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预防冻疮要趁早

预防冻疮要趁早

冻疮多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时发生,到了春季气候转暖后又自愈,但入冬后容易再复发,令人苦恼不已。其实,冻疮的发生,特别是脚的冻伤多发生在秋末冬初天气还不算太冷的时段,称为全年中“第一冻伤高峰期”。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静指出,预防冻疮的最佳时机是秋末冬初。

目前,冻疮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预防冻疮的关键是进行耐寒锻炼。首先,从秋末冬初开始,就循序渐进地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冻疮的部位,如手和脚。开始,可以每天尝试浸泡半小时,以后逐渐增加到浸泡一小时,在易受冻部位搽上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其次,要注意局部保暖,如天气寒冷时外出要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套、围巾等。鞋子不宜过紧。此外,从食物上也可以进行温补。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等温性食品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平时,还应该经常自己按摩手、足及耳廓等部位,促进这些器官的血液循环。有条件者,还可以辅以物理治疗,比如在入冬前用紫外线照射以往患冻疮的部位,从而起到预防作用。(杨丽)

猜你喜欢

  • 健脾祛湿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身体湿气重,常用的健脾祛湿六味药分享给大家。1.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除胀和胃的功效。2.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的功效。3.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4.苍术:具有健脾燥湿、祛风散寒的功效。5.厚朴:具有温

  • 糖尿病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很多人质疑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其实中医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大家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其实在很多中医古籍中都已经有记载。糖尿病的中医病机呢,主要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早期的表现呢,主要是以肝肾阴虚为主,到了糖尿病肾病的阶段,常常会

  • 咽喉疼痛吞咽口水疼,怎么办?

    嗓子疼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嗓子一疼就以为是发炎了,其实原因有很多种,需要辩证对待。比如嗓子疼常见的表现一般是咽喉肿痛,有异物感,这种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热喉痹,西医叫急性咽炎,主要是风热邪毒导致。还有一种除咽部疼痛以外,伴有扁桃体红肿,或者是

  • 夏季养生-艾灸“足三里”

    【外台秘要】中提到,凡人年30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 眼暗,意思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以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老现象。足三里的位置呢,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血

  • 为什么把脉能知道身体状况

    中医看病说三个小指头,一个小枕头,再看一个小舌头,病就看出来了。这三个小指头说把脉,左手这三个指头是心、肝、肾、右手三个指头是肺、脾、命。一把脉基本上内脏的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我们看病是望、闻、问、切,这个切就是切脉,又叫把脉。电影里面说,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