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瞻陶母像
明 · 邵宝
穷巷欣来长者车,淹留深愧食无鱼。
青丝一缕并刀下,挽得中原九鼎馀。
青丝一缕并刀下,挽得中原九鼎馀。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都昌瞻陶母像》。邵宝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陶母的敬仰之情。诗中以“穷巷”起笔,描绘出一个简朴而真实的场景,暗示了陶母生活的环境并不富裕。然而,“长者车”的到来,却让这个场景充满了变化和期待,显示出外界对陶母的尊敬与重视。
“淹留深愧食无鱼”一句,既是对陶母生活条件的一种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未能给予陶母更好生活条件的愧疚之情。这里的“鱼”,在古代常用来比喻生活中的丰饶与富足,因此这一句不仅反映了物质层面的匮乏,更体现了精神层面的歉疚。
接下来的“青丝一缕并刀下,挽得中原九鼎馀”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用“青丝”象征着陶母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她对家族乃至国家的贡献。通过“挽得中原九鼎馀”这一夸张的表述,展现了陶母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她对国家稳定与繁荣的深远影响。这里,“九鼎”是中国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重器,用以形容陶母的影响力之大,可见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母形象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她的美德与贡献,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邵宝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历史人物的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人文的温情,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