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子山
明 · 释函是
桐山早岁已知名,今日亲从鸟道行。
一缕云根逾岭路,半空人语隔溪声。
新栽绿树埋烟重,旧引红泉落涧清。
此去数程江岸近,不教人作武陵行。
一缕云根逾岭路,半空人语隔溪声。
新栽绿树埋烟重,旧引红泉落涧清。
此去数程江岸近,不教人作武陵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亲自沿着鸟道攀登桐子山的壮丽景象。首联“桐山早岁已知名,今日亲从鸟道行”开篇点题,既表达了对桐子山早年名声的赞叹,又透露出诗人今日亲临其境的激动心情。颔联“一缕云根逾岭路,半空人语隔溪声”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描绘了登山途中云雾缭绕、山路蜿蜒的景象,以及人在高处与溪水声相隔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颈联“新栽绿树埋烟重,旧引红泉落涧清”则进一步展现了山中自然景观的变化与和谐之美。新栽的绿树在烟雾中显得更加浓重,而古老的泉水在山谷间流淌,清澈见底,两幅画面相互映衬,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变迁。
尾联“此去数程江岸近,不教人作武陵行”以“武陵行”这一典故,巧妙地将读者的思绪引向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暗示了诗人希望在这片山水之间找到心灵的归宿,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对桐子山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