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无题五首(其一)
天街不辨玄黄马,宫漏稀传日月闱。
嵇绍可能留溅血,谢玄那及总戎机。
祇应大驾惩西楚,弗对虞歌北渡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荡不安的时局图景。"一国三公狐貉衣"暗指权臣当道,国家权力被少数人掌控,犹如狐狸和貉子穿着华丽的外衣掩饰其本性。"四郊多垒鸟蛇围"则象征战事频仍,边境危机四伏,连鸟兽都受到战争的影响,生活不安。
"天街不辨玄黄马"暗示了社会混乱,连皇宫街道上也分辨不清官马的颜色,反映出朝廷的混乱与衰败。"宫漏稀传日月闱"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宫廷生活的孤寂,日月交替,却无人关心国事。
诗人借嵇绍和谢玄的历史典故,表达对忠臣壮志未酬的感慨。嵇绍是晋朝忠臣,此处可能暗示是否有像他那样英勇抵抗的将领;而谢玄曾率军北伐成功,但诗人忧虑是否有人能如他般果断应对当前危局。
最后两句,"祇应大驾惩西楚,弗对虞歌北渡归",诗人期盼最高统治者能吸取历史教训,如同秦朝因暴政而亡,从而不再重蹈覆辙,而是以积极的姿态平定叛乱,确保国家安宁,而不是在胜利后欢庆回归,忘记过去的教训。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明智决策的期待。
词语解释
大驾的意思:◎ 大驾 dàjià(1) [carriage for a sovereign or emperor]∶皇帝出行,仪仗队之规模最大者为大驾,在法驾、小驾之上(2) [Emperor]∶皇帝的代称大驾亲征,以正伐逆,理必有征无战。——《晋书·嵇绍传》(3) [your gracious presence]∶对他人的尊称...
多垒的意思:营垒众多。喻寇乱频繁。《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 孔颖达 疏:“寇戎充斥,数战郊坰,故多军垒。” 宋 王禹偁 《平阳公主赞序》:“人心大归,兵势大振,卒见削平多垒,底定京师。” 宋 王禹偁 《拟长孙无忌让代袭刺史表》:“至于平定两京,并因英武,荡除多垒,皆是睿谋。” 明 文徵明 《南楼》诗:“敢言多垒非吾耻,空復崩天负 杞 忧。”...
宫漏的意思:古代宫中计时器。用铜壶滴漏,故称宫漏。 唐 白居易 《同钱员外禁中夜直》诗:“宫漏三声知半夜,好风凉月满松筠。” 五代 冯延巳 《鹊踏枝》词:“粉映墙头寒欲尽。宫漏长时,酒醒人犹困。” 宋 欧阳修 《内直奉寄圣俞博士》诗:“独直偏知宫漏永,稍寒尤觉玉堂清。”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元顺帝 自制宫漏,藏壶匱中,运水上下。”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夜半的宫漏,一点一滴,象扯不断的丝那样长。”...
狐貉的意思:亦作“ 狐狢 ”。1.兽名。狐与貉。 汉 刘向 《说苑·谈丛》:“猿猴失木,禽於狐貉者,非其处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侣狐貉於草泽之中,偶猿猱於林麓之间。” 清 孙枝蔚 《行路诗》:“老客纵归情异昨,引领首丘愧狐貉。”(2).指狐、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论语·子罕》:“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 由 也与?” 朱熹 集注:“以狐貉之皮为裘,衣之贵者。” 汉 王褒 《圣主得坚臣颂》:“袭狐狢之煖者,不忧至寒之凄愴。” 清 孙枝蔚 《和希韩鱼字》:“客半衣狐貉,吾尝慙蠧鱼。”...
溅血的意思:(1).飞溅的鲜血。 唐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溅血惭 嵇绍 ,迟行笑 褚渊 。” 宋 苏轼 《荔支叹》诗:“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2).流血。 唐 杜甫 《呀鹘行》:“念尔此时有一掷,失声溅血非其心。” 杨伦 笺注:“溅血,以病伤损流血也。”...
可能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形)表示可以实现。 (2) (名)能成为事实的属性;可能性。 (3) (副)也许;或(表示对情况的估计)。可能去上海。(作状语)事情的发展有两种可能。(作宾语) [构成]并列式:可+能...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戎机的意思:◎ 戎机 róngjī[war,opportunity for combat] 指战争、军事贻误戎机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公的意思:(1).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2).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3).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4).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
四郊的意思:◎ 四郊 sìjiāo[suburbs; outskirts] 城市四周的地方;郊外四郊农事兴,老稚迭歌舞。——陆游《春雨》...
天街的意思:(1).星名。《史记·天官书》:“昴毕閒为天街。” 张守节 正义:“天街二星,在毕昴閒,主国界也。街南为 华夏 之国,街北为夷狄之国。”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析木天街,星宿清润;北岳 医閭 ,神鬼受职。”(2).京城中的街道。 唐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之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元 汤式 《端正好·元日朝贺》套曲:“贺三阳万国来朝,践天街车马知多少,端的便塞满 东华 道。” 清 钮琇 《觚賸·燕京元夜词》:“京城元夜,妇女连袿而出,踏月天街,必至 正阳门 下摸钉...
西楚的意思:(1).古地域名。 三楚 之一。《史记·货殖列传》:“夫自 淮北 沛 、 陈 、 汝南 、 南郡 ,此 西楚 也。” 南朝 梁 沉约 《为晋安王谢南兖州章》:“进不能闲诗 西楚 ,好礼 北河 ;退无以振采六条,宣风万里。”参见“ 三楚 ”。(2).古国号。 秦 亡, 项羽 自立为 霸王 ,有 西楚 、 东楚 与 梁 地共九郡,因建都於 西楚 彭城 ,国号“西楚”。《文选·邹阳<上书吴王>》:“兵不留行,收弊人之倦,东驰 函谷 , 西楚 大破。”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 项羽 自号 西楚霸王 。”...
玄黄的意思:(1).指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汉书·扬雄传上》:“灵祗既乡,五位时叙,絪緼玄黄,将绍厥后。” 颜师古 注:“玄黄,天地色也。” 晋 潘尼 《乘舆箴》:“元元遂初,芒芒太始,清浊同流,玄黄错跱。”(2).指天地。 汉 扬雄 《剧秦美新》:“玄黄剖判,上下相呕。” 唐 杨炯 《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及其玄黄再造,日月重轮,功成而不居,名遂而身退。” 明 宋濂 《燕书四十首序》:“玄黄之间,事变无垠。” 郭沫若 《十年建国增徽识》诗:“劳...
虞歌的意思:亦作“ 虞哥 ”。1. 虞舜 时代的歌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是以九代咏歌,志合文则。 黄 歌《断竹》,质之至也; 唐 歌《在昔》,则广于 黄 世: 虞 歌《卿云》,则文于 唐 时; 夏 歌《雕墙》,縟于 虞 代; 商 周 篇什,丽于 夏 年。”(2).即虞殡。《陈书·徐陵传》:“乃至 钟仪 见赦,朋笑遵途; 襄老 蒙归,《虞哥》引路。”《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隋高虬墓志》:“缀旐縈空,《虞歌》首路。” 清 姚鼐 《马雨畊<住相图>》诗:“我昔婴稚今髮皤,如箭逝弩丝运梭,直逮建霎...
总戎的意思:(1).统管军事;统率军队。《魏书·尉元传》:“臣以 天安 之初,奉律总戎,廓寧 淮 右,海内既平,仍忝 徐 岳。”《周书·武帝纪下》:“帝总戎北伐。”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 吐蕃 不庭,詔 英王 为元帅,总戎西讨。” 宋 叶适 《亲征》:“ 太祖 、 太宗 未尝不自总戎; 真宗 之初,固已幸 大名 矣。”(2).统帅。亦用作某种武职的别称。如 唐 人称节度使为总戎; 清 时称总兵为总戎。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诗之五:“共説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 仇兆鳌 注引 黄希 ...
四郊多垒的意思:指城市四周的防御工事众多,形容城市周围的军事设施密集。...
一国三公的意思:一国三公是指国家的三个最高行政职位,即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