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发中桥二首(其一)赏析

发中桥二首(其一)

宋 · 杨万里
湿轿乘凉入,斜灯借路明。
柳欹元不倒,桥阔自多惊。
宿霤停残滴,朝曦放快晴。
溪流太无赖,不作一声声。

注释

湿轿:指湿润的或者有水汽的轿子。
乘凉:在凉爽的环境中行走。
斜灯:倾斜的灯光。
借路明:借助灯光照明前行。
柳欹:柳树歪斜。
元不倒:本应倒下的样子,但并未倒下。
桥阔:桥面宽阔。
自多惊:自然让人感到惊讶。
宿霤:夜间的雨滴或檐头积水。
残滴:残留的雨滴。
朝曦:早晨的阳光。
快晴:快速放晴。
溪流:小溪流水。
无赖:形容调皮、任性。
一声声:发出连续的声音。

翻译

在湿润的轿子中乘凉前行,借助斜照的灯光照亮道路。
柳树歪斜却并未倾倒,宽大的桥面令人感到惊奇。
夜晚残留的雨滴在屋檐上停止滴落,早晨的阳光带来明媚的晴天。
溪流顽皮得很,静悄悄地不发出任何声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夜乘凉的画面,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湿轿"指的是因露水而湿润的小轿车,"乘凉入"则是乘着这小轿车在凉爽中缓缓行进。"斜灯借路明"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微弱的灯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接下来两句"柳欹元不倒,桥阔自多惊"生动表现了夏夜的宁静与桥上柳树随风轻摇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bridge阔(宽阔)和柳枝不倒,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深切体验的惊叹之情。

"宿霤停残滴,朝曦放快晴"则描写了夜间露珠未干,早晨阳光普照将露水蒸发的情景。诗人捕捉到了时间变迁中自然界细微变化的美妙。

最后两句"溪流太无赖,不作一声声"表达了溪水不经意地流淌,没有任何声响,体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之美。整首诗通过对夜晚乘凉、夏日景色、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