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鹧鸪天(访南雄珠玑巷)赏析

鹧鸪天(访南雄珠玑巷)

近现代 · 朱帆
昔日中原战火催,征尘一路马声哀。
移民泪尽珠玑巷,又傍浈江向海隈。
家已远,梦难回。
岭梅千载冒寒开。
不知今日寻根客,可见当年燕子来。

词语解释

当年的意思:[释义](名)就在本年,同一年。 [构成]偏正式:当(年 [例句]当年的事儿。(作定语)另见“当dānɡ”下“当年”。...

今日的意思:[释义](名)今天。 [构成]偏正式:今(日 [例句]参观团今日到达。(作状语)...

可见的意思:[释义](副)由此可见。 [构成]偏正式:可〔见 [例句]他近来常常生病;可见身体虚弱。(作状语)...

岭梅的意思:指 大庾岭 上的梅花。 大庾岭 上梅花,古来有名。因 岭 南北气候差异,梅花南枝已落,北枝方开。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诗:“秋雨漫湘竹,阴风过 岭 梅。” 宋 苏轼 《定风波》词:“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时时犹带 岭 梅香。”...

路马的意思:古代指为君主驾车的马。因君主之车名路车,故称。《礼记·曲礼上》:“乘路马,必朝服。” 郑玄 注:“路马,君之马。” 汉 贾谊 《新书·阶级》:“礼,不敢齿君之路马,蹴其芻者有罪。” 宋 杨万里 《转对札子》:“然古者国贫则君服大布之衣,年饥则路马不食穀。”...

冒寒的意思:(1).冒着寒冷。《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冬歌二》:“涂涩无人行,冒寒往相觅。” 唐 耿湋 《早朝》诗:“冒寒人语少,乘月烛来稀。” 宋 梅尧臣 《送子华》诗:“冒寒跃马来,且言行有期。”(2).着凉,受寒。 清 褚人穫 《坚瓠五集·蓝尾酒》:“嫗自外挈酒壶至曰:‘以君冒寒,且进一杯。’” 苏曼殊 《碎簪记》:“ 庄湜 面色顿白,身颤如冒寒。”...

千载的意思: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日中的意思:◎ 日中 rìzhōng[midday] 日头正当午;中午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水浒传》...

昔日的意思:◎ 昔日 xīrì[in former days] 以前;往日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移民的意思:◎ 移民 yímín(1) [migrate;emigrate]∶往他地迁移居民三峡移民向美国移民(2) [migrant]∶迁移的人每年有 30 万移民涌入美洲...

一路的意思:◎ 一路 yīlù(1) [all the way]∶在整个的行程中;沿路一路领先一路奇景。——《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一路逐队而行。——《广东军务记》(2) [throughout the journey]∶贯穿旅程一路多保重(3) [of the same kind]∶同一类一路货(4) [take the same route;go the same way]∶同一方向进行,走同样路咱们是一路吗?(5) [together]∶一起(来、去、走)我与他一路来的(6) [single fi...

战火的意思:◎ 战火 zhànhuǒ[flames of war] 指战争战火纷飞...

征尘的意思:◎ 征尘 zhēngchén[dust which settles on one during a journey] 远行中身上沾染上的尘土满是征尘的衣襟...

中原的意思:◎ 中原 zhōngyuán(1) [central plains (comprising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nghe River)]∶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2) [plain]∶平原;原野...

珠玑的意思:◎ 珠玑 zhūjī(1) [pearl;gem]∶宝珠;珠宝(2) [graceful writing or expression]∶比喻优美的诗文或词藻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淮南子·人间训》...

子来的意思: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臺 ,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朱熹 集传:“ 文王 之臺,方其经度营表之际,而庶民已来作之,所以不终日而成也。虽 文王 心恐烦民,戒令勿亟,而民心乐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来也。”《宋书·武帝纪中》:“今 荆 雍 义徒,不召而集,子来之众,其会如林。” 元 揭傒斯 《大元敕赐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来。” 清 黄本铨 《枭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银二十万为办善后,士民皆踊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