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西坑杨子威巡检官舍
山村乱后萧条甚,隐约疏林一两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显荒凉的山村景象。首句“诘曲山蹊穿复斜”,以曲折蜿蜒的山路起笔,勾勒出山路的崎岖不平,暗示了行进的艰难与探索的旅程。接着,“溪流浅碧漾寒沙”一句,通过清澈见底的溪水和寒冷季节中的沙滩,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溪水的流动与沙粒的闪烁相互映衬,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山村乱后萧条甚”一句,直接点明了山村在战乱之后的衰败景象,一个“甚”字,强调了破坏的程度之深,让人感受到历史变迁对自然与人类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最后,“隐约疏林一两家”描绘了在稀疏的树林中隐约可见的几户人家,这种景象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简朴与宁静,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社会变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战乱后社会重建的思考。
词语解释
碧漾的意思:绿波荡漾貌。 宋 朱淑真 《下湖即事》诗:“晴波碧漾浸长空,书馆清寒柳曳风。”...
穿复的意思:掘地累土。指营建。《旧唐书·文苑传中·陈子昂》:“况山陵初制,穿復未央,土木工匠,必资徒役。”...
寒沙的意思:称寒冷季节的沙滩。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鱼浦潭》诗:“森森荒树齐,析析寒沙涨。” 唐太宗 《饮马长城窟行》:“寒沙连骑跡,朔吹断边声。” 宋 刘过 《唐多令》词:“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诘曲的意思:屈曲;屈折。 唐 宋之问 《秋莲赋》:“复道兮詰曲,离宫兮相属。” 明 袁宏道 《送徐太府见可入计序》:“公之文,严於法而沉於气,往往詘常调而自伸其才,故变幻詰曲,无不极情之所至。” 清 周亮工 《哭许有介》诗:“蝇头詰曲怀人札,豕腹彭亨傲客诗。”...
山村的意思:◎ 山村 shāncūn[mountain village] 山区中的自然村落沿着山村小道,我找到了大队部,可是不见一个人。——《太行青松》...
疏林的意思:亦作“疎林”。1.修剪林木的枝条。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开石通涧,剔柯疏林。”(2).稀疏的林木。 唐 王昌龄 《途中作》诗:“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 明 刘基 《小重山》词:“城上高楼接海赮,疎林藏不尽欲栖鸦。” 潘漠华 《草野》一:“晨光透过疏林,金黄的,灿烂的,在漠漠的大地上跳舞。”...
溪流的意思:◎ 溪流 xīliú[brook;rivulet] 山间的小股水流;溪水...
萧条的意思:◎ 萧条 xiāotiáo(1) [desolate;bleak]∶ 寂寥冷落;草木凋零四顾萧条。——宋· 姜夔《扬州慢》(2) [few]∶少我这样的行李萧条,未免叫他瞧不起。——《负曝闲谈》◎ 萧条 xiāotiáo[depression] 经济成长退缩经济萧条...
一两的意思:(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
隐约的意思:(1).困厄;俭约。《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於山林,伏於巖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飢渴隐约,犹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 陈鼓应 注:“隐约含有逼困之意。”《楚辞·严忌<哀时命>》:“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 王逸 注:“言己放於山泽,隐身守约。”《后汉书·赵典传》:“ 典 少篤行隐约,博学经书。” 李贤 注:“隐,静也。约,俭也。” 宋 曾巩 《学舍记》:“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礱饭,芑莧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2).谓义深而言简。《史记·太史公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