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阳春台和韵二首(其一)
明 · 孙承恩
帝居西畔岌层台,旧是先皇驻辇来。
宝翰仰瞻镵屃屃,恩光常自照莓苔。
千年盘石河山拱,八表风尘日月开。
欲拟彩毫干气象,登高深愧昔人才。
宝翰仰瞻镵屃屃,恩光常自照莓苔。
千年盘石河山拱,八表风尘日月开。
欲拟彩毫干气象,登高深愧昔人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阳春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首句“帝居西畔岌层台”,以“岌”字形容台之高峻,暗示此地曾为帝王驻足之处,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旧是先皇驻辇来”一句,直接点明了此处的历史地位,强化了其作为皇家行宫的象征意义。
“宝翰仰瞻镵屃屃,恩光常自照莓苔。”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阳春台的景象,通过“宝翰”、“镵”、“屃”等词汇,展现了台上的碑文或装饰品的精美与庄严,同时“恩光”与“莓苔”的对比,既体现了皇家恩泽的普照,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千年盘石河山拱,八表风尘日月开。”这两句则将视角扩大至更广阔的时空背景,通过“盘石”、“河山拱”、“八表风尘”、“日月开”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宇宙的浩瀚,同时也寓意着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深远影响。
最后,“欲拟彩毫干气象,登高深愧昔人才。”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宏大的场景,虽有才情却深感自己难以企及前人的创作境界,流露出一种谦逊与敬仰之情。整首诗在赞美自然与历史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才华与时代精神的反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