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歌三首(其二)
青海便为胡部落,赤斤元是汉封疆。
鉴赏
这首明代赵时春的《河西歌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历史画卷。首句“十万鸣弦小十王”,形象地展现了军队的强大声势,仿佛十万士兵齐奏战歌,指挥者威严如十王。次句“曾驱叛寇入河湟”则叙述了这支军队的英勇事迹,他们曾经成功驱逐了叛乱的敌人,攻占了河湟地区。
接下来,“青海便为胡部落”暗示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青海之地曾被胡人占据。然而,“赤斤元是汉封疆”又揭示了这片土地在历史上属于汉朝的版图,赤斤之地本是汉朝的封疆之地。这两句对比鲜明,突显了边疆地区政权更迭与归属的复杂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战争场景和地域变迁,寓含了对历史沧桑和领土归属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地理意蕴。
词语解释
部落的意思:[释义](名)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 [构成]偏正式:部(落 [例句]在现代社会仍然存在原始部落。(作宾语)...
赤斤的意思:蒙古语,谓耳朵。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 元 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形相,如你敦者,眼也;如赤斤者,耳也。”...
封疆的意思:◎ 封疆 fēngjiāng(1) [boundary;border region]∶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标记,聚土而成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2) [local general]∶将某一地区全权交给官吏管理封疆大元帅执掌封疆之印...
河湟的意思:亦作“ 河隍 ”。 黄河 与 湟水 的并称。亦指 河 湟 两水之间的地区。《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乃度 河 湟 ,筑 令居塞 。” 唐 司空图 《河湟有感》诗:“一自 萧关 起战尘, 河 隍 隔断异乡春。”《新唐书·吐蕃传下》:“ 湟水 出 蒙谷 ,抵 龙泉 与 河 合……故世举谓西戎地曰 河湟 。”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 宣宗 收 燕 赵 ,復 河隍 ,力强於 宪武 矣。”隍,一本作“ 湟 ”。...
胡部的意思:唐 代掌管胡乐的机构。亦指胡乐。胡乐从 西凉 一带传入,含有 西凉 乐等成分,当时称“胡部新声”。《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倍四本属清乐,形类雅音,而曲出於胡部。”《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开元 二十四年,升胡部於堂上。” 唐 王昌龄 《殿前曲》诗:“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子弟和《凉州》。”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外国之声,前世自别为四夷乐。自 唐 天寳 十三载,始詔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
鸣弦的意思:亦作“ 鸣絃 ”。 1.《论语·阳货》:“子在 武城 ,闻弦歌之声。”原谓 子游 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后汉书·循吏传赞》:“一夫得情,千室鸣弦。” 李贤 注:“一夫谓守长也。千室谓黎庶。言上得化下之情,则其下鸣弦而安乐也。” 宋 曾巩 《送韩玉汝使两浙》诗:“使传东驰下九天,此邦曾屈试鸣弦。”(2).拨动琴弦,使之作响。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之一:“援琴鸣弦发清音,短歌微吟不能长。”(3).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晋 陶潜 《闲情赋》:“仰睇天路,俯...
青海的意思:◎ 青海 Qīnghǎi[Qinghai] 中国西北部的省,省会西宁市。面积72万平方公里,人口448万(1990)。境内有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全省大部为高原。畜牧业为省经济重要部分。青海为尚待开发的省之一。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
十王的意思:见“ 十殿阎王 ”。...
十万的意思: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渔阳》诗:“繫书请问 燕 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宋 陆游 《好事近》词:“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