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宿长湖尾赏析

宿长湖尾

宋 · 邓深
古木侵沙路,柴门引竹篱。
山低秋水阔,天远夕阳迟。
杳杳来鸿雁,翩翩下鹭鸶。
渔舟何处宿,横笛未休吹。

拼音版原文

qīnshācháiményǐnzhú

shānqiūshuǐkuòtiānyuǎnyángchí

yǎoyǎolái鸿hóngyànpiānpiānxià

zhōuchù宿héngwèixiūchuī

注释

古木:古老的树木。
侵沙路:深入沙漠的道路。
柴门:简陋的木门。
引:引导。
竹篱:竹编的篱笆。
山低:山峦低矮。
秋水:秋天的水面。
阔:开阔。
天远:天空遥远。
杳杳:远远的,消失在远方。
来鸿雁:飞来的鸿雁。
翩翩:轻盈的样子。
下鹭鸶:鹭鸶降落。
渔舟:捕鱼的小船。
何处:哪里。
宿:过夜。
横笛:横放的笛子。
未休:不停歇。

翻译

古老的树木深入沙漠之路,简陋的柴门后是竹篱笆环绕。
秋天的山峦低矮,水面开阔,夕阳缓缓落下。
远方的鸿雁渐渐消失在视线中,白鹭轻盈地飞翔而下。
渔舟停泊在何处呢?笛声悠扬,仍未停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在诗人眼中,古木侵蚀了沙路,柴门外是引导竹篱围成的小径。山势低缓,与秋天的水面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夕阳西沉,但在高远的天际还未完全消失。这时,一群群鸿雁飞来,而鹭鸶则翩翩地降落在水边。

诗中渔舟是诗人栖身之所,夜幕低垂,诗人尚未停下手中的横笛,吹奏着悠扬的曲调。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惬意情怀,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语言简洁而不失丰富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静谧美好的山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