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感事二首赏析

感事二首

近现代 · 李冰若
画角清笳特地哀,抚脾怆恨独登台。
三年碧血滋青草,十丈红楼长绿苔。
北里笙歌催进酒,中原战骨已成灰。
男儿七尺昂藏体,何事沙场去不回?连营百里驻牙幢,帕首靴刀并受降。
共策元戎功第一,谁怜国士本无双。
角声动地惊朝雀,猎火烧空警夜尨。
最是美人饶幸福,将军俏影映银釭。

词语解释

昂藏的意思:◎ 昂藏 ángcáng[stalwart;brave-looking;high-spirited] 仪表雄伟、气宇不凡的样子绣衣柱史何昂藏。——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百里的意思:(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北里的意思:(1).古舞曲名。《史记·殷本纪》:“ 帝紂 ……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 妲己 , 妲己 之言是从。於是使 师涓 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2).称委靡粗俗的曲乐。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亦将有才人妙妓,遗世越俗,扬北里之流声,绍阳阿之妙曲。”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濮上北里,迭奏迭起。”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未睹《钧天》之美,则北里为工;不咏《关雎》之乱,则桑中为雋。”(3). 唐 长安 平康里 位于城北,亦称 北里 。其地为妓院所在地。后因用以泛称娼妓聚...

碧血的意思:[释义](名)《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来多用碧血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 [构成]偏正式:碧(血 [例句]为革命贡献一腔碧血。(作宾语)...

不回的意思:正直,不行邪僻。《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高亨 注:“回,邪僻。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后汉书·侯霸传》:“﹝ 霸 ﹞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新唐书·郗士美传》:“﹝ 士美 ﹞自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处事不回,为宰相 元载 所忌。” 明 何景明 《用直篇》:“行高而不回,言危而不逊。”...

怆恨的意思:悲痛。旧题 汉 苏武 《别李陵》诗:“愴恨切中怀,不觉泪沾裳。”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积年交结,恩义不轻;一旦分别,岂不愴恨?” 唐 黄滔 《明皇回驾经马嵬赋》:“羽卫参差,拥翠华而不发;天颜愴恨,觉红袖以难留。” 李广田 《山之子》:“我爱设想……图画好看,而画中人却另有一番怆恨。”...

催进的意思:促进。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翻译》:“注重翻译,以作借镜,其实也就是催进和鼓励着创作。” 鲁迅 《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听说不远还要送 梅兰芳 博士到 苏联 去,以催进‘象征主义’。”...

登台的意思:[释义](1) (动)走上讲台或舞台。演员登台了。(作谓语) (2) (动)比喻走上政治舞台。 [构成]动宾式:登|台 [同音]灯台...

第一的意思:◎ 第一 dì-yī(1) [the first (1st);firstly;primarily;at the head;in the first place]∶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2) [first;most important]∶首要的,最重要的质量第一...

动地的意思:震撼大地。《公羊传·文公九年》:“地震者何?动地也。”《北齐书·神武纪上》:“ 神武 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人皆号慟,哭声动地。”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毛泽东 《七律·答友人》:“ 洞庭 波涌连天雪, 长岛 人歌动地诗。”...

国士的意思:(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 、 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3)...

何事的意思:(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红楼的意思:(1).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 长乐坊 安国寺 红楼, 睿宗 在藩时舞榭。” 宋 史达祖 《双双燕》词:“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2).富贵人家女子的住房。 唐 白居易 《秦中吟》:“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宋 王庭珪 《点绛唇》词:“花外红楼,当时青鬢颜如玉。”(3).犹青楼。妓女所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艷。”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

画角的意思:古管乐器。传自 西羌 。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南朝 梁简文帝 《折杨柳》诗:“城高短簫发,林空画角悲。” 唐 陈子昂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水浒传》第十二回:“将臺两边左右列着三五十对金鼓手,一齐发起擂来,品了三通画角,发了三通擂鼓,教场里面谁敢高声。” 廖仲恺 《青玉案·泉州道中纪见》词:“西风画角悲征戍,人意也消何处?”...

火烧的意思:◎ 火烧 huǒshāo[baked wheaten cake] 表面没有芝麻的烧饼...

将军的意思:[释义](1) (动)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2) (动)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为难。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名) (3) (动)将(jiànɡ)级军官。 (4) (动)泛指高级将领。 [构成]动宾式:将|军 [例句]他是军队中的一位老将军。(作宾语)...

角声的意思:画角之声。古代军中吹角以为昏明之节。《晋书·王羲之传》:“ 述 ( 王述 )每闻角声,谓 羲之 当候己,輒洒扫而待之。”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庙门外一通角声吹动,全体用饭;二通角声吹动,我亲到寨上察看。”五声之一。《管子·幼官》:“君服青色,味酸味,听角声。”《宋书·乐志一》:“宫声正方而好义,角声坚齐而率礼。” 清 钱谦益 《<施愚山诗集>序》:“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

进酒的意思:◎ 进酒 jìnjiǔ[urge sb. to drink (at a banquet)] 斟酒劝饮;敬酒...

警夜的意思:谓夜间警戒。《文选·张衡<西京赋>》:“卫尉八屯,警夜巡昼。” 薛综 注:“昼则巡行非常,夜则警备不虞也。”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三:“中使谓 詵 曰:‘此警夜之兵也,子疾去,无犯严禁。’” 清 孔尚仁 《享金簿·题跋·刁斗》:“刁斗, 汉 器也,曲柄三足,军中用以炊饭,亦可警夜。”...

连营的意思:(1).扎营相连。《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帝闻 备 兵东下,与 权 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餘里。”《北史·宇文护传》:“ 护 连营渐进,屯军 弘农 。”(2).指连绵不绝的营寨。 唐 李白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诗:“ 函谷 絶飞鸟, 武关 护连营。” 清 王省山 《秣陵纪事》诗:“沿江数十里,连营高垒起。”(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贯索九星在其前,贱人之牢也……一曰连营,一曰天牢,主法律,禁暴强也。”...

猎火的意思:(1).打猎时焚山驱兽之火。 唐 李白 《大猎赋》:“羽毛扬兮九天絳,猎火燃兮千山红。” 明 陈束 《咸宁山中雪霁晚行》诗:“田空猎火还,林冻栖乌警。”(2).指古代游牧民族出兵打仗的战火。 唐 高适 《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 狼山 。” 蒋士超 《出关至沉阳作》诗之二:“不关猎火 狼山 照,丛木如燐夜放光。”...

美人的意思:◎ 美人 měirén(1) [beauty](2) 美女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男儿的意思:◎ 男儿 nán ér(1) [man]∶男子汉男儿有泪不轻弹(2) [husband] [近]∶指丈夫...

帕首的意思:(1).裹头之巾。 唐 韩愈 《送郑尚书序》:“大府帅或道过其府,府帅必戎服,左握刀,右属弓矢,帕首袴鞾,迎郊。” 宋 刘直庄 《贺制置李尚书》:“緑沉金锁,帐环百万之精兵;帕首腰刀,庭列诸屯之大将。”《宋史·后妃传上·章献明肃刘皇后》:“ 柴氏 、 李氏 二公主入见,犹服髲鬀。太后曰:‘姑老矣。’命左右赐以珠璣帕首。” 明 王逢 《天门行》:“烹羊椎牛醉以酒,腰缠白带红帕首。”(2).裹头。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以锦缠股,以红帕首。”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禽 蜚 、 志葵 ,进...

七尺的意思:(1).古代指二十岁。《周礼·地官·乡大夫》:“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贾公彦 疏:“七尺谓年二十知者,案《韩诗外传》‘二十行役’,与此国中七尺同,则知七尺谓年二十。”(2).指身躯。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 南朝 梁 沉约 《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 唐 李颀 《古意》诗:“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清 孙枝蔚 《黄河舟中》诗:“七尺虽无用,临深亦可惊。” 阿英 《袁中郎做官》:“不肖虽愚,岂以七尺易一官。”...

俏影的意思:俊俏的身影。 茅盾 《子夜》十一:“于是女儿 眉卿 的俏影猛地又在 冯云卿 心头一闪。这是他的‘希望之光’。”...

清笳的意思:谓凄清的胡笳声。 南朝 齐 谢朓 《随王鼓吹曲》之七:“寥戾清笳转,萧条边马烦。” 唐 杜甫 《洛阳》诗:“清笳去宫闕,翠盖出关山。” 清 马銮 《文姬》诗:“月下清笳欲别难,归来又促嫁衣看。”《花月痕》第五回:“寒角清笳,月冷 胭脂山 下。”...

青草的意思:◎ 青草 qīngcǎo[green grass] 为食草动物提供食物的绿色草本植物群,常多由具窄叶的禾本科,莎草科和灯心草科等单子叶植物组成,往往与双子叶的草本植物相混生...

戎功的意思:(1).大功。《诗·周颂·烈文》:“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毛 传:“戎,大。” 明 宋濂 《拟薛收上秦王平夏郑颂》:“天下万姓,驩欣舞抃,以为皇帝之睿謨雄算,王之戎功骏烈,皦皦乎不可尚已。”(2).犹戎事。 汉 蔡邕 《光武济阳宫碑》:“戮力戎功,翼戴 更始 。”...

沙场的意思:[释义](名)广阔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构成]偏正式:沙(场 [例句]投身沙场。(作宾语)[同义]战场、疆场[同音]纱厂、砂场...

烧空的意思:映红天空。 宋 孙光宪 《河传》词:“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锦帆风,烟际红,烧空,魂迷大业中。” 宋 苏轼 《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祐僧舍作诗记之》:“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

笙歌的意思:[释义](动)〈书〉泛指奏乐唱歌。 [构成]偏正式:笙(歌 [例句]游船上笙歌不断。(作主语)...

受降的意思:◎ 受降 shòuxiáng(1) [accept a surrender]∶接受敌方投降受降仪式(2) [surrender]∶投降快快下马来受降...

特地的意思:[释义](副)表示专为某件事而采取行动。他昨天~来看你,你没在。 [构成]偏正式:特〔地 [同义]特意...

无双的意思:[释义](形)独一无二。 [构成]偏正式:无(双 [例句]这座宫殿举世无双。(作谓语)这件盖世无双的艺术品让人们陶醉。(作定语)...

幸福的意思:◎ 幸福 xìngfú[happiness]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靴刀的意思:...

牙幢的意思:即牙旗。《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逊 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牙旗牙门旗鼓》:“《黄帝出军》曰:‘有所征伐,作五采牙幢。青牙旗引住东,赤牙旗引住南,白牙旗引住西,黑牙旗引住北,黄牙旗引住中。’”参见“牙旗”。...

银釭的意思:银白色的灯盏、烛台。 南朝 梁元帝 《草名》诗:“金钱买含笑,银釭影梳头。”一本作“ 银缸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壁上银釭半明灭,牀上无眠,愁对如年夜。” 明 夏完淳 《寒灯赋》:“渺银釭之寒夜,照羈愁之独眠。”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然归故家,则银釭暗而爱妻逝矣。”...

元戎的意思:◎ 元戎 yuánróng[supreme commander] 主将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诗·小雅·六月》不是元戎令,谁敢乱爬蹅。——《西游记》...

战骨的意思:战死者的骸骨。 唐 李颀 《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 汉 家。” 元 萨都剌 《送王御史》诗:“草满畬田多战骨,花飞驛路少人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庙堂有策军书急,天地无情战骨多。”...

中原的意思:◎ 中原 zhōngyuán(1) [central plains (comprising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nghe River)]∶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2) [plain]∶平原;原野...

驻牙的意思:将帅或方面大员驻扎、统辖某地。牙,牙旗。《旧唐书·回纥传》:“ 乌介 诸部犹称十万众驻牙 大同军 北 閭门山 。”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三回:“小子有诗吊 郑汝成 道:‘驻牙 沪渎 显威容,谁料仇人暗揕胸。’”...

三年碧的意思:见“ 三年化碧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