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舒用之葬有感
宋 · 陶梦桂
藕塘三亩宅,松竹荫兰荪。
有酒曾留客,无香可返魂。
亲朋惟我老,心事与谁论。
苦恍如縻绠,随风洒墓门。
有酒曾留客,无香可返魂。
亲朋惟我老,心事与谁论。
苦恍如縻绠,随风洒墓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藕塘:指池塘,可能种植莲藕。宅:住宅,房子。
松竹:常绿植物,象征高洁和坚韧。
兰荪:兰花,象征高雅纯洁。
曾:曾经。
留客:款待客人。
无香:没有香气,暗指故人不在。
返魂:召回亡魂,表达怀念之情。
亲朋:亲戚朋友。
惟我老:只剩下我老去。
心事:内心的事情,烦恼或忧虑。
与谁论:向谁倾诉。
苦恍:苦闷恍惚。
縻绠:束缚的绳子,比喻束缚或牵绊。
洒墓门:洒落在墓门前,表示哀思或怀念。
翻译
三亩大的藕塘边是我家宅院,四周环绕着松竹,兰荪丛生。曾经有酒招待过客人,但如今已无香气能召回故人。
亲朋好友中只有我年老,心中忧虑却无人可以倾诉。
我如同被束缚的线,心情苦闷,只能随风飘洒在墓门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梦桂所作的《送舒用之葬有感》。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田园景象,"藕塘三亩宅,松竹荫兰荪",展现了友人舒用之家的宁静与高雅,以荷花、松竹和兰花寓示了主人的品格。接下来的"有酒曾留客,无香可返魂"表达了对亡者的怀念,曾经的欢聚饮酒已成过往,亡者已无法再闻人间香气。"亲朋惟我老"流露出诗人孤独的境遇,只剩下自己年迈,无人可倾诉心事。最后两句"苦恍如縻绠,随风洒墓门"运用比喻,将心情比作被风吹动的绳索,飘摇不定,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哀思和自己的失落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亡者的回忆,传达出诗人对故人的悼念以及自身的孤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