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胡麻丸

胡麻丸

《外科正宗》卷四:胡麻丸处方

大胡麻120克 防风 威灵仙 石菖蒲 苦参各60克 白附子 独活各30克 甘草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用酒跌成丸子。

功能主治

治癜风初起,皮肤作痒,后发癜风,渐至开大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形瘦者4.5克,食后、临卧白滚汤送下。

注意

服药期间,忌动风发物、海腥、煎炒,鸡、鹅、羊肉、火酒,愈后戒百日。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幼科发挥》卷上:胡麻丸处方

胡麻仁(炒)、苦参、甘菊花、大力子(炒)、石菖蒲、何首乌、威灵仙、蔓荆子、乌梢蛇(酒浸,去皮骨,取肉焙干)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酒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疥癣。

用法用量

竹叶汤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上《片玉心书》卷五:胡麻丸处方

苦参5钱,何首乌3钱,胡麻仁(炒)3钱,蔓荆子(炒)3钱,威灵仙3钱,荆芥穗3钱,白蒺藜(炒,去刺)3钱,牛蒡子(炒)3钱,石菖蒲1钱5分,干菊花3钱。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风疮疥癣。

用法用量

竹叶灯心汤送下。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圣济总录》卷一○一:胡麻丸处方

胡麻仁(炒)3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3两,黑豆黄2两,桂(去粗皮)1两,生地黄(捣绞取汁)1升。

制法

上药先将地黄汁,入银锅中煎2-3沸,次入杏仁膏,余药并为末,投入同煎令稠,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髭发白。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早食后温酒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圣济总录》卷一九八:胡麻丸处方

胡麻半斤(拣去土,研碎)。

制法

上以米醋3升,瓷器中煮尽醋后,入茯苓、人参、云母粉各1两,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延年返老,补填骨髓,保固三田。主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甘泉水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卫生总微》卷十九:胡麻丸处方

胡麻4两(炒香),羊踯躅1两(焙)。

制法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瘰疬。

用法用量

每服7丸,渐加至21丸,热水送下,1日2次,见效为度。已破者,更用黑母牛粪,烧灰研末敷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九《御药院方》卷一:胡麻丸处方

天麻1两,升麻1两,白附子(炮)1两,人参1两,细辛1两,川芎1两,木贼1两,定风草1两,穿山甲(去土,炒黄色)1两,丹参1两,玄参1两,何首乌(酒浸)1两,紫参1两,蔓荆子1两,防风1两,威灵仙1两,全蜈蚣1对。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大风。

用法用量

每用2两,用胡麻1斤,炒香为末,拌匀,入蜜和丸,都分为90丸。每服1丸,细嚼,温浆水下,日进3服,不拘时候。淡白粥服120日,不再发。

摘录《御药院方》卷一《解围元薮》卷三:胡麻丸处方

胡麻1斤,苦参5斤(酒浸7日),荆芥穗4斤,豨莶草叶(净)3斤,苍耳草叶(净)3斤,紫背浮萍2斤。

制法

上药蒸透晒干,先将豨、苍2味蜜拌蒸1伏时,晒干后共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大风、大疠、中风。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茶、酒俱可下,日进3次。

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猜你喜欢

  • 安蛔汤

    《回春》卷二:安蛔汤处方人参7分,白术1钱,茯苓1钱,干姜(炒黑)5分,乌梅2个,花椒(去目)3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伤寒吐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回春》卷二明·《万病回春》:安蛔汤出处安蛔汤,出自明·《万病回春》。本方又名“理中安蛔汤”

  • 安蛔汤

    《回春》卷二:安蛔汤处方人参7分,白术1钱,茯苓1钱,干姜(炒黑)5分,乌梅2个,花椒(去目)3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伤寒吐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回春》卷二明·《万病回春》:安蛔汤出处安蛔汤,出自明·《万病回春》。本方又名“理中安蛔汤”

  • 安蛔理中汤

    《医宗说约》卷四:安蛔理中汤处方参、术、乌梅、川椒、炮姜、白茯苓、生姜。功能主治蛔厥,手足冷。用法用量水煎服。手足冷甚,加附子;呕,加半夏、陈皮、生姜汁;蛔吐不止,加苦楝根、黄连、细辛;大便秘结,加大黄。摘录《医宗说约》卷四《医学入门》卷四

  • 安血饮

    处方白茅根20-30克,龙骨15-25克,牡蛎15-25克,生三七粉(吞服)3-5克,白芨粉10-15克,生在大黄6-10克,藕节炭(或藕汁)20-30克。功能主治凉血活血止血。主血热壅盛,迫血妄行。用法用量冷水浸泡半小时,煮沸20分钟即可

  • 安豚丹

    处方人参5钱,白术5钱,肉桂1钱,山药1两,巴戟天5钱,蛇床子3钱,附子5分,茯苓3钱,远志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补心肾之虚,温命门、心包之火,去脾经之湿。主心包、命门二经之火衰,外感寒邪,而发奔豚,如一裹之气从心而下,直至于阴囊之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