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内消瘰疬丸

内消瘰疬丸

《医学启蒙》卷三:内消瘰疬丸处方

夏枯草240克 玄参 青盐各150克 海藻 川贝母 薄荷叶 天花粉 海蛤粉 白蔹 连翘(去心)熟大黄 生甘草 生地黄 桔梗 枳壳 当归 消石各30克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痰凝气滞所致的瘰疬痰核,颈项瘿瘤,皮色不变,或肿或痛。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临卧用白汤送下。

注意

孕妇慎用。

摘录《医学启蒙》卷三清·《疡医大全》:内消瘰疬丸组成

夏枯草八两三钱(250克)、玄参五两(150克)、天花粉一两(30克)、甘草一两(30克)、青盐五两(150克)、白蔹一两(30克)、当归一两(30克)、海藻一两(30克)、枳壳一两(30克)、桔梗一两(30克)、川贝母一两(30克)、制大黄一两(30克)、薄荷一两(30克)、连翘一两(30克)、海蛤粉一两(30克)、生地黄一两(30克)、硝石一两(30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粉,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

软坚散结,化痰消瘿。

主治

主治瘿瘤,瘰疬,痰核,伴见舌淡苔白,脉濡缓。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颈淋巴结结核、颅内结核瘤、肛瘘等病症。

1.颈淋巴结结核:60例淋巴结核患者在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联合内消瘰疬片治疗,与单纯抗结核化疗治疗60例相比较,疗程4个月。观察1、2、4个月末临床症状及B超的变化,以颈部肿大淋巴结缩小1/2或消失,溃疡愈合及无新的肿大淋巴结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1、2、4个月末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34%、75.0%和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66.67%和76.67%。(《临床肺科杂志》2014年第11期)

2.颅内结核瘤:应用内消瘰疬丸结合常规抗痨治疗颅内结核瘤30例,与常规抗痨治疗30例作对照。通过脑脊液(1、3、6、9周)和MRI增强扫描检测头颅影像(1、3、6、12个月)的变化、临床症状,对比2组患者脑脊液恢复正常及颅内结核瘤吸收的数量。结果:治疗组22例有效,8例无效;对照组14例有效,16例无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3.肛瘘:应用内消瘰疬丸治疗肛瘘57例,与氟哌酸胶囊治疗56例作对照,疗程2周。以相关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 96%,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43%。(《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6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痰核、瘿瘤等证,方用夏枯草、玄参、白蔹,蛤壳、连翘以软坚散结,清热解毒;配薄荷、天花粉增强清热解毒之功;配浙贝母、海藻化痰利水、消毒散结;大黄、玄明粉泻火、软坚、祛瘀,增强软坚散结之效;枳壳、桔梗行气解郁、除痞消痰;当归、地黄补血活血,凉血养阴;甘草调和诸药。纵观全方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理气化痰、软坚散结之功效。临床应用以瘰疬肿大,按之软或坚实有疼痛,或瘿瘤按之软或坚,伴有低热等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乳腺增生病、菌阳空洞型肺结核、淋巴结肿大等病症。

方歌

内消瘰疬夏枯藻,枳桔玄贝蔹荷翘,归地大黄花粉草,海粉玄明青盐消。

摘录清·《疡医大全》

猜你喜欢

  • 便消散

    处方金银花1钱,知母1钱,花粉1钱,白芨1钱,法半夏1钱,穿山甲1钱,乳香1钱半(制),皂角刺1钱2分。功能主治疮症初起,红肿高大者。用法用量用水、酒煎服,疮在肚脐以上者,饭后服;疮在肚脐以下者,饭前服。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 便立丹

    处方黄丹、雄黄、龙骨八停(煅)、金脚信少许(研)。制法上为末,捏作饼子。功能主治疬疮。用法用量方中黄丹、雄黄用量原缺。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一

  • 便蜜饮

    处方童便1钟,白蜜2匙。功能主治瘴疠诸疟,无问新久。用法用量共搅去白沫,顿服。取吐,碧绿痰出为妙,不然终不除。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便血丸

    处方血见愁1两,卷柏灰1两,乌梅灰2两,地榆灰2两,莲房灰2两,荷叶灰2两,榴皮灰2两,五倍灰2两,血余灰1两,柏叶灰2两,棕灰2两,木耳灰1两,槐花灰2两,白蔹1两,当归炭3两,白芍1两5钱,升麻1两,白术2两,生耆3两,党参3两,椿根皮

  • 便血散

    处方发灰5钱,柏叶1两,鸡冠花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大肠泻血,虚盛皆宜。用法用量每服1钱,卧时酒送下,来早以温酒投之。1服见效。摘录《仙拈集》卷二引《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