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糖尿病预防

糖尿病预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公布,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每三人就有一人患糖尿病,而患者数量增长急遽加速,患者年龄更有日渐年轻化的趋势。

然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当前,实在令人难以抗拒,食甘厚味教人如何舍弃;人尚未到中年,便踏入「腹大便便的发福期」,并不是一个好现象。糖尿病、高血压、冠血病、痛风症都伴随而来。尤以糖尿病除遗传因素外,主要是嗜食无度所致,而糖尿病往往会引发起广泛的并发症而使人闻之色变,故常常被称为百病之源。

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的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体内糖的代谢紊乱,令血糖升高,出现糖尿,是一種全身慢性代謝性疾病。與中醫消渴症相類似,發病大多因脾胃先天不足,或脾胃虛弱,好食肥膩香燥、高油高糖之物,再加上情志失調,致使肝鬱化火傷津,內生虛火,或過服溫燥物品,致燥熱而耗損陰液,形成陰陽失調,如果加上缺乏運動,當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不良時,胰島素無法正常的把血糖帶入細胞,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就會高過正常,超出的血糖就由尿中排出,終發為糖尿病。

症狀:三多一少

很多時候患者都會出現所謂「三多一少」的症狀,三多是飲多、食多、小便多及體重減少。並會經常感到疲勞乏力、咽乾舌燥、視力矇矓、性慾減退、月經異常……等。

糖尿病既是嗜食無度所致,一般來說肥胖幾是主因,「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凡治消痺、氣滿發逆,肥貴人,則膏梁之積也。」「內經素問.奇病論: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

猜你喜欢

  • 浅说风为百病之长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五苓散治秋泄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

  • 清上镇下治耳鸣耳聋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某,男,36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耳鸣,耳聋2周,伴头晕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易怒,舌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肝肾阴虚,肝胆火盛,热扰清窍所致,治疗宜清少阳郁热,滋阴镇下并用。处方

  • 经方时方合用治愈颈淋巴结结核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

  • 对中医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思考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