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梁诗
骖驾驷马从梁来。
郡国士马羽林材。
总领天下诚难治。
和抚四夷不易哉。
刀笔之吏臣执之。
撞钟伐鼓声中诗。
宗室广大日益滋。
周卫交戟禁不时。
总领从官柏梁台。
平理请谳决嫌疑。
修饰舆马待驾来。
郡国吏功差次之。
乘舆御物主治之。
陈粟万石扬以箕。
徼道宫下随讨治。
三辅盗贼天下危。
盗阻南山为民灾。
外家公主不可治。
椒房率更领其材。
蛮夷朝贺常会期。
柱枅欂栌相枝持。
枇杷橘栗桃李梅。
走狗逐兔张罘罳。
啮妃女唇甘如饴。
迫窘诘屈几穷哉。
拼音版原文
鉴赏
此诗描绘了统治天下的艰难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开篇便提及日月星辰与四时,展示了一种宇宙秩序的把握,也是对帝王掌控自然周期的理想化表达。接着,“骖驾驷马从梁来”则是在描绘帝王出行的壮观场景,显示了国家机器的运转和君主权力的象征。
“郡国士马羽林材”一句,则是对国家资源的总体把握,从军事、行政到经济等各个层面。紧接着,“总领天下诚难治”表达了统治一个庞大的帝国所面临的挑战和复杂性。
“和抚四夷不易哉”则是对外部蛮夷民族和解政策的反思,显示了帝王在处理边疆事务上的智慧与困难。"刀笔之吏臣执之"可能是在强调文武官员对于国家治理所扮演的角色。
“撞钟伐鼓声中诗”则是对音乐、礼仪和文化教育的重视,通过音乐来表达一种政治和道德秩序。"宗室广大日益滋"展示了皇族势力的扩张与强盛,而"周卫交戟禁不时"可能是在反映军队的警备状态和对时间的紧迫感。
“总领从官柏梁台”则是帝王对行政体系的直接领导,"平理请谳决嫌疑"是在处理国家事务中的公正与透明。"修饰舆马待驾来"则是在准备帝王出行的各种物资和仪式。
“郡国吏功差次之”可能是对地方官员业绩的考核和排序,而"乘舆御物主治之"则是帝王对国家事务的直接掌控。"陈粟万石扬以箕"一句,是对农业生产的关注,通过对谷物的堆积来展示国力。
“徼道宫下随讨治”可能是在反映皇帝亲自处理国家大事的决心和行动,而"三辅盗贼天下危"则是在强调边疆安全问题的紧迫性。"盗阻南山为民灾"是对内部叛乱对百姓所带来的灾难的描写。
“外家公主不可治”可能是在反映宫廷内部矛盾和家族争斗难以解决,而"椒房率更领其材"则是在强调皇族血脉的重要性。"蛮夷朝贺常会期"显示了对外部民族关系的处理与对外交往的期待。
“柱枅欂栌相枝持”一句,通过树木枝叶的比喻来表达国家机器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的重要性。"枇杖橘栗桃李梅"则是在描绘自然景象,或许是对宫廷生活的一种写照。
“走狗逐兔张罘罳”一句,通过打猎场面来展示帝王权力的壮观与娱乐,而"啮妃女唇甘如饴"可能是在描绘后宫生活的奢侈与美好。最后,“迫窘诘屈几穷哉”则是在反映统治者在处理种种困难和矛盾时的心力负担。
整首诗通过对帝王日常活动、国家大事、边疆安全、宫廷生活等多个层面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庞大帝国的运作与其内部外部问题,同时也流露出统治者对于如何更好地治理天下的深刻思考。
词语解释
柏梁的意思:(1).指 柏梁台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 柏梁 、铜柱、承露僊人掌之属矣。” 南朝 梁 江淹 《倡妇自悲赋》:“去 栢梁 以掩袂,出 桂苑 而敛眉。” 唐 李白 《双燕离》诗:“ 柏梁 失火去,因入 吴 王宫。”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之五:“ 汉 殿千门锦绣开,不堪一夜 柏梁 灾。”(2).借指宫廷。 唐 韦渠牟 《览外生卢纶诗因以示此》诗:“终期内殿联诗句,共汝朝天会 柏梁 。”参见“ 柏梁臺 ”。(3).指《柏梁诗》。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逮...
不易的意思:(1).艰难,不容易。《诗·大雅·文王》:“宜鉴于 殷 ,骏命不易。” 朱熹 集传:“不易,言其难也。”《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要知此种文字,作之可怜,出之不易。” 毛泽东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二》:“对于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词,作了一些注解。”(2).不改变;不更换。《易·乾》:“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王弼 注:“不为世俗所移易。”《汉书·哀帝纪》:“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颜师古 注:“言为常法,不可改易。” 宋 ...
不时的意思:◎ 不时 bùshí(1) [frequently;often]∶时时;经常不断地炼钢工人不时察看炉火的颜色(2) [from time to time;at times]∶随时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宋·苏轼《后赤壁赋》...
不可的意思:◎ 不可 bùkě(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不可一概而论(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骖驾的意思:(1).三匹马驾的车子。泛指车马。《后汉书·贾琮传》:“旧典,传车驂驾,垂赤帷裳,迎於州界。” 唐 王勃 《绵州北亭群公宴序》:“既而登临惜别,驂驾少留。”(2).驾御。 汉 焦赣 《易林·乾之否》:“戴日精光,驂驾六龙。” 宋 钱愐 《钱氏私志》:“纵未得到如来地,亦可以驂驾鸞鹤,翱翔三岛,为不死人。” 闻一多 《太阳吟》:“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
差次的意思:分别等级次序。《史记·商君列传》:“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 司马贞 索隐:“谓各随其家爵秩之班次。”《汉书·高后纪》:“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 颜师古 注:“以功之高下为先后之次。”...
常会的意思:◎ 常会 chánghuì[ordinary session;regular meeting] 例会...
朝贺的意思:朝觐庆贺。《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唐 韩愈 《石鼓歌》:“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劒珮鸣相磨。”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羣臣诣 奉天殿 朝贺,礼成,即诣 文华殿 朝贺皇太子。” 刘征 《鸱鸮的下场》:“小子们,快准备朝贺的盛典,多多准备庆功的酒浆。”...
陈粟的意思:陈年的粟子。《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仓无陈粟,府无餘财。”《汉书·文帝纪》:“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
乘舆的意思:◎ 乘舆 shèngyú(1) [horse carriage and utensils of an emperor]∶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泛指皇帝用的器物(2) [emperor]∶借指帝王迎乘舆,公之职也(3) [horse carriage]∶泛指车马特听乘舆到坐...
次之的意思:◎ 次之 cìzhī[take second place] 列或占第二位该省矿藏,以锡最多,铜次之...
从官的意思:(1).属官。《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王姊醉,不知其将,使骑谢 李良 。 李良 素贵,起,慙其从官。”《清史稿·礼志十》:“以次颁赐贡使暨从官从人,咸跪受。”(2).指君王的随从、近臣。《史记·孝武本纪》:“三月,﹝ 武帝 ﹞遂东幸 緱氏 ,礼登 中岳 太室 。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汉书·元帝纪》:“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 颜师古 注:“从官,亲近天子常侍从者皆是也。” 宋 洪迈 《容斋续笔·侍从官》:“自 观文殿 大学士至待制,为侍从官,令文所载也。 绍兴...
道宫的意思:犹道观。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八:“道宫琼作想,真帝玉为名。” 宋 田锡 《论军国机要朝廷大体》:“军营马监,无不高严,佛寺道宫,悉皆壮丽。”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行在百官,以祠事致斋於僧寺,多相与徧游寺中,因游傍近园馆。或斋於道宫亦然。”...
盗贼的意思:[释义](名)强盗和小偷(总称)。 [构成]并列式:盗+贼 [例句]这一带盗贼很多。(作主语)[同义]盗匪...
刀笔的意思:...
罘罳的意思:(1).古代设在门外或城角上的网状建筑,用以守望和防御。《汉书·文帝纪》:“ 未央宫 东闕罘罳灾。” 颜师古 注:“罘罳,谓连闕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按,《五行志上》作“罘思”。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臺榭连阁,集观增楼。中者祠堂屏閤,垣闕罘罳。” 明 夏完淳 《感旧步仲芳先生韵》之五:“睥睨浮云三殿晓,罘罳落月九天寒。”(2).设在屋檐或窗上以防鸟雀的金属网或丝网。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黄鸝度结构,紫鸽下罘罳。” 唐 ...
公主的意思:◎ 公主 gōngzhǔ[princess] 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周称王姬,战国始称公主)公叔为相,尚(娶)魏公主。——《史记·吴起列传》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广大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面积、空间)宽阔。广大的田野。(作定语) (2) (形)(范围、规模)巨大。掀起广大的增产增收运动。(作定语) (3) (形)(人数)众多。广大群众。(作定语) [构成]并列式:广+大 [同义]辽阔、宽广、广阔、浩瀚[反义]狭小、窄小...
国士的意思:(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 、 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3)...
会期的意思:◎ 会期 huìqī(1) [the date of a meeting;time fixed for a conference]∶开会的日期(2) [the duration of a meeting]∶会议的持续时间...
家公的意思:(1).一家之男主人。多指丈夫。《庄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櫛。” 成玄英 疏:“家公,主人公也。” 汉 焦赣 《易林·剥之涣》:“坐争立讼,纷纷匆匆,卒成祸乱,灾及家公。”《水浒传》第二十回:“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时疫死了,这个 阎婆 无钱津送,停尸在家。”(2).对别人称说自己的父亲。《后汉书·王丹传》:“时大司徒 侯霸 欲与交友,及 丹 被徵,遣子 昱 候於道。 昱 迎拜车下, 丹 下答之。 昱 曰:‘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晋书·山简传》:“ 简 字 季伦 ,性温雅...
徼道的意思:巡逻警戒的道路。《文选·班固<西都赋>》:“周庐千列,徼道綺错。” 李周翰 注:“徼道,循禁道也。”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公洞晓戎章,妙详兵律,军国是赖,戎幕允归。由是徼道长巡,严扃每奉,朝求夕警,不怠於风霜。” 清 钱谦益 《狱中杂诗》之十八:“徼道严更护棘丛,果然牢狱不通风。”...
椒房的意思:(1).即 椒房殿 。《汉书·车千秋传》:“ 江充 先治 甘泉宫 人,转至 未央 椒房 。” 颜师古 注:“ 椒房 ,殿名,皇后所居也。”《文选·班固<西都赋>》:“后宫则有 掖庭 椒房 ,后妃之室。” 李善 注引《三辅黄图·》:“ 长乐宫 有 椒房殿 。”参见“ 椒房殿 ”。(2).泛指后妃居住的宫室。《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椒房丹地,有众如云,本由嗜欲之情,非关风化之义。” 明 谢谠 《四喜记·琼英入宫》:“定知你龙幃赐寝,定知你椒房得宠。”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怕庸姿下体,不...
交戟的意思:◎ 交戟 jiāojǐ[fight hand to hand with halberd] 执戟相交交戟之士。——《史记·项羽本纪》...
诘屈的意思:(1).屈曲;曲折。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庚:“ 含元殿 侧 龙尾道 ,自平阶至,凡詰屈七转。” 清 方象瑛 《七盘关》诗:“ 氐 中又復度 七盘 ,詰屈紆迴势相引。”(2).文词艰涩难读。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乐府至詰屈者,《朱鷺》、《临高臺》等篇。”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茹韵香先生》:“诗集甚富,每一题,輒蔓衍百餘首,拖沓詰屈。”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要之《商颂》五篇,事迹分明,词亦詰屈,与《尚书》近似。”...
决嫌的意思:判断疑惑难明之事。嫌,嫌疑。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踌躇岐路之衢,愁劳羣疑之藪,煎神沥思,考校叛例,尝有穷年竟不豁了,治之勤苦,决嫌无地。”《三国志·魏志·锺繇传》“諡曰 成侯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有司议諡,以为 繇 昔为廷尉,辨理刑狱,决嫌明疑,民无怨者,由 于 张 之在 汉 也。”...
郡国的意思:郡和国的并称。 汉 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封王之国称王国,封侯之国称侯国。 南北朝 仍沿郡、国并置之制,至 隋 始废国存郡。后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史记·酷吏列传》:“上乃拜 成 为关都尉。岁餘, 关东 吏隶郡国出入关者,号曰‘寧见乳虎,无值 寧成 之怒。’”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学者贵能博闻也。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当 乾元 、 广德 之间...
梁台的意思:南朝 梁 的禁城。 唐 李商隐 《读任彦昇碑》诗:“ 梁 臺初建应惆悵,不得 萧公 作骑兵。” 冯浩 笺注:“《容斋随笔》:‘ 晋 宋 后以朝廷禁省为臺,故称禁城为臺城。’按: 南朝 每以一朝之兴为某臺建,‘梁臺建’之字史甚多。” 唐 李商隐 《齐宫词》:“ 梁 臺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率更的意思:(1).即率更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 秦 官……属官有太子率更。” 颜师古 注:“掌知漏刻,故曰率更。” 汉武帝 《柏梁诗》:“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2).指 唐 书法家 欧阳询 。 询 曾任率更令,故称。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赵公 无忌 嘲 欧阳率更 。”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评书法》:“即 米颠 书自 率更 得之,有冰寒于水之奇。”(3).指 欧阳询 的法书。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唐九成宫醴泉铭》:“椎搨日多,佳本日少。故字多残闕,又经俗工...
蛮夷的意思:◎ 蛮夷 mányí[the marns-name for aboriginal tribes or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 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来蛮夷间。——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为降虏于蛮夷。——《汉书·李广苏建传》北蛮夷之鄙人。——《战国策·燕策》...
南山的意思:◎ 南山 Nán Shān[Zhongnanshan]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枇杷的意思:◎ 枇杷 pípa[loquat] 亚洲的一种常绿乔木,现被栽培于大部分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其果实可用...
平理的意思:谓公平处理;治理有序。《东观汉记·刘祐传》:“ 祐 到,摧其权强,平理寃结,政为 三河 表。”《南史·齐纪论》:“机事平理,职贡有恒,府藏内充,人鲜劳役。”《元典章·户部五·民田》:“一切大小事务,从长区处,务要百姓安寧,庶事平理。”评断。《后汉书·鲁恭传》:“讼人 许伯 等争田,累守令不能决, 恭 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輟耕相让。”《元典章·朝纲一·庶务》:“官府大小公事,已有立定限程,民间词讼尤当用心平理。”...
迫窘的意思:窘迫。《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日杳杳以西頽兮,路长远而窘迫” 汉 王逸 注:“言日已西頽,年岁卒尽,道路长远,不得復还,忧心迫窘,无所舒志也。”《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爽 得 宣王 奏事,不通,迫窘不知所为。”《卫藏通志》引 清世宗 《<御制语录>后序》:“既见,问难甚久,其伎俩未能令朕发一疑情,迫窘詰屈。”...
请谳的意思:古代下级官吏遇到疑难案件不能决断,请求上级机关审核定案,称为“请讞”。 汉 王充 《论衡·定贤》:“事之难者莫过於狱,狱疑则有请讞。”《隋书·刑法志序》:“每以季秋之后,诸所请讞,帝常幸 宣室 ,斋而决事,明察平恕,号为宽简。”...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日益的意思:[释义](副)一天比一天(表示程度加深或水平提高)。 [构成]偏正式:日〔益 [例句]生活日益改善。(作状语)...
三辅的意思:(1). 西汉 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 汉 初京畿官称内史, 景帝 二年分置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后改都尉)合称三辅。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治所皆在 长安 城中。《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 颜师古 注:“此三辅者,谓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也。”《太平御览》卷一六四引《三辅黄图》:“ 武帝 太初 元年改内史为京兆尹,以 渭城 以西属右扶风, 长安 以东属京兆尹, 长陵 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
士马的意思:兵马。引申指军队。《汉书·西南夷传》:“阴敕旁郡守尉练士马,大司农豫调穀积要害处。”《北齐书·高乾传》:“乃率 河 北流人反於 河 济 之间,受 葛荣 官爵,屡败 齐州 士马。”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俺则见田野田畴,禾苗丰茂。登场后,鼓腹歌謳。现如今无士马,絶征鬭。”《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时遇 靖康 丙午年间,士马离乱。因此 计安 家夫妻女儿三口,收拾随身细软包裹,流落州府。” 清 张际亮 《传闻》诗:“ 翁山 士马伤亡尽, 支海 夷獠笑舞来。”...
驷马的意思:◎ 驷马 sìmǎ[a team of four horses] 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四夷的意思:(1).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赖。” 孔 传:“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髮左衽之人,无不皆恃赖三君之德。”《后汉书·东夷传》:“凡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云。”(2).泛指外族、外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叙》:“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 中国 之在天下,见夫四夷之则效上国,革面来宾者有之;或野心怒发,狡焉思逞者有之;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
四时的意思:[释义](名)指春、夏、秋、冬四季。 [构成]偏正式:四(时 [例句]四时指春、夏、秋、冬。(作主语)四时的变化影响人的健康。(作定语)...
桃李的意思:◎ 桃李 táolǐ[peaches and plums]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讨治的意思:惩治。《书·皋陶谟》“天讨有罪” 唐 孔颖达 疏:“天又讨治有罪,使之絶恶。”《艺文类聚》卷五六引 汉武帝 等《柏梁诗》:“皇帝曰:‘日月星辰和四时。’ 梁王 曰:‘驂驾駟马从 梁 来’……大司农曰:‘陈粟万硕杨以箕。’执金吾曰:‘徼道宫下随讨治。’”...
天下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指中国或世界。 (2) (名)指国家的统治权。 [构成]偏正式:天(下 [例句]天下无奇不有。(作主语)天下的百姓都盼望有好官当政。(作定语)...
外家的意思:指与自己家庭、亲属无关的人或事物。...
万石的意思:(1).《汉书·石奋传》:“ 奋 长子 建 ,次甲,次乙,次 庆 ,皆以驯行孝谨,官至二千石。於是 景帝 曰:‘ 石君 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举集其门。’凡号 奋 为 万石君 。”后因以“万石”指 汉 石奋 。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惠施 以之辩给, 万石 以之訥慎。”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 万石 周慎,安亲保荣。”(2).指一家有五人官至二千石或一家多人为大官者。《汉书·酷吏传·严延年》:“ 延年 兄弟五人皆有吏材,至大官, 东海 号曰‘万石 严嫗 ( 延年 母)’。”《...
物主的意思:◎ 物主 wùzhǔ[owner of lost property] 物资或物品所有者,一般指被盗窃或遗失的财物的拥有者缴获的盗窃物都归还了物主...
嫌疑的意思:◎ 嫌疑 xiányí[suspect] 猜疑;怀疑...
星辰的意思:◎ 星辰 xīngchén[stars] 星的总称日月星辰...
修饰的意思:◎ 修饰 xiūshì(1) [decorate;adorn;embellish]∶整理;装饰(2) [polish (a piece of writing)]∶修改润饰,使文字生动(3) [make up and dress up]∶梳妆打扮;亦指讲究外表、形式(4) [cultivate]∶修养品德...
谳决的意思:(1).判断。 明 危素 《谥文献黄公神道碑》:“至於剖析异同,讞决是非,多先儒之所未发。”(2).判决。 清 戴名世 《<浙江试牍>序》:“一则廉洁自持,而疏於讞决,情伪不审,而听断失平,是非倒置。”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六:“ 徐公 士林 ,巡抚 苏州 ,凡讞决,先摘定案大略,牌示於外,而后发缮文册。”...
舆马的意思:亦作“轝马”。车马。《逸周书·文传》:“大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吕氏春秋·节丧》:“夫玩好货宝,钟鼎壶滥,轝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十一:“朝生舆马间,夕死衢路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迎神来,送神去,舆马风驰。”...
御物的意思:(1).帝王专用之物。《史记·吴王濞列传》:“今 卬 等又重逆无道,烧宗庙,卤御物,朕甚痛之。”《资治通鉴·汉献帝兴平二年》:“弃御物、符策、典籍,略无所遗。” 胡三省 注:“凡乘舆服御之物,皆为御物。”(2).驾御万物。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行任数以御物,而知人善采拔。”(3).凭借他物。《文选·刘孝标<辩命论>》:“必御物以效灵,亦凭人而成象,譬夫王之冕旒,任百官以司职。” 刘良 注:“言人若託以运命而不求於物,不凭於人,则运命或不相符也。若乘物凭人,或亦呈其灵象也。御,犹乘也。”...
羽林的意思:◎ 羽林 yǔlín[armed escort] 禁军...
枝持的意思:支撑,支持。旧题 汉武帝 《柏梁诗》:“蛮夷朝贺常舍其,柱枅薄櫨相枝持。”《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四年》:“今固守坚城,其势百倍,纵其急攻,犹足枝持。”...
周卫的意思:(1).环卫,禁卫。引申指宫禁。《汉书·司马迁传》:“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衞之中。”(2).防卫。《文选·左思<吴都赋>》:“土壤不足以摄生,山川不足以周衞。” 吕向 注:“周衞,谓防衞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局拘律树林》:“是时 如来 与大众俱,金刚周衞,四天王前导。”(3).指禁卫兵士。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至秋冬,乃振威灵,整法驾,备周衞,设羽旄。” 宋 曾巩 《曲珍四厢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制》:“周衞典军之官,名城御侮之寄,兼是宠数,以畴尔庸。”...
逐兔的意思:(1).追逐兔子。比喻争夺帝位。《后汉书·袁绍传》:“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 李贤 注:“《慎子》曰:‘兔走於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为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不能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子思子》、《商君书》并载,其词略同。” 南朝 梁 何逊 《行经孙氏楼》诗:“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 唐 刘知几 《史通·编次》:“盖逐兔争先,瞻乌靡定,羣雄僭盗,为我驱除。是以史传所分,真伪有别。”《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益州 天府之国,非治乱之主不可居也...
主治的意思:指药物的主要疗效。 明 王世贞 《<本草纲目>序》:“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
撞钟的意思:见“ 撞鐘 ”。(1).击钟。《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汉 东方朔 《答客难》:“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鐘,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鐘,一本作“ 钟 ”。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撞鐘时,你在那里做甚么?”(2).乐器名。戏曲打击乐器之一。京剧反二簧常用为过门时伴奏击节。...
总领的意思:(1).统领;统管。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总领从官,与闻政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是以总领黎庶,则有谱籍簿録。” 宋 朱淑真 《春归》诗:“东君总领鶯花处,浪蝶狂蜂不自来。” 清 刘大櫆 《乞同里捐输以待周急引》:“大约出白金在一斤上下,丰者至二斤,嗇者至三两二两,使一人总领,牟利取息,而以其息待用。”(2). 汉 代光禄勋的别称。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光禄寺》:“案:两 汉 官制,自光禄、太中、中散、諫议等大夫及謁者、僕射、羽林郎、郎中、侍郎,五官、武賁、左右...
宗室的意思:◎ 宗室 zōngshì(1) [royal clan]∶同一宗族的贵族,指国君或皇帝的宗族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史记·魏公子列传》(2) [ancestral temple of a ruling house]∶宗庙...
走狗的意思:◎ 走狗 zǒugǒu[running dog;lackey; lacquey;flunkey] 本指猎狗,今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谄媚的人或阿谀奉承的人...
柏梁台的意思:(1). 汉 代台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长安县 西北 长安 故城内。《三辅黄图·台榭》:“ 柏梁臺 , 武帝 元鼎 二年春起此臺,在 长安 城中北门内。《三辅旧事》云:以香柏为梁也,帝尝置酒其上,詔羣臣和诗,能七言者乃得上。太 初 中臺灾。”(2).泛指宫殿。 明 何景明 《诸将入朝歌》之三:“羣公陪宴 柏梁臺 ,殿上传呼万寿杯。” 清 陈学泗 《纪事》诗之二:“衮龙新幸 柏梁臺 ,供奉传呼走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