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滋血汤

滋血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滋血汤处方

赤石脂(火煅红)、海螵(去壳)、侧柏叶(去枝),各五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妇人劳伤过度,致伤脏腑,冲任气虚,不能约制其经血,或暴下,谓之崩中,或下鲜血,或下瘀血,连日不止,淋沥不断,形羸气劣,倦怠困乏,并能治之。此药功效,不可尽述。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用热饭饮调下,一日连进三服即愈,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滋血汤处方

马鞭草、荆芥穗,各四两;牡丹皮一两,赤芍药、枳壳(去心.麸炒)、肉桂(去粗皮)、当归(去苗.炒)、川芎,各二两。

炮制

上粗散。

功能主治

治妇人血热气虚,经候涩滞不通,致使血聚,肢体麻木,肌热生疮,浑身痛倦,将成劳瘵,不可妄服他药,但宜以此滋养通利。

用法用量

每四钱,乌梅一个,水二盏,煎一盏,去渣,食前空心,日四、五服。

有此证,服至半月或一月,经脉自通,百病皆除,神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滋血汤处方

赤石脂(火煅红)海螵蛸(去壳)侧柏叶(去枝)各150克

功能主治

治妇人劳伤脏腑,冲任气虚,不能制约其经血,致患血崩,或下鲜血,或下瘀血,连日不止,淋沥不断,形赢气劣,倦怠咽乏者。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6克,用热饭饮调下,一日三次,不拘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滋血汤处方

马鞭草 荆芥穗各120克 丹皮30克 赤芍药 枳壳(去瓤,面炒)肉桂(去粗皮)当归(去苗,炒)川芎各60克

制法

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妇人血热气虚,月经涩滞不通,致使血聚,肢体麻木,肌热生疮,浑身痛倦,将成劳瘵。

用法用量

每次12克,加乌梅1个,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每日四至五次。服至半月或一月,经脉自通,百病皆除。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引胡氏方:滋血汤处方

当归 川芎 芍药 人参 麦门冬 牡丹皮 阿胶各60克 琥珀22克(别研)酸枣仁(炒)粉草 桂心各30克 半夏曲45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滋荣养血,治妇人诸虚,血海久冷。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5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引胡氏方《御药院方》卷十一:滋血汤处方

人参 白茯苓(去皮)熟干地黄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干山药 黄耆各30克

制法

上药共为粗末,用马尾罗子罗。

功能主治

益气养血,调理脾胃。治妇人皮聚毛落,心肺俱损,血脉虚弱,月水愆期。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一

猜你喜欢

  • 不醉方

    处方绿豆、小豆、葛根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令人不醉。主用法用量当未饮酒之前,用冷水调1匙或2匙服之。摘录《济阳纲目》卷十一

  • 不饥耐老方

    处方麻子2升,大豆1升。制法上熬令香,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益气。主用法用量日2服。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八

  • 不龟手膏

    处方猪脂油4两,白蜡2两(溶化,离火加),白芷1钱,升麻1钱,猪牙皂1钱,丁香5分,麝香2分。制法上为细末,入前油蜡内和匀。功能主治滋润肌肤。主冬月手背裂痛。用法用量先用葱汤洗手净,拭干,烘手热,取前膏1块于手心内搓之,令手掌油润,去药,则

  • 丙丁丸

    处方附子1个(9钱重者,炮),川乌1个(7钱重者,炮),当归2两(酒浸洗),赤芍药5两,沉香半两,益智半两。制法上为细末,浸当归酒煮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生血养气,升降水火,化精补肾。主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食

  • 丙字化毒丸

    处方牛黄5分,珍珠5分,犀角1钱半,瓜儿血竭1钱半,紫草1钱半,朱砂1钱半,雄黄1钱半,白鲜皮1钱半,乳香1钱半,月月红1钱半,僵蚕1钱3分,蝉衣1钱3分,山甲1钱3分,生生乳1钱,赤芍药2钱。制法上药各为末,用神曲末5钱,打稠糊为丸,如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