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

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

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是由于心脏阳气虚衰,功能减退以及阳气暴脱所表现的证候,三者程度不同,往往由心气虚发展而来。多由久病体虚,禀赋不足,或年高脏气衰弱等因素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汗出,神倦,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虚为心气虚。

如兼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心痛,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或结代,为心阳虚。如若突然出现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微弱,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舌谈或紫暗,脉微欲绝,为心阳暴脱。

病机分析:心气虚则心中空虚惕惕而动,故见心悸怔忡;心气不足则胸中宗气运转无力,故胸闷气短;汗为心液,心气虚则易于汗出;气虚不能养神,故神倦;动则耗气,心气更虚,故活动后诸症加重;气虚则血运无力,不能上荣于面与舌,故面谈白,舌淡苔白,血行失其鼓动故脉虚。病情进一步发展,损伤心阳,阳虚不运,气机郁滞,心脉痹阻,故心痛;阳气不能温煦肢体故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滑,为阳虚寒盛之象;阳虚无力推动血行,脉道失充,故脉微细或结代。心阳暴脱不附阴,宗气泄,故呼吸微弱,阳气衰亡不能固表则冷汗淋漓,不能温煦肢体故四肢厥冷,阳气亡,无力推动血行,血不荣肌肤故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脉微欲绝,神随气散所致神志模糊,甚至昏迷。

相似证候的辨别: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临床上应加以鉴别。心气虚的诊断要点是心悸、气短、神倦等心脏及全身功能衰弱的表现;简单地讲,是心的症状加上气虚症状。心阳虚是在心气虚的基础上有虚寒症状,即心的症状加上阳虚的症状,特点是出现寒、冷、清、紫、瘀等症状。心阳暴脱的诊断依据则为心的症状加亡阳症状。心阳暴脱往往由心气虚、心阳虚发展而来,特点是在心气虚、心阳虚的基础上症情加重,并出现心神涣散、模糊、丧失的症状。

辨证注意点: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均有心的症状,主要包括:一是心悸怔忡;二是胸闷气短,动则加剧,这一特点是心的气虚、阳虚所特有的;三是出现心神涣散、丧失之症,这是心阳暴脱的特有症状。一旦见到心神涣散,则为危重急证,必须立刻挽救,不可耽误!有了心的症状,即可辨证为心病。属哪种病情,则要看属气虚,抑或阳虚。抓住了病位在心,再抓住病情为气虚或阳虚,辨证便不难成立。

猜你喜欢

  • 泡脚对失眠有效果吗

    中医认为,人的足部有许多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穴位,同时足底也是脏腑的重要反射区,再者脚为精气之根,所以用温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对于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失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痰湿和痰热的区别

    痰湿的人都是肥胖,而且湿气比较重,特别容易出现困倦、疲乏、浮肿的表现,这种体质人都考虑健脾祛湿。痰热是偏于出现热的表现,有的患者会出现咳嗽、咳黄痰、胸闷气喘、大便秘结、小便黄的症状,而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这种体质人就要考虑清热化痰了。

  • 腿抽筋是缺钙吗?

    其实腿抽筋与缺钙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完全相对等啊,缺钙会导致腿抽筋,但是如果过渡劳累,比如我们平常不爬山,突然爬山了,然后夜晚回来以后就发酸,腿抽筋,肌肉抽筋,肌肉痉挛,这不是缺钙引起,而是肌肉疲劳引起的,所以这个腿抽筋不完全是缺钙引起的,

  • 吃完饭就想大便还拉稀是怎么回事

    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大便不成型,跟脾胃虚弱以及肾阳不足有关。中医讲,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虚弱就不能收那水谷和运化精微,导致胃肠传导失常,或者因为肾阳不足,脾失温煦,导致运化失常,就会出现消化不良,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同时还伴有大便不成形的现

  • 饭后走一走真的有好处吗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主肌肉,运动四肢就是健运脾胃,所以饭后走一走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刚吃饱饭,胃内食物量增加,胃处于充盈状态,此时走一走会增加胃的负担,对健康反而不利。所以最好吃饱饭后先休息20到30分钟,再出门散步。快转发给你身边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