寄居的处所。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因即以石仓为居停,名其诗曰《秋室篇》,取 李长吉 ‘秋室之中无俗声’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少卿兄 要寻居停,此时不能久谈。”(2).见“ 居停主人 ”。(3).谓寄寓。 清 赵翼 《灵岩山馆吊毕秋帆制府》诗:“ 灵巖山馆 好邱樊,吾友居停席未温。”...

几筵的意思:亦作“ 几梴 ”。犹几席。《周礼·春官》有司几筵,专掌五几五席的名称种类,辨其用处与陈设的位置。几席乃祭祀的席位,后亦因以称灵座。《墨子·节葬下》:“诸侯死者……又多为屋幕,鼎鼓几梴壶滥,戈剑羽旄齿革,寝而埋之。”《国语·周语上》:“设桑主,布几筵。” 宋 吴坰 《五总志》:“ 唐 孟铣 家祭仪,士人家四仲祭,当用平面毡条屏风而已。其用桌椅,即是几筵,乃凶祭也。”...

家声的意思:◎ 家声 jiāshēng[family fame;family reputation] 家庭的名声...

家福的意思:家庭或家族的幸福。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父慈子孝,夫信妻贞,家之福也。”《晋书·沮渠蒙逊载记》:“孤庶凭宗庙之灵,乾坤之祐,济否剥之运会,拯遗黎之荼蓼,上望扫清氛秽,下冀保寧家福。”...

渐台的意思:(1).台名。在 湖北省 江陵县 东。 楚昭王 出游,留夫人 渐台 之上。 江 水大至,台崩,夫人流而死。参阅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昭贞姜》。(2).台名。在 陕西省 长安县 。 汉武帝 作 建章宫 , 太液池 中有 渐台 ,高二十馀丈,台址在水中,故名。 汉 末 刘玄 兵从 宣平门 入, 王莽 逃至 渐台 上,为众兵所杀。参阅《汉书·郊祀志下》、《王莽传下》,《三辅黄图·台榭》。(3).星名,在织女星旁。《隋书·天文志上》:“东足四星曰渐臺,临水之臺也。”...

结缡的意思:◎ 结缡,结褵 jiélí,jiélí[marry] 代称成婚亲结其缡。——《诗·豳风·东山》施衿结褵。——《后汉书·马援传》...

僦居的意思:(1).租屋而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觱篥》:“﹝ 麻奴 ﹞不数月,到京,访 尉迟青 ,所居在 常乐坊 ,乃侧近僦居。” 宋 王禹偁 《赁宅》诗:“左官只抛红药案,僦居犹住 玉泉坊 。” 清 王崑藻 《和钱泳卜居翁家庄》诗之三:“小住 吴 中隔一墙,僦居何幸近华堂。”(2).指所租之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鬼怪·凶宅》:“ 沉宗伯 为史官时,从里居补官入都,僦居亦敞洁,与先寓密邇。”...

绝色的意思:◎ 绝色 juésè[(of a woman)exceedingly beautiful] 容貌极美;绝顶美貌的(指女子)。也指极美的颜色...

君子的意思:[释义](名)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构成]偏正式:君(子 [例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作定语)...

君门的意思:犹宫门。亦指京城。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新唐书·刘蕡传》:“君门万重,不得告诉,士人无所归化,百姓无所归命。” 前蜀 韦庄 《东林寺再遇僧益大德》诗:“若向君门逢旧友,为传音信到云霄。”《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万里君门远,乘舆驀地逢,天颜有喜亲承奉。”...

喀喀的意思:呕吐或吞饮的声音。《列子·说符》:“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喀喀死于道边,瞀瞀填于沟壑。” 清 袁枚 《新齐谐·折迭仙》:“必取山中至清之水徐徐而吞,使喉中喀喀有响,然后甘味纔出。”...

恺悌的意思:亦作“ 愷弟 ”。和乐平易。《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愷悌君子,神所劳矣。’” 杜预 注:“愷,乐也;悌,易也。”《汉书·张禹传》:“ 宣 为人恭俭有法度,而 崇 愷弟多智,二人异行。”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愷弟之政,后世称焉。” 明 无名氏 《白兔记·见儿》:“感夫人愷悌仁慈。”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他那慈祥恺悌的面貌是愈见发福了。”...

来归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浪浪的意思:(1).流貌。《楚辞·离骚》:“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王逸 注:“浪浪,流貌也。” 洪兴祖 补注:“浪音郎。”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豪放》:“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傍。” 宋 苏轼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诗:“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2).象声词。形容雨、水等流动的声音。 清 卓发之 《裓园嫘史·无山堂》诗:“我看平若水,云际听浪浪。”...

老母的意思:(1).年老的母亲。《战国策·齐策四》:“ 孟尝君 问:‘ 冯公 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诚以 巩 年六十,老母年八十有八。老母寓食京师,而 巩 守 闽 越 。” 元 耶律楚材 《思亲》诗之二:“故园屈指八千里,老母行年六十餘。”《水浒传》第四二回:“老母平生只爱清幽,吃不得惊諕,因此不敢取来。”(2).泛指老妇。《百喻经·老母捉熊喻》:“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遶树走避。”《魏书·张谠传》:“ 高宗 曰:‘南人奇好,能重室家之义,此老母復何所任,...

敛藏的意思:(1).犹殓葬。敛,通“ 殮 ”。《释名·释丧制》:“衣尸棺曰敛,敛藏不復见也。”《新唐书·崔彦曾传》:“既遇害,赂守卒,敛藏其尸。”(2).收购储藏。 唐 陆贽 《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当稔而愿糴者,则务裁其价,不时敛藏。”(3).收藏。《礼记·郊特牲》:“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 宋 曾巩 《请改官制前预令诸司次比整齐架阁版籍等事札子》:“凡宪令图牒、簿书案牘,皆当次比整齐,敛藏识别。”(4).蕴藏。 宋 叶适 《<徐斯远文集>序》:“徐观笔墨轻重,以十一敛藏千百,虽...

烈烈的意思:(1).猛火炎炽貌。《诗·商颂·长发》:“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 郑玄 笺:“其威势如猛火之炎炽。” 宋 范仲淹 《水火不相入而相资赋》:“水以流而顺,火以明而盛……烈烈汤汤,曰阴曰阳。”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风北来,礮火及茅苇,野燎焰天,乘势薄敌营,兵火俱烈烈。”(2).鲜明灿烂貌。 三国 魏 曹植 《弃妇篇》:“丹华灼烈烈,璀璨有光荣。” 唐 牟融 《赠浙西李相公》诗:“长庚烈烈独遥天,盛世应知降謫仙。”《诗刊》1978年第3期:“成败百年战友情,丰碑酣笔丽于金。夜深无月非寂寞,烈...

烈妇的意思:(1).古指重义守节的妇女。 晋 傅玄 《秦女休行》:“ 秦氏 有烈妇,义声驰 雍凉 。” 元 戴表元 《浴蚕沙溪水为陈烈妇作烈妇二十五而寡兵寇起能以智全家》诗:“丝成白棱棱,胶作烈妇絃。烈妇何所言,絃中意缠绵。”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宣城烈妇》:“﹝某烈妇坊﹞污秽不治。一夜, 阮氏 馆宾 刘 姓者,梦烈妇来言曰:‘吾苦节数十年,蒙朝廷旌表建坊……今子孙零落,属之他人,瀦潦秽杂,何以堪之!’”(2).特指以死殉节或殉夫的妇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这妇人明明是拒姦被杀的,我见...

灵主的意思:(1).明君。《文选·张衡<东京赋>》:“神歆馨而顾德,祚灵主以元吉。” 薛综 注:“灵,明也……言天神覩人主之明肃,顾饗其馨香之祭,故报之以大福。”(2).众神之长;神灵。 三国 魏 曹植 《社颂》:“於惟太社,官名后土。是曰 勾龙 ,功著上古。德配帝王,实为灵主。”《云笈七籤》卷七九:“人有带此文及执持以履山林者,其山地源灵主皆出境拜迎。”(3).神主;牌位。《晋书·李含传》:“ 秦王 始封,无所连祔,灵主所居,即便为庙。”...

沦漪的意思:见“ 沦猗 ”。...

埋玉的意思:(1).埋葬有才华的人。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庾文康 亡, 何扬州 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梁书·陆云公传》:“不谓华龄,方春掩质,埋玉之恨,抚事多情。” 唐 宋之问 《祭杜学士审言文》:“名全每困於鑠金,身没谁恨其埋玉。” 宋 陆游 《傅正议墓志铭》:“公虽埋玉有餘馨,印授三品告诸冥。”(2).埋葬女子。《花月痕》第二回:“亭外孤坟三尺,春时葬花於此,或传某校书埋玉之所。”(3).祭神的一种仪式。 唐 李峤 《汾阴行》诗:“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

满把的意思:(1).谓拉满弓。《吕氏春秋·忠廉》:“吾尝以六马逐之 江 上矣,而不能及;射之矢,左右满把,而不能中。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上车则不能登軾,汝恶能!” 陈奇猷 校释:“弓之握手处曰把。字亦作‘弝’,见《玉篇》。”(2).犹一手,只凭一人之力。《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大社的优越性》:“社里的各项工作都搞不好:分配到队里的农具随便丢,收下的庄稼没有人看,社员的政治教育也没有人过问,劳动纪律很松懈,最后,样样事情都由社长满把抓。”...

茫茫的意思:[释义](形)没有边际看不清楚(多形容水)。 [构成]重叠式 [例句]茫茫大海。(作定语)前途茫茫。(作谓语)...

茅土的意思: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陵 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李善 注:“《尚书纬》曰:‘天子社,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将封诸侯,各取方土,苴以白茅,以为社。’” 汉 蔡邕 《独断》卷下:“天下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受天子之社土,以所封之方色,东方受青,南方受赤,他如其方色,归国以立社,故谓之受茅土。” 唐 李颀 《行路难》诗:“ 汉...

美人的意思:◎ 美人 měirén(1) [beauty](2) 美女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命志的意思:谓立志。 清 曹寅 《尚中索书真州东园》诗:“读书必希圣,命志思承先。”...

南朝的意思:(1).我国 南北朝 时期,据有 江 南地区的 宋 、 齐 、 梁 、 陈 四朝的总称。因四朝都建都于 建康 ,即今 南京市 ,故后人或借指 南京 。 唐 周贺 《送绍康归建业》诗:“ 南朝 秋色满,君去意如何?帝业空城在,民田坏塚多。” 清 陈恭尹 《秋日西郊宴集》诗:“欲洒 新亭 数行泪, 南朝 风景已全非。”详“ 南北朝 ”。(2).泛称位于南方的 南宋 、 南明 。 宋 范仲淹 《奏为契丹请绝元昊进贡利害》:“今有见虏主亲信,须指挥 夏州 令 杨守素 入南朝勾当,必是动有关报。今来虏使却言北...

呕血的意思:◎ 呕血 ǒuxuè[haematemesis;spit blood;throw up blood] 吐血。食管、胃、肠等消化器官出血经口腔排出...

泼泼的意思:(1).象声词。 明 文徵明 《画鹊》诗:“小雨初收风泼泼,乱飞丛竹送欢声。”(2).旺盛貌。 清 赵翼 《落皮树》诗:“岂知察其颠,生意方泼泼。”鱼甩尾声。《吕氏春秋·季春》“荐鮪于寝庙” 高诱 注引《诗》:“鱣鮪泼泼。”今本《诗·卫风·硕人》作“发发”。 陆德明 释文引 马融 曰:“鱼著罔,尾发发然。”一说盛貌。 毛 传:“发发,盛貌。” 宋 范仲淹 《临川羡鱼赋》:“泼泼晴波,在彼中河。” 陈子范 《买鱼行》:“大船峩峩集江岸,小鱼泼泼数千多。”...

契阔的意思:◎ 契阔 qìkuò[state of mind after a long period of being apart] 久别的情怀死生契阔。——《诗·邶风·击鼓》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后汉书·范冉传》...

岂徒的意思:难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后汉书·杜乔传论》:“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叶适 《纪年备遗序》:“相与论旧事,追念愴然。然则 文昭 岂徒以博习自是而已哉!” 明 李东阳 《送王公济归武昌歌》:“岂徒文思比 唐 勃 ,应遣颂声如 汉 褒。” 陈毅 《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集体欢乐如海,岂徒车水马龙!”...

褰裳的意思:(1).撩起下裳。《诗·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 溱 。”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褰裳以越沧海,企佇而跃九玄。”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又西建厅事临水,窗牖洞开,使花、山涧、湖光、石壁褰裳而来。”(2).相传 公输班 为 楚 设置云梯,欲攻 宋 , 墨翟 闻之,“自 鲁 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 郢 说 楚王 。事见《战国策·宋卫策》、《淮南子·修务训》。 南朝 陈 徐陵 《让散骑常侍表》:“昔 墨子 诸生褰裳救 楚 , 鲁连 隐士高论却 秦 ,况乎谬...

乾坤的意思:◎ 乾坤 qiánkūn(1) [heaven and earth]∶天地扭转乾坤(2) [male and female]∶男女...

强令的意思:◎ 强令 qiánglìng[order forcibly] 强制命令上级强令取消该计划...

青天的意思:[释义](1) (名)蓝色的天空。 (2) (名)比喻清宫。 [构成]偏正式:青(天...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日母的意思:太阳。亦指东方日出之处。《文选·枚乘<七发>》:“流揽无穷,归神日母。” 李善 注:“调流观览而穷,然后归神至日所出也。《春秋内事》云:‘日者,阳德之母。’”...

洒洒的意思:◎ 洒洒 sǎsǎ[voluminous and magnificent] 形容文辞连绵不绝洋洋洒洒洒洒万言...

三纲的意思:(1).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汉 班固 《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 唐 孔颖达 疏:“《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 杨 墨 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 宋 文天祥 《正气歌》:“三纲实繫命,道义为之根。”(2).佛寺有上座、维那、典座,皆为主要职务,称三纲。 唐 李...

侍郎的意思:◎ 侍郎 shìláng[assistant minister] 中国古代官名,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兵部侍郎...

十七的意思:十分之七。《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郭象 注:“世之所重,则十言而七见信。”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

死生的意思:...

他年的意思:(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天下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指中国或世界。 (2) (名)指国家的统治权。 [构成]偏正式:天(下 [例句]天下无奇不有。(作主语)天下的百姓都盼望有好官当政。(作定语)...

天地的意思:◎ 天地 tiāndì(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天地百法乎。——清·...

彤管的意思:◎ 彤管 tóngguǎn[red-tube writing brush] 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王屋的意思:(1).王者所居之屋。《史记·周本纪》:“﹝ 武王 ﹞既渡,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曰:“王屋,王所居屋。”(2).山名。在 山西省 阳城 、 垣曲 两县之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书·禹贡》:“ 厎柱 、 析城 ,至于 王屋 。” 唐 卢照邻 《郑太子碑铭》:“左右原野,表里山河。 析城 、 王屋 , 汾川 帝歌。” 清 孔广森 《转连珠》之二:“然而 太形 王屋 , 愚公 之山或移。”(3).相传 黄帝 曾访道于 王屋山 ,故以泛指修道...

慰存的意思:犹慰问。安慰存问。《孔丛子·抗志》:“ 子思 自 齐 反 卫 , 卫君 馆而问曰:‘先生 鲁国 之士,然不以 卫 之偏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於寡人也。’” 清 周亮工 《<何省斋太史诗>序》:“予被废以来,谢客却埽,门庭萧寂,惟 省斋 何太史 时时慰存。”...

为言的意思:(1).与之说话;与之交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辛 貌丑,妻不为言。”(2).犹为意。《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贫困,常欺 鲍叔 , 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诈伪之言。为,通“ 伪 ”。《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胡得焉。” 孔颖达 疏:“人之诈伪之言。” 陈奂 传疏:“古‘为、伪、譌’三字同。《毛诗》本作‘为’,读作‘伪’也。为言即谗言,所谓小行无徵之言也。”...

为尔的意思:犹言如此。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上》:“吾至乏劣,为尔日日,力不一一。”《南史·王融传》:“为尔寂寂, 邓禹 笑人。”...

闻命的意思:接受命令或教导。《左传·昭公十三年》:“寡君闻命矣。” 宋 欧阳修 《治平二年与富彦国书》:“虽承诲勤,未敢闻命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 代宗 登极,广拔淹瘁,君亦拜拾遗,闻命之后,君即逝矣。”...

我自的意思:犹我咱。 宋 刘子翚 《满庭芳·桂花》词:“我自寒灰槁木,凝神处,不觉重酣。”《水浒传》第七二回:“那人道:‘我自姓 王 。’” 清 谭嗣同 《狱中题壁》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 崑崙 。”...

呜呼的意思:[释义](1) (叹)〈书〉表示叹息。 (2) 指死亡。他一命呜呼。(作谓语) [同音]乌乎、乌呼...

下水的意思:◎ 下水 xiàshuǐ(1) [enter the water]∶放水(2) [launch]∶放入或滑入水中船下水(3) [take to evildoing]∶比喻入伙做坏事她用色相拉他下水 xiàshui(4) [offal;viscera]∶食用的牲畜内脏猪下水...

相因的意思:(1).相袭;相承。《史记·酷吏列传》:“二千石繫者新故相因,不减百餘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国初宰相权重,臺諫侍从,莫敢议己,至 韩琦 、 范仲淹 始空贤者而争之,天下议论,相因而起。”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读史》:“惟八书十志, 迁 固 相因,作者沿波,递相撰述。”(2).相关;相互依托。 唐 元稹 《莺莺传》:“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 宋 曾巩 《洪范传》:“﹝貌、言、视、听、思﹞五者,思所以为主於内,而用四事为外者也;至於四者,则皆自为用而不相因。” 明 谢榛 ...

乡俗的意思:◎ 乡俗 xiāngsú[country custom] 乡间的习俗很多的乡俗乡俗好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信乡的意思:见“ 信向 ”。...

信誓的意思:表示诚信的誓言。《诗·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 张璉 先邀朝廷信誓,詔许以归乡里,及出降,杀 璉 等将校数十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 阿美 流涕,要以信誓,乃别而归。”...

掩日的意思:古剑名。 晋 王嘉 《拾遗记·昆吾山》:“ 越王 句践 ,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祠 昆吾 之神,採金铸之,以成八剑之精:一名‘掩日’,以之指日,则光昼暗。”...

一日的意思:◎ 一日 yīrì(1) [one day]∶有一天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2) [a day;all (the) day]∶一天,一昼夜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一抹的意思:(1).犹一条;一片(用于痕迹、景物等)。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七:“一抹浓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 宋 陆游 《思故山》诗:“暮归稚子迎我笑,遥指一抹西村烟。”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四折:“我自离了鶯花市,无半星儿点污,一抹儿瑕疵。” 清 郑燮 《唐多令·寄怀刘道并示酒家徐郎》词:“一抹晚天霞,微红透碧纱,颤西风凉叶些些。” 茅盾 《子夜》十:“一抹深红色的夕照挂在那边池畔的亭子角,附近的一带树叶也带些儿金黄。” 王西彦 《黄昏》:“一阵辘辘辘辘的轰响,一眨眼,就只在空中剩下一抹逐...

一共的意思:◎ 一共 yīgòng[altogether;in all;all total] 总共;总括大会代表一共有五十人...

一饭的意思:(1).一餐饭。《公羊传·昭公十九年》:“ 乐正子春 之视疾也,復加一饭则脱然愈,復损一饭则脱然愈。”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五:“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叶适 《周君南仲墓志铭》:“常以世道兴废为己重负,一饭不顾私,忧时如家,忧人如身。” 清 钱谦益 《张凤翼授文林郎制》:“其属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丰沛 故人之遗也,朕岂能一饭置之哉!”...

一撮的意思:(1).容量单位,古以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撮,见《孙子算经》;或以四圭为一撮,见《汉书·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说。按,今市制一撮等于一市升的千分之一。(2).用两三个手指所能撮取者。形容微少。《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 华岳 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安太太 听了,便同 张太太 各拈了一撮香。” 徐光耀 《平原烈火》第二六章:“在桌后,还有个矮胖的小老头儿,鼻下留一撮小黑须。”(3).一集中。《水浒传》第一一八回:“...

因依的意思:(1).倚傍;依托。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八:“迴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宋 辛弃疾 《新荷叶·和赵德庄韵》词:“南云雁少,锦书无箇因依。” 沉钧儒 《挽张仲仁先生》诗:“还童乏术竟长眠,慟失因依五十年。”(2).原因;原委。 宋 苏轼 《辨题诗札子》:“臣今省忆此诗,自有因依,合具陈述。”《水浒传》第二二回:“ 唐牛儿 告道:‘小人不知前后因依。’”(3).办法。《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未委作何计较,令水体而再復本源;不知有甚因依,遣池内之水却令清浄?”...

荧荧的意思:◎ 荧荧 yíngyíng[shimmering;twinkling;flichering] 光闪烁的样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英风的意思:(1).奇伟杰出的气概;英武的气概。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七:“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 唐 裴次元 《赋得亚父碎玉斗》:“独有青史中,英风冠千载。”《再生缘》第二回:“英风凛凛真非俗,壮志堂堂果不凡。” 陈毅 《哭彭雪松同志》诗:“雄气压 陇 海,英风断 淮河 。”(2).美好的声望;崇高的威望。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张英风於海甸,驰妙誉於 浙 右。”《魏书·宗钦传》:“令问宣流,英风远布。”《三国演义》第七六回:“今君侯英风震於华夏,使故人闻之,不胜嘆羡。”(3).高...

有处的意思:谓有处置的办法。《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两人且莫悲伤,我看你不像哥妹,快説真情,下官有处。”《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宋敦 道:‘这价钱也是公道了。’想起……不上一百铜钱,总凑与他,还不勾一半。‘我有处了, 刘顺泉 的船在 枫桥 不远。’便对 陈三郎 道:‘价钱依了你,只是还要到一个朋友处借办,少顷便来。’”有处所。《吕氏春秋·圜道》:“ 黄帝 曰:‘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陈奇猷 校释:“此文谓帝无永恒不变之处所,乃是在‘有处所’与‘无处所’之间递相变换。”...

愚公的意思:(1).“愚公移山”故事的主人公。亦常用以比喻作事有顽强毅力、不怕困难的人。 宋 辛弃疾 《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词:“青山不解乘云去,怕有 愚公 惊着汝。” 明 夏完淳 《大哀赋》:“人容鼓吏之狂,世笑 愚公 之癖。” 清 陈维崧 《洞仙歌·善权洞》词:“天风忽下,劈破青红茧, 夸父 、 愚公 费裁剪。”(2).泛指隐者。 唐 高适 《封丘作》诗:“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揣摩慙黠吏,栖隐谢 愚公 。” 唐 杜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诗:“ 中散 山阳 锻, 愚公 野谷邨。”参见...

宇宙的意思:◎ 宇宙 yǔzhòu(1) [in the universe](2) 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3)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

玉质的意思:(1).形容姿貌肌肤之美。 汉 张衡 《舞赋》:“粉黛施兮玉质粲,珠簪挻兮緇髮乱。” 晋 王嘉 《拾遗记·蜀》:“﹝ 甘后 ﹞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 明 汪道昆 《高唐梦》第一折:“巧笑工顰,玉质天然奇絶。”(2).指美女。《花月痕》第四四回:“奇葩倏坠,依然连理之枝;玉质长埋,仍是婆娑之树。”(3).形容质美如玉。 南朝 梁 沉约 《与沉渊荐沉驎士表》:“﹝ 沉 ﹞玉质踰洁,霜操日严。” 宋 苏轼 《十二琴铭》:“有蔚者桐,僵於下阳之庭,奏刀而玉质,成器而金声。” 明 刘基 《卖柑...

元气的意思:◎ 元气 yuánqì(1) [chaos]∶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2) [spirit]∶精神;精气(3) [vitality;vigor]∶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元气大伤...

月光的意思:◎ 月光 yuèguāng[moonbeam] 月亮的光线...

云母的意思:◎ 云母 yúnmǔ[mica] 属于硅酸盐类的一族矿物,主要是白色和黑色,能分成透明薄片。用做电缘材料...

增高的意思:◎ 增高 zēnggāo(1) [heighten]∶在原有高度的基础上再加高该楼房比设计略有增高(2) [raise]∶水平、数质、程度等比原来高地温增高...

重结的意思:(1).谓郁结之甚。《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心重结,意不舒。”(2).重新缔结。《花月痕》第六回:“千回万转情难灭,双飞若註鸳鸯牒;三生旧好缘重结,又何惜人间再受罚折!”...

忠节的意思:(1).忠贞的节操。《汉书·元后传》:“ 王氏 爵位日盛,唯 音 为修整,数諫正,有忠节。” 晋 潘岳 《杨荆州诔》:“忠节克明,茂绩维嘉。” 昭槤 《啸亭杂录·孔王祠》引 清 永珹 《孔王祠》诗:“素帛全忠节,丹忱报亶聪。” 炉魂 《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夫 楚 号雄区,人多忠节。”(2).忠贞而有节操。《后汉书·周荣传》:“出为 潁川 太守,坐法,当下狱。 和帝 思 荣 忠节,左转 共 令。”(3).指忠贞有节操的人。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愿王更隐抚忠节,勿为谗口能谤褻。”...

主人的意思:◎ 主人 zhǔrén(1) [host;hostress;master;mistress]∶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 [owner]∶财物的所有人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3) [master]∶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国家的主人主人与仆人打狗也得看主人(4) 接待宾客的人 [host]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居停主人的意思:指居住或停留的地方是主人,主人可以支配居住或停留的事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